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芹(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望都鎮(zhèn)東關幼兒園,河北 保定 072450)
?
淺談游戲化教學在低齡段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劉志芹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望都鎮(zhèn)東關幼兒園,河北 保定 072450)
摘要:近年來,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于幼兒教育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因為幼兒教育具有其特殊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有著許多與其他年齡段不同的教學方式,尤其是游戲化教學在幼兒教學總占有很大的比例。同時,幼兒教學并非簡單單純的游戲,其原則就是寓教于樂,將教學植根于游戲當中,以游戲的方式進行深入化教學。這種游戲化教學方式以其獨特的優(yōu)點,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就游戲化教學在低齡段幼兒教育中的應用這一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議。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低齡段兒童;教學應用
(一)有利于幼兒拓展知識面。玩游戲可以讓幼兒所了解的知識更加全面,發(fā)展他們自身的本能。游戲是眾多教育聚集的寶庫,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本身的觸感、大腦的想象力、思維方式、以及創(chuàng)造力等各個方面的潛能都可以發(fā)掘出來甚至是提高。在游戲中,每個幼兒都需要自己去親身體驗,去試演各個角色,需要自己去靈活的處理一些發(fā)生的問題,所以他們每時每刻都在細心的觀察、去比較、搜索、最后去驗證,從玩游戲的過程中會總結很多的問題,以及發(fā)現(xiàn)其中的驚喜。比如兩個小朋友同時吹肥皂泡,一個吹的小,一個吹的大。因此就會產生會多的疑問,是不是我所用的肥皂水和管子都有什么不同?如果自己吹的小,是不是把自己的肥皂水加點水或者去換一根粗的或者細的管子,是不是吹的就會大一些呢?為什么兩個瓶子里一個瓶子里會冒泡泡,而另外一個瓶不冒?但是孩子們在總總比較之后很難找到正確的答案,甚至是到最后都不知道原因。但是他們在玩這個游戲的過程中漸漸的就觸發(fā)了他們的思維,轉動各自的腦筋,從而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漸漸的他們的思維能力以及方式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二)教育游戲可以提高兒童的綜合能力。孩子的全面性教育包括德智體美勞,所以必須所有的方面都要平衡。才能為以后的成長生活奠定一個好基礎,幼兒在接受一個新的知識時,通過游戲來灌輸,因此幼兒就可以邊玩游戲邊遵守其中的規(guī)則,漸漸的通過這種游戲就提升了幼兒的身體素質和思考方式,慢慢的幼兒學習知識的能力就與日俱增。
(三)教育游戲可以使幼兒有一個良好的情感的發(fā)展。當幼兒在參加到一個游戲中時,情緒占很重要的作用,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的情緒,當他們參與到其中的游戲中時,情緒也很容易受到活動的約束,因此情緒起伏也會有所不同,所以也給他們的情感奠定了基礎。
(一)游戲目的應服務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游戲教學要使幼兒真正成為游戲的主體,但游戲的內容與目的又要圍繞教學的目標。教師要使幼兒在游戲中獲得的愉快體驗能與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高度巧妙地統(tǒng)一起來。為此,教師就必須掌握基本的教學理論,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水平、興趣愛好等方面有較好的了解,在此基礎上作出相應的方案。
(二)游戲的趣味性應內化為幼兒內在需求。將游戲法運用于教學活動,是將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的外部動機轉化為學習興趣的內在需求的內部動機的過程。因而,在教學組織的過程中,教師應努力使幼兒做到能控制所處的環(huán)境和手中的材料,表現(xiàn)自己的能力和實現(xiàn)愿望,從自由創(chuàng)作、選擇和表現(xiàn)中獲得愉快的體驗,而不是外在地強加于孩子們的意愿上。
(一)對于教學知識的融合對于教學知識的融合。一方面,可以加深幼兒在學習當中對知識的鞏固;另一方面,也能夠對于生活知識等一些非書面知識進行擴展教育。隨著內容融合的增多,游戲內容學習程度的增加,幼兒也會在這種學習過程中逐漸產生成就感,這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不但要進行知識上的融合,還要盡可能地安排腦力和體力鍛煉的內容,采用問題思考和室外實踐活動的方式來進行腦力和體力訓練,加強學生的基本能力,為未來學生形成獨特的思考方式和良好的身體素質進行鋪墊。
(二)在游戲中要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體性,增加幼兒的成功體驗。孩子是整個教學活動過程當中的主體,幼師只是整個活動過程當中的引導者。教師在為幼兒設計游戲情境時,要努力使幼兒“身臨其境”,如手制酸奶、自制果醬等真實的活動讓他們感到他們是游戲的主人。幼師在設計游戲時除了選擇富有挑戰(zhàn)性的游戲外,還應注意挑戰(zhàn)難度要層層遞進。一旦幼兒失敗次數(shù)多了,他們就會失去信心。當幼兒完成任務時,可根據(jù)情況適當?shù)靥岣唠y度,使幼兒夠有機會迎接新的挑戰(zhàn)。這樣孩子們不僅會對活動產生新的激情,使得活動能進一步深入開展下去,而且孩子在活動中還會為自己的進步感到自豪。
(三)游戲的選擇應該基于操作簡單。幼兒的特點是年齡幼小,接受能力較弱,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有限。因此,教師或其他教育者設計的教育游戲必須簡單易懂,操作簡單,其規(guī)則不能過于復雜,游戲難度不能太大,否則會影響到幼兒的感官與自信心。比如,老師想鍛煉幼兒的團隊精神,設計多人綁腿跑的游戲,對幼兒提出了過高的要求。老師可以選用其他方法來培養(yǎng)幼兒的團隊精神??蓪嗉壍挠變悍殖扇藬?shù)對等的幾個組,每人準備好用輕型紙箱四邊構建的簡易“小車”,“小車”外圍貼上幼兒自己畫的畫。
(四)游戲選擇需要考慮互動性。教育游戲實質是一種互動性游戲。在游戲中,幼兒、電腦、老師或家長之間形成良性互動模式。優(yōu)秀的教育游戲應具備營造良好的互動氣氛的能力,使幼兒主動參與到游戲中,而不是被動參與到教育游戲中。只有這樣,教育游戲才能體現(xiàn)其價值和實現(xiàn)其目的。教育游戲的互動可以幫助幼兒提升自主意識,增強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自身信心,使幼兒在教育游戲中歡樂成長并受益。
總而言之,游戲在低齡兒童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采用合理的方法,將教學內容充分融入到游戲當中,在提高幼兒興趣的同時,達到傳遞知識的目的。教師必須充分把握游戲化教學的實質,積極的鼓勵低齡幼兒參與到游戲中來,并在這一過程中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這樣才能發(fā)揮游戲教學的真正作用,促進低齡段幼兒的健康、快樂成長,以達到游戲與教學的雙重目的。
參考文獻:
[1]陳雪蘭.淺談游戲化教學在低齡段幼兒美術教育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5,24.
[2]任嚴.淺談中職學前教育舞蹈創(chuàng)編在幼兒游戲教學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3,18.
[3]范元濤.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研究[D].西南大學,2011.
[4]吳文娜.教育游戲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1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