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國
移動學習已經成為當代人們獲取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目前在國內,全國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協(xié)作委員會給的定義是:移動學習是在目前比較成熟的無線移動網絡、國際互聯(lián)網以及多媒體技術的支持下,學生和教師通過利用廣泛使用的無線移動設備(如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來較為方便靈活地實現(xiàn)交互式教學活動,以及教育、科技方面等的信息交流過程。
一、移動學習的可行性
(一)大學生手機設備的使用使移動學習具有可行性
根據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發(fā)布的電信服務質量情況顯示,隨著移動終端服務能力持續(xù)提升,在2015年第三季度,全國電話用戶達到了14.77億戶,其中,移動電話用戶超過12億戶。由于大學生對手機的需求更高,對其性能更為關注,所以其使用率基本可以達到人手一部。而隨著近兩年智能手機數量的爆炸性增長,以及其具有的無線接入互聯(lián)網的能力和掌上電腦的功能特性、開放的操作系統(tǒng)、人性化以及強大的應用功能,使得大學生智能手機用戶的占有率達到80%左右。這就為大學生進行移動學習提供了設備支持,讓手機成為大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的首選設備。
(二)移動網絡的支持使移動學習具有可行性
近些年,由于移動網絡的重要性、便捷性日益突顯,教師辦公、學生學習以及課堂上的互動教學無一可以離開網絡支持。所以,各大高校對于校園網絡的建設不遺余力。在高校內部覆蓋校園無線網,學生可以憑借自己的信息登錄手機等移動設備客戶端并免費使用,而且移動網絡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lián)通也都在校園內開通了無線局域網項目,使學生使用移動設備連入互聯(lián)網變得更加快捷。不僅在校園內,在城市市區(qū)的各大購物中心、圖書館、咖啡館等場所都可以搜索到無線網絡信號,這就為大學生隨時進行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網絡保障。
(三)移動學習環(huán)境的支持使移動學習具有可行性
2016年號稱有史以來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壓力最大的一年,在700多萬高校畢業(yè)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需要就業(yè),這就使得更多的大學生希望通過在大學校園里考取更多的證書、獲得更多的知識來武裝自己以換取更多的就業(yè)優(yōu)勢。移動學習讓人能利用很多的零散時間進行學習,在公交車、火車等交通工具中,在睡覺前甚至在上廁所時都能利用移動設備進行學習,它使得零散時間能被高效利用,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根據相關的調查顯示,閱讀類的手機應用已經成為僅次于游戲類的第二大手機應用,80%的大學生手機中都有外語學習功能的手機應用。對于大學生而言,使用閱讀類軟件進行文件的閱讀以及有關文本文獻的閱讀已經屢見不鮮,而現(xiàn)今外語詞典也已成為必不可少的手機應用工具。這類學習應用不僅給大學生帶來可隨時隨地學習的方便,更以便捷簡單的操作頁面、快速上手的操作方式和具有時代感的學習氛圍博得了更多大學生的青睞。
二、移動學習的變革性優(yōu)勢
(一)靈活便捷的學習模式
移動學習的一大特點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要大學生想要學習,那么便能夠拿出移動設備進行學習。移動設備小巧靈活,有海量的網絡資源,自帶背景光的功能,更不需要像圖書館藏書一樣只能在特定的時間在館內閱讀。這樣的學習特點正是傳統(tǒng)紙筆學習所不具有的優(yōu)點。
(二)學習資源共享,教學方式更加多樣
在傳統(tǒng)課堂上,一個老師的授課對象范圍只能達到幾十人,最多也就一兩百人,這使得一些名師的課程只是局限于小范圍內傳播,大部分學生尤其是偏遠地區(qū)大學的學生是無法獲得如北京、上海等地或者是“985”“211”高校的教學資源的。但在移動學習范圍內,可以通過網絡的傳遞,使學習資源共享,任何一個大學生只要通過手機客戶端便可以學習到名家名師精彩的演講內容,讓教育資源的利用達到最大化。不僅如此,使用移動設備進行學習時,其可以將學習內容與數字化的方式組合在一起,并以各種多媒體方式(如文本、圖形、圖像、音頻、視頻等)呈現(xiàn),從而使得學習內容多元且有趣。
(三)個性化更強,自主權更強
移動學習可以根據大學生自身的特點、需要以及學習程度來提供、制訂最合適、最專業(yè)的學習服務模式。與傳統(tǒng)班級授課式的學習方式不同,移動學習更注重個體而不是集體,這就使大學生能獲得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讓學習更具個性化。不僅如此,移動學習主要是依靠大學生用戶的自覺自學,再加之網絡上各種海量應用,大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學習風格、背景知識以及教育程度隨時進行切換,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獲得如私人訂制般的最佳服務,以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
三、對進一步強化大學生移動學習的幾點看法
(一)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移動學習平臺,整合網絡資源,真正使移動學習可以獲取更好的優(yōu)秀的資源
我們需要對數字化技術進一步完善和發(fā)展。在國內,已經有很多移動學習獲得較為成功的案例,如諾基亞在其強盛時期就研發(fā)出了國內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在線移動學習的應用軟件——“行學一族”,這也是國內在移動學習領域平臺的首次試驗。新東方早在2007年就整合其教育資源,在Mobileedu.cn等網站上允許其付費學員登錄學習,通過手機客戶端進行英語教學視頻的觀看。中國移動公司也搭建了“手機學堂”,通過整合手機短信、彩信、視頻、電子郵件及網站給各類客戶提供新的學習方式。以上運營商在完善移動學習系統(tǒng)、整合其優(yōu)質資源、開創(chuàng)移動學習新紀元方面,都獲得了良好的口碑。
(二)營造移動學習氛圍,提高大學生移動學習的自覺性
高校圖書館可以提供更多的移動學習資源,利用高校校內網進行推廣,并且舉辦相應的征文活動,舉辦移動學習茶話會或講座,號召在校大學生通過各種不同方式進行學習,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環(huán)境,從外部氣氛著手使大學生更能自覺地積極地投入到移動學習中去。
(三)移動學習模式更加多元,更具趣味性,能夠更具有課堂感
在移動學習的相關應用和課堂的探索中,應更注重大學生的用戶體驗,突顯大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方式,增強趣味性,使用不同的機制來激發(fā)學生用戶的興趣,并且結合科學的記憶方式,給予提醒,使他們記憶更深刻,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從而使大學生能夠通過移動學習獲得真正實用并且有效的知識和技能。
就目前數字化教育技術的發(fā)展趨勢來看,移動學習定會成為未來數字學習的一大支柱,也會成為未來大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大學生應該主動適應移動學習的發(fā)展趨勢,利用便捷的網絡科技,通過手機的移動終端學習更多有用的知識來武裝自己,以便更好地應對未來學習和工作中的各種挑戰(zhàn),在大眾創(chuàng)新、萬眾創(chuàng)業(yè)的新形勢下真正做到學有所長,學有所專,大有作為。
作者簡介:山東省棗莊學院圖書館副研究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