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瓊
【摘要】隨著現代化教學模式的穩(wěn)步推進,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思想已不適用于現代的需求,不僅如此,由于新的技術性更新革命的出現,教學用具和可借助的教學系統(tǒng)也越發(fā)豐富,其中便包括微課。微課堂以其重點突出、生動明了、易于操作等特點逐漸為各個年段的教師所接受,在這中間,小學語文微課堂的應用尤為有效而廣泛,引得各個學校語文教師的一致好評。本文正是立足于此,探討微課堂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運用,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微課 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3-0134-01
隨著社會對于不同人才需求的增加以及教育的現代化改革,小學教育迎來了一個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作為學生學習生涯的奠基階段,小學教育者力求通過最為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強化學習意識,以便為今后的學習生活提供一個好的狀態(tài)基礎?;ヂ?lián)網普及以來,課堂教育與網絡便逐漸產生了一系列聯(lián)系,其中便有微課堂的存在。
所謂微課堂即是通過微視頻教學為學生提供一個預習和先導學習的良性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微課堂的引導下完成一系列課前學習準備,這不僅減少了課堂的教學壓力,還讓學生在生動直觀的微課堂教學過程中享受學習的樂趣。
一、微課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影響
1.強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通常是以教師為中心,通過傳統(tǒng)的課堂口頭教授進行知識的傳播,這種方式雖然長期適用,但容易使學生產生懈怠、乏味的消極情緒,不僅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還使得整個課堂過程事倍功半。微課的推廣便是針對于此,希望通過現代化的多媒體手段將書本知識轉化為直觀的視頻動畫,讓學生在觀看視頻過程中逐漸掌握知識,形成對于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
2.推動語文課堂利用模式重構
以往的語文課堂利用模式是以課堂講授為主,而在微課推廣之后的語文課堂模式則可以逐漸往答疑升華的方向轉變,將學生學習的重心轉移到立足于事先通過微課預習的基礎上而深入了解課文的角度上,從而推動語文課堂利用模式的重構,努力構建現代化語文課堂。
3.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預習水平
現階段的微課利用比重多偏向于課前預習,即教師給學生布置微課預習任務,讓學生在微課堂的引導下一步步完成相關課程的預習任務,如基本字詞的突破,課文背景的了解等。在這過程中,學生可以很大程度上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調動感官參于學習,逐漸培養(yǎng)自身的自學能力和預習習慣的形成。
二、微課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相關建議
1.氛圍營造,激發(fā)學生興趣
通俗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這種意義上的興趣應是從小學階段便開始培養(yǎng)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受用終生。小學階段的孩子尚處于形象性思維占據主導的階段,對于邏輯性過強,資料需求性較高的文章領悟力還不夠高,因此,他們對于生動活潑、明了直觀的畫面更為感興趣,微課便提供了一個這樣的平臺。微課堂利用重點突出,簡單有趣的微視頻為學生展示課程的關鍵點,并講述一些必備的背景故事和背景資料,這比單純的口頭講述和筆頭記錄更為有效,更能讓學生投入到生動的學習氛圍中去,因而熱愛語文課堂。
比如小學二年級下冊《歡樂的潑水節(jié)》一課,這篇文章雖然是記錄風俗的美文,但正處于二年級的學生對于一些地區(qū)的風土人情知之甚少,單純的課文教學只是達到了基本的教學要求,未能提升到素質教育的高度,反而可能讓學生感覺乏味。有了微課的參與,則可以通過微視頻向學生展示傣族地區(qū)的一些有趣的風俗,再循序漸進地引入課文,如此便遵循了科學的思維步驟,讓學生在一定的知識氛圍中參與學習。
2.調動感官參與,引導學生享受學習
如上文所言,微課堂以其生動直觀活潑的特點為大部分語文教師所青睞,相較于傳統(tǒng)的單純的口頭教授而言不僅豐富了表現形式,還充分調動了學生感官的參與程度,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利用眼耳口手腦來接受知識,充分發(fā)揮自主性。
例如在進行《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課的教學時,按照課程要求而言是需要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同時學唱歌曲,此時教師便可利用微課堂進行音樂播放,讓學生在課堂上跟唱,基本學會《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用音樂來刺激學生的感官。在這種意義上而言,微課堂下的語文課堂始終是互動的,它要求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來全面參與學習,在這過程中,微課堂是個最好的媒介。
3.立足于學生想象力,靈活運用微課
新世紀的小學教育更為提倡學生的想象力的培養(yǎng),而小學階段亦是最好的想象力的奠基階段,教師在這過程中應當善加引導,讓學生在微課堂教學模式之下充分發(fā)揮想象力。
如在進行《海底世界》一文的教學時,除了微課堂的展示和課文的輔助說明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對于海底世界的理解進行課堂隨機的討論,各抒己見表達自己眼中的海底世界,這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充分利用了微課豐富的畫面感和直觀性。
4.強化教師隊伍
微課堂通常是通過微視頻或是音頻資料進行先導性教學,因而在視頻制作和音頻制作上對于教師的要求頗高,在這一前提下,就要求強化教師團隊的綜合素質,增進教師間的交流,校方還應該創(chuàng)造機會讓小學語文教師與其他優(yōu)秀學校的教師進行學習探討,促進微課在本校更好地使用。
另外還可以集中地對語文教師進行視頻制作和音頻制作的培訓,以及微課堂合理運用的講壇培訓,提高語文教師微課堂的利用水平,這不僅是小學語文微課堂教學模式的要求,更是小學微課堂廣泛運用的綜合要求。
三、結語
盡管目前國內微課堂的應用程度已經初具規(guī)模,但部分學校對于微課堂的態(tài)度仍處于考量和躊躇階段,換言之,在如何利用好微課堂,從而推進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上,部分學校仍未有具體的規(guī)劃,因此,微課堂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推廣依舊任重道遠。另一方面,由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微課堂大多用于學生識字或是拼音教學,因此在細節(jié)和表現方式上對于教師存在一定考驗,它既要求教師有一定的電腦操作水平,又要求教師對于具體內容的教學有自己的想法和計劃,屬于高階段教學的工具。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新的教學模式的深入推展,微課堂將會逐漸進入各大學校并且占據課堂教育的一定比重,引導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感受學習的快感。
參考文獻:
[1]管芝蘭.微課視閾下的小學生語文教學改革之我見[J].新校園(中旬).2016(02)
[2]孫艷蕾.微課:微時代下的小課堂大教學——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的運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04)
[3]李亞新.淺論微課在現代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 課程教育研究.2015(36)
[4]徐麗婭.運用微課,推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步伐[J].考試周刊.2015(52)
[5]鄭聰.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