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妍(西藏民族大學文學院,陜西 咸陽 712082)
?
論電影《道士下山》的深層意義
趙妍
(西藏民族大學文學院,陜西 咸陽 712082)
摘要:《道士下山》是導演陳凱歌繼《無極》之后對奇幻電影的又一嘗試。這部電影講述了小道士何安下離開道觀后在紅塵凡間的各種經(jīng)歷,通過這些經(jīng)歷他最后悟到了許多關于人生的道理,看懂了人生,最后明白了羅隱師父讓他下山的真正目的,只有經(jīng)歷了紅塵中的善惡是非,才能領悟真正的大道真諦?!兜朗肯律健愤@部歷時三年制作的大電影,寄予了導演陳凱歌很多的精神和理想,通過這部電影,我們可以看到他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武俠精神以及現(xiàn)代社會的深層思考。
關鍵詞:傳統(tǒng)文化;武俠精神;現(xiàn)代社會
一門之隔,兩個世界,門內(nèi)是道觀道教,門外是繁華世界,何安下走進紛繁紅塵中,感悟并體驗著周圍的人生,看到了人性中的貪念欲念惡念,如何使自己擺脫這些罪惡,從而得到道德上的升華?電影通過如松長老、周西宇等人物之口逐漸啟迪觀眾,放下內(nèi)心的邪惡,追求道德的完美。電影并不是運用一種淺顯的說教來達到教育目的,而是通過中國傳統(tǒng)文化道教和佛教的思想來表達電影的主題——摒棄惡念,學會寬容。
(一)道教。
道教是發(fā)源于中國本土的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信奉清靜無為,見素抱樸的思想,老子和莊子是道教的重要代表。道教起源于春秋時期,之后在不斷的發(fā)展中逐漸完善,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體系,對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和國民性格等等方面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兜赖陆?jīng)》作為道教的經(jīng)典文本在全世界廣為流傳。
1.陰陽結(jié)合。
任何事物都有陰陽兩種屬性,“陽類”代表了積極,活潑,主動,“陰類”代表了消極,內(nèi)斂,被動。為了保持事物的平衡穩(wěn)定,陰陽兩種屬性總是在不斷相互轉(zhuǎn)化,互相牽制,而當這兩種屬性不再能互相牽制時,事物就會出現(xiàn)變化。
在電影中當彭七子與周西宇打架時出現(xiàn)過一次陰陽圖,周西宇利用陰陽原理練成的武功制服了彭七子。第二次有關陰陽的出現(xiàn)是周西宇給何安下講述猿擊術的奧秘時,提到了陰陽理論,他說“這個世界很奇妙,有陰就有陽,有太陽,就有月亮,所有的植物都崇拜太陽,大樹的年輪就是太陽的模樣,花兒永遠都朝太陽開放,而所有的動物,都在追隨月亮,動物總是在夜間活動,月亮一圓,它們都高興起來,人也是動物,身上唯一太陽的痕跡,就是眼睛,可惜我們只會用眼睛彼此仇視?!痹谌说纳砩?,我們很自然的帶有月亮陰性的屬性,但我們的眼睛透過陽光能夠發(fā)現(xiàn)陽性的特征,我們在夜間生長,但在白天彼此仇恨,因此猿擊術這門武功就是要利用猿的優(yōu)勢來克服人類的缺陷,得到陽光的智慧和力量。我們的眼睛在陽光下不是為了仇恨,而是為了得到一種光明和啟迪。
2.慈悲寬容。
體道法天,濟度眾生,表現(xiàn)了道教的慈悲為懷,何安下找周西宇拜師學藝時,周西宇故意灑落了很多桃花瓣讓何安下去掃,但何安下去找周西宇說這么多花瓣是掃不完的,周西宇就說“地上的落葉就像世間的煩惱,是不是要天天掃,掃著掃著,你是不是就有了耐心,掃不完,慢慢掃,看到萬物凋零,懂得了慈悲?!焙伟蚕孪律胶笞鲞^幾件壞事,將玉珍和崔道融的船鑿沉,到道觀搶功德箱,和王香凝在一起,在他自己親自經(jīng)歷過這些事之后,對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惡漸漸就有了自己的認識,找到自己的心,寬容待人。
(二)佛教。
佛教起源于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意義在于尋求道德和心靈的凈化,超越生死,把煩惱看淡,最后得到解脫,是一種超然于物外的生活態(tài)度,一切痛苦和磨難都不必放在心上,無欲無求,無私無畏。但佛教并不是一種消極避世的宗教,而是一種積極入世,給人希望的宗教,把煩惱拋開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1.心靈善惡。
其次,消費者在購物時除了關注商品品牌與品質(zhì),還應了解商品價格構(gòu)成,清楚分析自己可以獲得的收益,慎重選擇商家和產(chǎn)品。根據(jù)模型的分析結(jié)果可知,消費者在不同標價方式下作出的不同策略選擇會使自己獲得不同的收益,在不包稅價下選擇購買單件或使訂單總額小于2,000元,以及在包稅價下選擇購買套裝,都會使自己獲得更多的收益。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雖顯示,過半數(shù)的調(diào)查對象都會做出與模型結(jié)論完全相符或部分相符的選擇,但仍有一部分調(diào)查對象無法做出最利于自己的購物策略選擇。絕大多數(shù)調(diào)查對象并不知道或不關心自身收益的差別,這就給了線上零售商從關稅方面賺取多余利潤的機會。
小道士何安下第一次來到紅塵凡間,感到這里的生活與在道觀截然不同,他以前建構(gòu)的道德倫理體系徹底坍塌,他下山后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他找不到了自己的心,也不知道把自己擱到哪兒。玉珍與崔道融偷情,崔道融殺死了他的親生哥哥,而何安下也直接促成了玉珍和崔道融的死亡,何安下認為自己的行為沒有錯,但他卻感到心慌,如松長老問他都是殺人,他不對,你就對了?你做的事是行善還是作惡?何安下開始困惑,究竟什么才是對的?難道不為師父報仇么?他和王香凝的事情,也讓他開始思考幫助她是出于慈悲還是淫邪。他和彭七子吃了毒肉后,他找到了自己的一顆心,但這顆心里充滿了惡念,這個惡念驅(qū)使他去偷功德箱,他在跪遍了天地萬物后,仍然無法安定自己心中的惡念。心靈的善惡不是別人對你的要求,而是自己對于事情正確與否的判斷?!兜朗肯律健愤@部電影看似是何安下在紅塵中行走,但真正的意義是何安下在行走心靈的江湖,他在尋找著他內(nèi)心的善與惡,對與錯。
2.生死輪回。
周西宇被彭七子開槍打死后,一直有一口氣咽不下去,何安下帶他找到如松師父以求解脫,如松師父說了一段話,周西宇才釋懷,“命運就像瓢一樣,觸著即轉(zhuǎn),上天于我們就是那擲瓢的手,要是悟到生死輪回,無非花開花落,一切都不過是隨緣而轉(zhuǎn)?!焙伟蚕陆?jīng)歷了兩個師父的死亡,從中也悟到了很多關于生存的道理、體會到人心的復雜,社會不同于道觀,總是充滿了變數(shù)和不確定。何安下的心靈將何去何從,他能否找到他內(nèi)心道德的善 良,在正確的道路走下去,這既是何安下的選擇也是影片給予我們的思考。
無論是武俠小說還是武俠電影,都是作者構(gòu)建的一個虛擬的世界,各門派有自己的門規(guī)、家法,但都無一例外信奉俠義精神,懲惡揚善,扶貧濟困,路見不平,行俠仗義,注重信義等,金庸先生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是對于武俠精神的最高總結(jié),也是武俠之所以吸引觀眾的重要原因。但在電影《道士下山》中,這些精神都被徹底顛覆,反映了武俠的沒落,武林的解體和武學無處可逃的宿命。
1.道德的沒落。
電影并沒有塑造一個真正的武林英雄,也沒有構(gòu)建一個傳統(tǒng)的武林世界,而是不斷的展現(xiàn)每一個人物內(nèi)心的黑暗與陰影。趙心川在和師父比武前就替師父買好了藥酒,他是在想自己一定不會手下留情,師父一定會受傷,最后必然會輸,之后在比武的過程中他不小心暴露了他偷學師父的武功九龍合璧,這種偷學的行為也是違背武林精神的。彭乾吾的行為更是為武林所不恥,先是從背后暗害徒弟,然后因為師父沒有傳給他猿擊法而對周西宇一直記恨在心,多次想要殺害周西宇。而周西宇在師父傳給他猿擊法后,自恃自己武功高,自傲自大,認為得到秘籍理所當然,因此選擇了離開,但多年的躲避終究逃不過宿命,他最后并沒有躲開江湖,遠離仇恨,結(jié)果還是死在了江湖上。這部電影的第三部分主要講述了一段江湖恩怨,但這段恩怨并不是門派之間的紛爭,而是一場內(nèi)亂,一場門派內(nèi)部關于秘籍的爭奪,原有的師徒關系“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道德倫理受到挑戰(zhàn),師兄弟之間互幫互助的親密關系遭到破壞,所有這些都表現(xiàn)了武俠世界道德倫理的坍塌。
這部電影的背景是民國,民國時期社會混亂,各派軍閥爭先恐后的在政治的舞臺上演一場場鬧劇,中國也早已結(jié)束了冷兵器時代。隨著槍炮進入中國,中國的功夫就不再起任何作用,這也是武俠功夫衰落的一個重要原因。周西宇的死亡正是武學衰敗的最好證明。
2電影特技的使用。
《道士下山》不像《一代宗師》是真功夫的展示,而是電腦制作的結(jié)果,電腦制作一方面使電影更加充滿一種視覺感,給觀眾帶來一場真正的視聽盛宴,但另一方面也從側(cè)面展示了中國傳統(tǒng)國粹的沒落,中國的武俠電影只能依靠炫特技來吸引觀眾,維持其基本的發(fā)展,以港片真功夫為代表的武俠電影已經(jīng)走向了它不可避免的終點。武學逐漸式微的趨勢是在所難免。
(一)社會風氣。
何安下下山后的整個經(jīng)歷是一場心靈的旅行,他逐漸放下自己內(nèi)心的惡念欲念貪念,追求道德的完美,影片中有一個情節(jié)是一個女孩在做雙眼皮,何安下自然而又略帶玩笑的說,“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這句話看似說的很隨意,但背后卻隱喻著當代社會類似的社會現(xiàn)實,假的東西雖然可以一時遮蔽住人們的雙眼,但卻不能永遠都蒙騙人們,紙里包不住火,假的東西總有露餡的一天。
王香凝到道觀求子遇到何安下,何安下對她說求子應該到明光寺觀音殿,王香凝卻說“去了三年了,明天夜里還得去”,這句話說的雖然輕描淡寫,但分量卻很重,“明天夜里還得去”,為什么要晚上去寺院呢?寺院究竟是教化人的地方還是淫邪的所在?正如如松大師所說,“幫她是慈悲還是淫邪?”這很值得我們深思。
影片開始崔道融為了一個戒指把祖輩留下的藥店給賣了,他哥哥問他為什么要賣,他說“世界上哪兒有什么值得用心的事”,人活一輩子就為圖個快樂。現(xiàn)代社會這種現(xiàn)象屢見不鮮,為了一時的刺激和愉悅而喪失了自己,賭博吸毒在一開始可能只是為了好奇,但漸漸上癮就一發(fā)不可收拾。所有的事情用心去做就能得到好的結(jié)果,可能結(jié)果不足以令人滿意,但自己在做的過程中會領悟到很多道理。
(二)愛情婚姻。
影片中王香凝的出場雖然僅僅只有幾分鐘,但這個人物在電影中卻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她為了求子可謂是費勁心血,到觀音殿去了三年,又到道觀抽簽,最后求助于何安下,她娘家的十幾口人都靠著她丈夫家的供養(yǎng),因此她生不出孩子在家中非常的沒有地位。電影中的這個情節(jié)隱喻著當下社會中很多女孩兒妄想嫁入豪門的現(xiàn)象,她們以為嫁入豪門就解決了一切問題,不用發(fā)愁自己的吃穿用度,但這種依靠別人,不獨立自主的生活終究會給自己帶來不安定和不確定?;橐鲫P系應該是兩個人經(jīng)濟相對平等的一種關系,依附和從屬最后都會因為不平衡而導致破裂。因此女性在婚姻中一定要時刻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和主動性。
(三)尋找自我。
在當前這個社會道德有些滑坡的時期,我們的心應該如何安放。何安下這個名字中就有著導演對于人類現(xiàn)實生存的深刻思考,自己的心在哪兒?到何處放下自己的心?如松大師說自己的心要自己去找。社會是復雜的,個人在社會中究竟如何生存和立身這是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如何處理,如何在紛繁的大千世界仍舊保持最初的善良。影片最后說人生本就是上山下山,進入環(huán)境、適應環(huán)境,可能的話改變環(huán)境,但最重要的還是堅持自己,心定,心安。
(四)生存哲學。
在周西宇和彭乾吾比武時,彭乾吾說“防人之心不可無,”“無故加之而不怒”,何安下偷功德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后,向周西宇道歉,周西宇說“知錯就好”,還有許多禪語都意在教育觀眾什么是善惡,“不圖名,不圖利,不抱怨”“不離不棄,不嗔不恨”“壞人猖獗,是因為好人沉默,而沉默也是一種作惡”,導演站在一個很高的角度俯視蕓蕓眾生,運用旁白這一電影手法規(guī)勸觀眾,但自己該怎樣在欲望利益充盈的社會生存,是自己的選擇,電影只是提出一個問題,并試圖找到解決的方法,但真正解決問題的只有自己。
(一)影片風格。
陳凱歌曾經(jīng)說:“電影導演最重要的是通過電影表現(xiàn)自己對于社會生活的真切感受和對時代特征的敏銳把握?!边@是他從事電影的初心,也是電影的真正意義?,F(xiàn)代的電影已無可避免的走入純娛樂化的道路,在這個娛樂當?shù)赖臅r代,怎樣制作中國的大片,怎樣使電影既有意義又能娛樂觀眾,這是現(xiàn)代電影人應該做的重要功課?!兜朗肯律健返呐臄z歷時三年,主創(chuàng)團隊首次啟用全國際化的合作團隊,可謂是陳凱歌嘔心瀝血之作,雖然陳凱歌上一部電影《無極》遭人詬病,但陳凱歌仍舊努力不流于俗套,形成自己的風格。這部電影表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實的主題,但卻采用了很多非現(xiàn)實的手法,比如荒誕的手法,何安下和彭七子吃了毒藥后,臉部的變形和行為的失常;還有采用了動畫的效果,周西宇在講述猿擊術時出現(xiàn)的動畫,這些手法的運用使電影主題更加鮮明,增強了電影的感染力。
(二)影片意義。
現(xiàn)代社會人們的生活壓力非常大,傳統(tǒng)的主旋律電影、教育電影已不再能夠吸引觀眾的視野,因此電影娛樂化,使觀眾輕松觀影,在觀影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已成為當今電影的主流。但電影在娛樂化的同時,也逐漸媚俗化,影片中充斥著肉欲的誘惑,無趣的搞笑、同性戀三角戀更是堆砌熒屏。陳凱歌作為中國的大導演力避這種低俗的形式和內(nèi)容,使電影在娛樂觀眾的同時,將審美性、教育性、人文觀念作為因素加入電影中,因此觀眾看完《道士下山》后,不是僅僅只覺得搞笑而已,而是能深刻體會到電影背后的深刻內(nèi)涵。普希金說:“高尚的喜劇往往是接近于悲劇的”,好的電影是使我們在笑的同時,得到心靈的震撼和啟迪?!兜朗肯律健氛沁@樣的電影。
本文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武學精神、社會現(xiàn)實的角度對這部影片進行分析,表現(xiàn)了電影《道士下山》潛藏在娛樂夸張背后的真正文化意蘊,給予觀眾深刻的思考。
參考文獻:
[1]余莉.《道士下山》一部偽武俠電影[J].電影批評,2015,(5).
[2]列孚.不在激情的去江湖化[J].電影藝術,2010,(6).
[3]陳凱歌.我們最重視的是什么[J].電影評介,1988,(3).
[4]陳墨.少年的詩章——對陳凱歌電影的一種解讀[J].當代電影,2006,(1).
[5]朗杰.淺析陳凱歌《道士下山》中的隱喻和象征[J].視聽解讀,2015,(10).
中圖分類號:DF5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215-02
作者簡介:趙妍(1991—),女,漢族,山西晉中人,現(xiàn)為西藏民族大學文學院2014級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現(xiàn)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