余 鳴 ,夏會林 ,徐義高 ,王 朵 ,李遠程
(安徽醫(yī)科大學 a.成人教育學院;b.公共衛(wèi)生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2)
某高校成人教育護理人員繼續(xù)教育現(xiàn)狀及對遠程教育的需求分析
余 鳴a,夏會林a,徐義高a,王 朵b,李遠程b
(安徽醫(yī)科大學 a.成人教育學院;b.公共衛(wèi)生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2)
目的通過調查安徽省某高校成人教育護理學專業(yè)學生的培訓現(xiàn)狀及對遠程教育的需求,為有針對性地開展網絡教學及探索成人教育教學改革如何適應互聯(lián)網時代的途徑和方法提供借鑒。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對2 250名安徽省某高校成人教育護理學專業(yè)面授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結果90.34%的成人教育護理人員對遠程教育有所了解,曾接受過遠程教育的學生僅32.63%。33.25%的護理人員認為遠程教育的教學效果較面授好。教學學時中遠程教育所占比例為1∶1時,受到46.06%的護生歡迎,93.85%的成人教育護理人員愿意承擔遠程教育培訓所產生的相關費用。結論成人教育護理學護生對遠程教育的教育體制、教育方式以及教學觀念有較強的接受力和較高的期望值,傳統(tǒng)成人教育方式應該盡快與現(xiàn)代遠程教育方法相結合,解決當前成人教育所面臨的教學成本過高、教學質量較低,工學矛盾突出等問題,提高成人教育的教學質量。
成人教育;遠程教育;培訓;護生
護理學繼續(xù)教育 (continuing nursing education,CNE)是指繼從業(yè)規(guī)范化專業(yè)培訓后,以學習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為主的一種終生性護理學教育[1]。隨著護理學專業(yè)層次設置和教學改革的推進,護理學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革已成為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護理人才的重要措施[2]。在信息化時代里,利用QQ群、慕課等新方法豐富教學形式,開展護理學遠程教育,展現(xiàn)了良好的應用前景[3-4]。當前針對成人教育護理學專業(yè)護生的教學模式、教學形式、課程設置改革的探索研究為高校護理學教師開展遠程教學提供了借鑒經驗[5-7]。本調查旨在了解當前某高校成人教育護理學專業(yè)護生參加繼續(xù)教育現(xiàn)狀和對開展遠程教育的需求情況,為促進成人教育醫(yī)學教學的信息化改革提供參考。
1.1 調查對象 2015年12月—2016年1月,以整群抽樣法,選取某高校成人教育學院2015級護理學專升本6個班共計1 302名面授護生,和4個2012級948名畢業(yè)班護生進行調查。調查對象納入標準:在成人教育學院護理專業(yè)注冊入學的護生。排除標準:(1)因事假、病假當天不能來校的護生。(2)因抵制、不配合等因素拒絕問卷調查的護生。
1.2 調查工具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通過查閱文獻[1-2,5],預調查及反饋等完成問卷的編制,該問卷Cronbach’s α信度系數(shù)為0.82,條目簡潔清晰,可接受性好。該問卷由3部分組成:第1部分是個人基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工作單位、從事崗位、參加工作時間、學歷、職稱和專業(yè);第2部分以單選和多選的方式設置12道題,含在崗培訓時間、培訓方式、培訓內容、培訓目的、培訓效果及期望的培訓方式、老師組成、教學內容、改進機制;最后部分設置15道單選和多選題,內容涉及到遠程教育的了解程度、形式、效果、考核、激勵機制及遠程教育的內容、需負擔的經費、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
1.3 調查方法 借助班主任,調查采取2種方法:針對新入學護生,在開始面授課前發(fā)放問卷,由調查者講解注意事項后填寫,并在完成后當場收回;針對畢業(yè)班護生,在來校領取畢業(yè)證書時發(fā)放問卷,當護生填寫完成后當場收回。調查對象以無記名方式填寫。共發(fā)放問卷2 250份,回收有效問卷2 216份,有效應答率98.49%。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利用EpiData 3.1錄入問卷資料并進行邏輯核查,應用SPSS 10.0進行頻率交叉表分析,卡方檢驗等方法進行統(tǒng)計處理,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基本情況 在實際調查的2 216名成人教育護生中,98.41%為女性,學歷為大專的1 274名(57.49%),本科 942 名(42.51%);年齡(26.0±3.8)歲;768名(34.66%)來自市級醫(yī)院或衛(wèi)生機構,來自縣級與省級醫(yī)院或衛(wèi)生機構的人數(shù)相當,分別為558名(25.18%)和 640名(28.88%),來自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的護生僅 250名(11.28%);職稱分布:初級1 825名(82.35%),中級 243 名(10.97%),高級 9 名(0.41%),無職稱 139名(6.27%);762名(34.39%)從業(yè)時間在3年及以下,889名(40.11%)在崗時間為 4~5年,380名(17.15%)從業(yè) 6~9年,僅有 185 名(8.35%)從業(yè)10年及以上。
2.2 培訓現(xiàn)狀與需求 成人教育護理人員在崗培訓間隔時間每年1次的占32.74%,4~6個月1次與每個月1次的分別占26.32%和20.56%,不同醫(yī)院和不同職稱分組內的培訓頻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不同等級醫(yī)院和不同職稱的成人護生繼續(xù)教育培訓頻率比較(n=2 216,名,%)
從參加培訓的目的看,30.82%的護生參加在崗培訓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自身醫(yī)療技能,獲得學歷證書(22.25%)。獲得執(zhí)業(yè)證書、提高預防保健能力以及達到主管部門提出的要求,這3者所占比例相當。
從培訓內容看,占當前培訓內容前5位的依次為:常見病診治與護理(21.58%)、臨床新技術新項目(18.09%)、衛(wèi)生法律法規(guī)與衛(wèi)生管理(13.18%)、合理用藥(12.84%)、計劃免疫與傳染病防控(11.59%)。但在期望的培訓內容中,這幾項都有不同幅度的下降。而心理和精神衛(wèi)生知識 (10.48%)、醫(yī)患溝通技巧(13.87%)則有大幅度的上漲,以醫(yī)患溝通技巧最為明顯。
培訓方式方面,當前以定期專題講座為主(31.74%),而護生最期望的方式是脫產學習或進修教育(31.23%),同時對于遠程網絡教育培訓方式的需求有較大幅度增長,從原來的11.40%增加到24.19%。見圖1。
圖1 成人教育護理人員繼續(xù)教育當前培訓方式與期望培訓方式比較
過半的受訪者(53.93%)認為由省級專家擔任授課教師較好,其次是高等醫(yī)學院校教師(37.21%)。對于當前繼續(xù)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獲選最多的是:只能參加面授,與工作有沖突。有近3成的護生期待學習形式多樣化,減少占用個人時間。見表2。
表2 成人教育護理人員認為當前培訓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方向
2.3 對遠程教育的了解與期望 對遠程教育的了解方面,90.34%的護生了解并聽說過,但是并不詳細;非常了解或從不了解的很少,不足1成(僅9.66%)。只有32.63%曾接受過遠程醫(yī)療培訓。在對遠程教育的認可度方面,絕大多數(shù)護生(84.93%)認為在職學歷等繼續(xù)教育可以通過遠程教育獲取。近半數(shù)受訪者(42.95%)認為遠程教育和面授相比效果相當,超過1/3的人(33.25%)認為比面授效果要好。在期待的遠程教育形式方面,過半數(shù)(57.82%)認可自主學習加短期面授的模式。在對遠程教育的需求方面,教學中遠程教育所占比例越高,受歡迎程度越高,為1∶1時受歡迎度最高(46.06%)。有39.04%的受訪者希望在遠程教育中提升臨床實踐能力,34.97%希望提升理論知識水平,僅有25.99%愿意提升科研能力。而在知識的學習中,38.64%的受訪者認為應當側重醫(yī)學理論與知識學習。從不同等級醫(yī)院與職稱對培訓內容需求的調查結果來看,“臨床護理基礎”、“臨床護理專業(yè)”的培訓需求更為強烈,對具有實踐性培訓內容 “臨床護理技能”的需求約占20.00%,而對其他培訓內容的需求占比不足4.00%。具體見表3。
表3 不同等級醫(yī)院與不同職稱成人教育護理人員對遠程教育內容需求的比較(n=2 216,名,%)
67.72 %的受試者希望有相關考核制度評價遠程教育效果,占較能接受的考核形式前3位的是:網上作業(yè)測試(31.45%),記錄學習時間(26.86%)和考勤(15.74%)。25.77%期待以獲取繼續(xù)教育學分作為遠程教育的激勵機制,有21.04%的人期待線上教育與獲取學歷證書相關。而期望將遠程教育與職業(yè)資格證書更新(19.61%)、職稱晉升掛鉤(19.31%)的人比例幾乎持平。在認為可能影響遠程教育效果的因素中排名前3位的是:學習連貫性差(27.22%),自己信息化能力差,操作有困難(15.43%)和教學老師非臨床專家或有經驗的一線工作者(15.01%)。對于遠程教育可能的費用方面,絕大多數(shù)人(93.85%)可以接受,完全不能接受的僅6.20%。
3.1 繼續(xù)教育現(xiàn)狀與需求
3.1.1 繼續(xù)教育需求增加 本調查結果顯示,成人教育護理人員參與繼續(xù)教育項目,首要目的是提高自身醫(yī)療技能(30.82%),其次是獲取學歷證書(22.25%)和達到主管部門的要求,這表明隨著當前構建學習型社會的熱潮和逐漸激烈的崗位競爭,越來越多的護理人員參加培訓以提高自身能力,并學以致用以更好地適應崗位需求,與之前參與培訓僅為了一紙文憑、晉升職稱等功利性目的相比[7],有較大改善,培訓心態(tài)正在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調查發(fā)現(xiàn),不同等級醫(yī)院的在職護生參與培訓頻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醫(yī)院等級越高,接受培訓力度越大;這與之前研究結果一致[8]。這可能表明,醫(yī)院級別越高,對護士培訓的重視程度也越高,也可能是與基層醫(yī)院人員短缺,抽不開人手參加培訓有關。同時發(fā)現(xiàn),培訓頻度與職稱有明顯關聯(lián)(P<0.001),這可能提示,不同職稱的人員參加培訓頻率有所不同,中高級職稱的人員由于日常事務繁多等原因,參與培訓頻次較低級職稱人員少,這也提示,在制定培訓計劃時,要充分考慮不同級別人員的特點,因材施教,個性化制訂培訓目標。
3.1.2 繼續(xù)教育需轉變培訓內容和方式 在培訓需求方面,當前培訓內容與受訪者的期望內容有不小的落差,除了一般的常見病護理與臨床技術外,護理人員還更愿意得到精神衛(wèi)生知識與醫(yī)患溝通技巧等方面的知識。有研究表明,相當一部分護士不善于將醫(yī)學專業(yè)術語轉化為讓患者易懂的語言,這可能會引起患者一定的誤解[9]?!叭种委煟叻肿o理”,護理人員與患者交流互動頻繁,掌握相關心理溝通知識,學習溝通技巧,將有利于緩解護患矛盾,改善護患關系。
在培訓方式上,當前以定期專題講座為主(31.74%),而護生最期望的方式是脫產學習或進修 (31.59%),其次則是遠程網絡教育(24.19%),對于當前培訓中存在的問題,過半的人認為:只能參加面授,與工作有沖突,并期待學習形式多樣化,減少占用個人時間。當下護理人員以女性為主,她們面臨家庭、工作和學習的三重壓力,矛盾突出,而相當多的繼續(xù)教育項目利用業(yè)余時間開展,許多護士沒有時間和精力參加或不能全程參加,這樣會大大削弱培訓的效果[6]。而利用網絡開展遠程教育,則可以突破時空限制,提高護士參加培訓項目的積極性。
同時,過半受訪者希望由省級專家或高等醫(yī)學院校教師授課,這體現(xiàn)出受訪者愿意得到權威指導,獲取可靠知識。
3.2 遠程教育在成人教育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前景廣闊 絕大多數(shù)進修人員(90.34%)或多或少地了解遠程教育,然而,只有32.63%的受訪者真正接受過遠程培訓。相關研究[10]結果表明,接受網絡遠程教育的護理人員與參加傳統(tǒng)教學的對照組相比,能更有效的提升知識、技能與對課堂滿意認可度,同時也有較好的時間彈性。本調查顯示,84.93%受訪者認為在職學歷等可以通過遠程教育獲取,近半數(shù)受訪者(42.95%)認為遠程教育與面授相比效果相當,33.25%認為比面授效果要好。
在對遠程教育培訓需求方面,不同等級醫(yī)院對內容需求有所不同,基層和省級醫(yī)院更看重對護理相關專業(yè)知識的獲取。57.39%認為應當側重護理相關知識進展的學習。這表明在課程設置中,要多參考相關領域最新進展,以新理論,新知識為重點,及時更新老舊的臨床技術與方法。超過半數(shù)(57.82%)者認為自主學習與短期面授相結合是期望中的遠程教育形式。這可能與國人從小就形成的對面授依賴的學習習慣以及成人教育護生現(xiàn)有的知識基礎和自學能力相對較差,完成學業(yè)有一定的困難,故對面授有一定的需求,而隨時隨地自主的線上學習,可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解決工學、家學矛盾[11]。16.31%和13.69%的護理人員期望獲得臨床護理操作示教和臨床技能示教,這與有39.60%的人員希望通過遠程教育提高自己臨床實踐能力相呼應。這可能是因為護理成人教育護生學習目的明確,基本上只著眼于當前工作中需要面臨的實際問題,以適應日新月異的醫(yī)療科技水平的變化[12]。也有可能是因當前成人教育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課時量較小,或者有些院校為節(jié)省經費根本不開設實踐、實訓課程,造成了成人繼續(xù)教育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薄弱[13]。1/4以上護生期待遠程教育的激勵機制與獲取繼續(xù)醫(yī)學教育學分相結合,這可能與多省份實行繼續(xù)教育學分與職稱晉升掛鉤政策是分不開的。而對于考核形式,58.31%護生樂意接受線上形式的考核,包括網上作業(yè)測試(31.45%),記錄學習時間(26.86%)和考勤(15.74%)。
認為可能影響遠程教育效果的因素中排名前3位的是:學習連貫性差(27.22%),自己信息化能力差,操作有困難(15.43%)及教學過程和效果不能保證(15.01%)?;诰W絡的培訓系統(tǒng)要求學習者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操作上的困難會降低聽課積極性與滿意度。同時注意到,可以在培訓之初開設若干節(jié)網絡基本技能操作課,使護生進行在線學習時更加順暢[5]。而提高教學連貫性之道是要求教育提供者建立完善的學習管理系統(tǒng),讓護生自主掌握學習節(jié)奏,并提供及時迅速的技術支持[14]。此外,鑒于線上教育與傳統(tǒng)課堂教育形式上的不同,也需要在課前對授課教師適當培訓,使之適應網絡教學模式[15]。
日漸成熟的遠程教學平臺已在醫(yī)學繼續(xù)教育中展現(xiàn)了良好的應用前景,護理人員也應及時搭上這趟“順風車”。就某高校而言,應充分借助某省“高校繼續(xù)教育遠程化教學模式改革與信息化建設項目規(guī)劃”,在已搭建完成的“繼續(xù)教育網絡園區(qū)”的平臺基礎上,結合此次調查結果,增加遠程教育培訓頻率,開展教學內容多樣化、線上考核的遠程教育培訓。同時借鑒相關數(shù)字媒體技術[16-17],大膽創(chuàng)新,建立網絡教學資源庫,開展以教學過程監(jiān)管、教學效果評價、教學大綱修訂為核心內容和加強護生自主學習輔導為輔的遠程教育,促進某高校護理專業(yè)成教護生的培訓成果。同時,進一步深化省內醫(yī)學院校之間的交流合作,實現(xiàn)優(yōu)質課程資源共享及學分互認,在未來開展更多醫(yī)學專業(yè)的遠程教育課程。
[1]張 漪,張 冰,張榮榮,等.臨床護理人員參加繼續(xù)護理學教育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華西醫(yī)學,2015,30(2):366-369.
[2]李莎莎,姚金蘭.《護理教育學》以問題為導向的小組教學模式學習效果評價指標研究[J].護理學報,2015,22(14):7-10.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5.14.007.
[3]羅 莉,肖曉玲,張東華.基于 QQ群的護理繼續(xù)教育管理平臺的構建與實施[J].護理學報,2015,22(3):24-26.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5.03.024.
[4]何國平,楊云帆,陳 嘉,等.“慕課”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與展望[J].中華護 理雜志,2014,49(9):1095-1099.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4.09.016.
[5]田京京,張立力,陳曉霞.護理成人教育學生網絡教學模式需求與相關因素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4):63-64.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3.14.030.
[6]馬京華,許云海,李 妍,等.護理人員繼續(xù)醫(yī)學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與思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3):113-114.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13.064.
[7]楊小蕾,蘭光明.關于成人高等護理教育的現(xiàn)狀和教學改革的 思 考 [J].科 技 信 息 ,2014(6):23-27.DOI:10.3969/j.issn.1001-9960.2014.06.015.
[8]胡佩佩,周巧巧,胡春樂,等.永嘉縣基層醫(yī)院護士在職培訓現(xiàn)狀及需求[J].護理學報,2010,17(4A):42-45.DOI:10.3969/j.issn.1008-9969.2010.07.013.
[9]黃 瑋,張祖儀,李 田.我國護患關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醫(yī)學與社會,2013,26(11):61-63.DOI:10.3870/YXYSH.2013.11.020.
[10]Lecturer S D M D,Lecturer Z L M D,Lecturer H Y M D,et al.Web-based Distance Learning for Nurse Education:A Systematic Review[J].Int Nuts Rev.2013,60(2):167-177.DOI:10.1111/inr.12015.
[11]劉 芳,劉 婷,姜檢平.傳統(tǒng)成人高等教育與現(xiàn)代遠程教育的融合發(fā)展探索—基于華南理工大學學歷繼續(xù)教育融合發(fā)展的實踐[J].當代繼續(xù)教育,2015(4):15-18.DOI:10.3969/j.issn.2095-5510.2015.04.003.
[12]高 林,羅秀針.成人高等護理教育現(xiàn)狀調查與問題解決方法[J].新校園(上旬刊),2015(10):106-107.DOI:10.3969/j.issn.1672-7711(s).2015.10.081.
[13]王 環(huán).現(xiàn)代遠程教育與傳統(tǒng)成人教育融合發(fā)展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3.
[14]Selcuk K,Sevda K,Melike A.Evaluation of an Online Continuing Education Progra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Graduate Nurses[J].Nurs Educ Today,2014,34(5):836-841.
[15]嚴 冰,孫福萬.關于遠程教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若干思考[J].中 國 遠 程 教 育,2012(6):68-74.DOI:10.3969/j.issn.1009-458X.2012.06.012.
[16]鮑玉榮,夏 蕾,馬江博,等.基于網絡服務技術的遠程醫(yī)學教育平臺構建[J].解放軍醫(yī)學院學報,2015,36(12):1263-1265.DOI:10.3969/j.issn.2095-5227.2015.12.028.
[17]鐘 睿.打造中國版繼續(xù)教育“慕課”平臺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14(21):14-16.
Continuing Education for Adult Nursing Students and their Demand for Distance Education
YU Minga,XIA Hui-lina,XU Yi-gaoa,WANG Duob,LI Yuan-chengb
(a.Adult Education College;b.School of Public Health,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 230032,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distance education for adult nursing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stance education and the reform of internet-based adult nursing education.MethodsA self-questionnaire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2,250 nursing adult students.ResultsTotally 90.34%of the students knew distance education but only 32.63%of them once
it and 33.25%of them thought distance education had better effect than face-to-face education.Of the total, 46.06%of the students regarded the proportion that teaching hour between distance education and face-to-face education reached 1:1 was the best and 93.85%of them were willing to cover the expense of distance education.ConclusionNursing adult students accept and have higher expectation about distance education.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distance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adult education.
adult education;distance education;training;nursing staff
TP393.0
A
10.16460/j.issn1008-9969.2016.15.037
2016-04-14
安徽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1301042209)
余 鳴(1958-),女,安徽合肥人,本科學歷,副研究館員,院長。
徐義高(1984-),男,安徽安慶人,碩士,工程師。
吳艷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