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洋慧
關于高校音樂教育管理問題的思考
文/宋洋慧
音樂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同時在人才培養(yǎng)上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文章對高校音樂教育管理問題進行了探討。
高校;音樂教育;管理;建議
藝術教育是一種審美活動,本質上是一種心靈教育、人格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音樂教育是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實質是審美教育,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以培養(yǎng)和完善全面發(fā)展的人為終極。音樂教育在個體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方面存在的價值,對推動整個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具有獨特的作用,這已成為目前世界音樂教育領域的共識。
培養(yǎng)目標是辦學理念的重要體現。一所高校,應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遵循怎樣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來吸引更多的生源,保證學校持續(xù)發(fā)展等問題,與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有直接關系。作為高校音樂學院來說,以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高等音樂專業(yè)人才為目標,是所有高等音樂院校共同的培養(yǎng)目標。但就具體而言,每所音樂院系又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有的音樂學院的培養(yǎng)目標是多方面的,如能活躍在各大錄音棚、演出場所的音樂表演人才、能勝任制作、編曲、配樂等專業(yè)人才等,培養(yǎng)適應流行音樂高等技術工作的應用型人才。有的藝術教育系重視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能夠從事基礎的音樂教育,能在音樂對外交流活動中發(fā)揮作用的高等人才。有的藝術學院教育系提出了“專、通、雅”協調發(fā)展的人才培養(yǎng)要求,對于教育系來說,“?!奔疵课粚W生要注重加強自己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通”即學生除了學習自己本專業(yè)的技能外,對其他的技能也能夠有所了解,做到融會貫通“雅”即音樂作為一種善于表達思想情感的藝術,通過音樂陶冶情操,培養(yǎng)具有高層次的品格修養(yǎng),避免低俗,根據多變的人才市場需求。
1.音樂教育對情感交流發(fā)揮著重要意義
音樂是一種善于表現和激發(fā)感情的藝術,音樂教育感化人、陶冶人的意義是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音樂家安波說:“音樂是語言藝術,音樂語言和生活語言是孿生姐妹,共同完成溝通人與人之間的思想感情的任務,音樂語言是傳達感情的手段,也是表達感情的結果?!币魳方逃^程,既是一個認識的過程,又是一個情感體驗和發(fā)展的過程。它以情感人,以情動人,在潛移默化中起到感化人,凈化人的作用。音樂教育不是強制地理論灌輸,也不是枯燥的道德說教,而是通過以審美對象特有的美的情緒、情感為紐帶,使豐富的思想、倫理、智慧等內涵,與美的形態(tài)一起深深地潛入人的心靈,深入持久地發(fā)揮積極作用。
2.音樂教育對智力發(fā)展顯示著重要意義
有人說:音樂教育不是趕時髦,她給人們藝術形式上的自我認識,她需要勤奮、耐心和奉獻的精神,這一切在任何環(huán)境下都是極其重要的。夏克的杰作《新世界交響曲》。不僅僅是由于這個交響曲符合我們的欣賞品味,更因為它意味深長的內涵符合我們的目的。不僅培養(yǎng)了多方面的能力,同時也擴大了知識視野,加強了審美情趣和藝術方面的素養(yǎng),對陶冶情操,完善提高氣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是其它任何一門學科所無法替代的。
1.藝術教育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不少大學的藝術教育機構是迫于政策要求被動建立的,因此其職責劃分、發(fā)展定位、相應政策等均沒有引起重視,缺乏相應的制度設計。如該擁有多少編制,學校如何核定該中心的工作總量,藝術課程的教學條件如何保障,長遠發(fā)展有何規(guī)劃等均缺乏考慮。藝術普及教育是需要投入、短期內又看不到回報的工作,需要學校的政策支持、經費支持、條件支持才能發(fā)展。目前,在管理體系上,藝術教育沒有很好的進行歸口管理,日常經費短缺,必要的教學設備投入不夠,一些學校連起碼的音樂、舞蹈等方面的教室都沒有,教學設施資源的嚴重不足導致大部分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開展仍停留在低水平、低層次、松散的狀態(tài)。這些都影響很多學校公共藝術教育的開展,進而也影響了大學生審美素質、人文精神和綜合能力的提高。
2.音樂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由于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的歸口管理不規(guī)范,因此,普通高校音樂教育流行的通病課程設置較為零散,沒有規(guī)則,彼此間缺乏內在的邏輯聯系,沒有整體的構想。多數高校的課程設置都是該?,F有老師自行選定,大部分教師依據自身的專長,沒有從學生的要求、學生現有的音樂素質考慮,而隨機選取一些內容,有些學校自編教材往往也是照搬別人的樣式“照葫蘆畫瓢”,缺乏完整的、科學的配套教材。
3.音樂師資隊伍匱乏
音樂教師在發(fā)展高校音樂教育的過程中充當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能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所以音樂教師在具備較高的音樂藝術素質同時也應具備相應的專業(yè)技能和行之有效的專業(yè)方法,這樣才能使其具有批判、組織、表達、交流的綜合能力。但根據有關調查發(fā)現,還存在許多教師學歷低、專業(yè)知識缺乏等現象。除了專業(yè)素質方面的欠缺,很多教師存在著固守傳統(tǒng)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只會依據課本的古板知識教育學生、缺乏科學性等問題,音樂教育變得脫離現實脫離實踐,這樣一來就無法保證教學質量,更不必說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的長久發(fā)展。所以,建設一支具有高素質的師資隊伍迫在眉睫。
4.教學評價體系不科學
由于目前普通高校音樂教育實踐水平不高,理論探討不深入,對于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的目的和任務存在認識上的偏差。因此導致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的評價相當落后。直到現在普通高校還沒有建立科學合理、具有統(tǒng)一標準的普通高校的音樂教學與評價制度,以至于在實際操作中,人們對于教育行為是否符合普通高校音樂教育規(guī)律沒有標準可依可循。這樣導致一些教師在教學中隨意性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也不太關注。人們關注的還是一些表面現象,一些表演比賽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普通高校音樂教育形成障礙。
1.轉變教育觀念,重視音樂教育
素質教育是目前我國教育應該追求的狀態(tài),尤其對于大學生來說更應該全面培養(yǎng)其綜合素質能力,所以在高校教育中要把音樂教育的重要性提上日程。學校可以安排專門負責公共音樂教育的管理人員和教師,討論公共音樂教育2.建立科學統(tǒng)一、獨立的教學管理機構
方式,制定完善的音樂教育計劃。對于條件較好的學校來說可以將公共音樂課納入到學生的必修課之中,而對于條件稍差的學校可以在選修課之中設置公共音樂課。
根據目前我國普通高校藝術教育教學管理機構設置情況調查及教育部相關文件和發(fā)展規(guī)劃,建立統(tǒng)一的、獨立的教學管理機構是普通高校藝術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和要求。這樣,會使高校音樂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更加通暢、有序,更加有利于教學水平、教育質量的提高和教學任務的有效實現。
3.提高設施條件,完善音樂課程體系
由于高校音樂教育長期處于邊緣化的角落,所以除專業(yè)的音樂學院之外,其他學校音樂設施都非常簡陋,缺乏音樂學習的氛圍。在公共音樂教育發(fā)展堪憂,音樂教育擺在高校教育的重要位置的情況下,高校要注重提升學校的音樂設施,為公共音樂教育開展創(chuàng)設條件。首先學校應該根據學生人數配置合適的音樂教室數量,為開展音樂教育提供場地支持,然后應該按照標準配備音樂教室條件,安置多媒體設施以及其它所需要的樂器。在音樂教育的硬件設施打造完成之后學校要完善學校的音樂課程體系,從“軟件”上對公共音樂教育提供支持。在音樂課程體系設置上學校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例如在設計課程上可以設置基礎班、強化班和難度班等,在基礎班中主要針對一些沒有音樂基礎的同學講授基礎的音樂知識,而在強化班和難度班中所講授的內容就具有一定的高度,針對具有一定音樂基礎,希望在音樂上能夠繼續(xù)發(fā)展的同學。
4.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教師的選拔要提高要求,挑選專業(yè)對口、專業(yè)技能高的教師,著力培養(yǎng)一批具有較高音樂素質的教師,平時要多舉行培訓活動并為他們提供盡量多的學習機會,對音樂教師進行集中培訓,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向他們傳輸現代先進的教育方法,擴大音樂教師的視野。為了培養(yǎng)全方面的音樂教師,要提高高校音樂教師的專業(yè)水平,不僅要對練耳、樂理、作曲、音樂鑒賞、視唱等知識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還要具備較高的教師技能,能夠科學地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因勢利導,充分發(fā)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5.建立健全音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是檢驗老師在一學期內的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通過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理念等的評價,以量化的形式來測定和衡量教師的教學活動。因此,完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是提高音樂教學水平、建立科學的教育管理模式的重中之重。
總之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音樂教育的推廣有助于德育和美育的雙向發(fā)展。讓所有教育對象都受到音樂的熏陶,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和音樂審美能力,讓學生在德、智、體、美方面全面發(fā)展,是當代高校素質教育的目標。
[1]王圣春.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現存問題及對策思考[J].教育與職業(yè),2006.
[2]鄒聯豐.論藝術教育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與職業(yè),2007.
[3]吳嵐.我國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的管理模式探討[J].教師,2011.
(作者單位:湖南涉外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