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波 強建中 張利成 孫人杰 邵 強 闞 穎
?
關于實行學院(系)分片包干招生宣傳模式的探析
沈曉波強建中張利成孫人杰邵強闞穎
摘要:在日趨激烈的生源競爭中,高校如何創(chuàng)新招生宣傳機制,吸引優(yōu)質生源關乎高校的生存和發(fā)展。本文從部分高校招生宣傳現狀出發(fā),以提升招生宣傳實效為目標,探索實行學院(系)分片包干招生宣傳模式,以期提升招生宣傳的競爭力。
關鍵詞:學院(系);分片包干;招生宣傳
近年來,隨著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的總體下降,各高校之間的“生源大戰(zhàn)”愈演愈烈。作為提高高校知名度、爭取優(yōu)質生源關鍵一環(huán)的招生宣傳越來越受到重視,如何提升招生宣傳工作實效成了高校招生宣傳工作的重中之重。
總體來看,全國各高校在招生宣傳載體和宣傳形式上沒有太大差距,但由于組織機制、隊伍建設等方面不健全,一些高校宣傳實效不足,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困境:
1.專職招生宣傳人員不足
招生宣傳集中在每年五六月份,此時招辦正忙于準備高考招生錄取相關工作;同時,自2015年起,自主招生工作需要在高考前后進行,在此期間招辦工作任務重,人員緊張。招辦往往臨時組建宣傳隊伍參加各地高招咨詢會,一方面招辦無法有效跟蹤招生宣傳過程和效果,系統(tǒng)分析招生宣傳形勢,科學規(guī)劃宣傳方案;另一方面,各項工作的重疊往往會給人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容易造成工作效率下降和工作失誤增多的風險。
2.缺乏常態(tài)化的招生宣傳
一些高校由于招生人員編制等原因,缺乏常態(tài)化的招生宣傳,與考生及家長接觸極少。對于特色類院校,由于行業(yè)和區(qū)域限制,某些地區(qū)考生對學校專業(yè)及相關行業(yè)了解不多,高校即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參加高招咨詢會,考生咨詢的興趣也不大,無法取得實質性的宣傳效果。
3.招生宣傳隊伍專業(yè)化水平不高
不少高校通常臨時組建宣傳隊伍,進行簡單培訓即派往各地做招生宣傳。由于人員流動性大,隊伍不穩(wěn)定,宣傳人員很少有工作經驗的積累,隊伍整體專業(yè)化水平無法穩(wěn)固提升;此外,新選拔的宣傳人員往往對學校情況、招生政策了解不全面,宣傳隊伍中少有“校園通”、“招生通”。
4.全員參與招生宣傳意識淡薄
傳統(tǒng)觀念中,招生宣傳被認為是招辦的工作職責,招辦以外的教職員工很少參與招生宣傳。尤其招生宣傳隊伍中專任課教師參與比例偏低,沒能有效利用優(yōu)良教師資源,從某種角度來看,是對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
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全國“985”、“211”重點建設高校中,多達95%的高校在實行學院(系)分片包干的招生宣傳模式,即高校根據不同省份、地區(qū)的招生情況,將主要宣傳陣地劃分給各學院(系)長期、專門負責。此宣傳模式的優(yōu)勢體現在:
1.宣傳機制完善
通過創(chuàng)建“學?!獙W院(系)—宣傳員”三級聯動宣傳模式,使招生宣傳工作的責權得以明確,形成閉環(huán)系統(tǒng),既包含從學校到考生的前向通路,又包含從考生到學校的反饋通路,不僅有利于對招生宣傳工作的細致把關、全面落實,還有利于通過對比不斷加強、改進宣傳機制。
2.宣傳覆蓋面廣
各學院(系)分別組建招生宣傳隊伍,使隊伍整體規(guī)模擴大,從人力資源的角度來看,為高校在各地區(qū)開展廣泛、深入的招生宣傳提供了保障,有利于高校招生宣傳的全面覆蓋。
3.宣傳深入有效
在所有傳播媒介中,人際傳播媒介是最有說服力和感染力的。高校派出大量招生宣傳人員,與考生及家長直接面對面,充分利用人際傳播媒介,使得宣傳更容易被接受。
4.宣傳長效性強
宣傳成效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循序漸進、逐步積累的過程。通過長期深入的招生宣傳能夠讓宣傳成效不斷積累,輻射人群不斷擴大,形成長效機制,高校知名度持續(xù)提升。
通過分析比較,不難發(fā)現學院(系)分片包干招生宣傳模式可以較大程度地彌補國內高校招生宣傳工作常規(guī)做法的不足,有效提升招生宣傳水平。對策建議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機制建設
分別成立學校、學院(系)招生宣傳指導委員會,實行工作負責制,即由學校全面統(tǒng)籌,學院(系)分片負責。
學校層面負責制定、實施全校招生宣傳工作方案,根據近年生源分布情況,將招生區(qū)域分片劃分給各學院(系),對宣傳隊伍建設和工作開展進行指導,做好整體總結、表彰。
學院(系)層面結合實際,及時制定招生宣傳計劃,進一步細化、明確內部分工,全面覆蓋重點中學,加強直接對話,穩(wěn)固溝通橋梁。
此外,通過完善制度,建設“學?!獙W院(系)—宣傳員”三級聯動機制,形成三級要素層層控制、層層反饋的閉環(huán)宣傳模式。
2.隊伍建設
(1)擴充隊伍規(guī)模
招生宣傳隊伍的規(guī)模能否與急需增長的招生宣傳覆蓋面相匹配是宣傳工作能否全面落實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建議增加專職招生宣傳人員崗位,確保有精力協(xié)調配合各學院(系)開展工作,提高精細化水平;另一方面,發(fā)揮學院(系)招生宣傳指導委員會功能,學院(系)內部全員動員、廣泛參與。
(2)提高隊伍穩(wěn)定性
招生宣傳是一項系統(tǒng)的、長期的工作,招生宣傳人員對學校的了解情況和工作經驗對招生宣傳的成效起著關鍵作用。首先建議學院(系)進一步細分,做到每所重點高中有專人負責。不要輕易調整確定的責任人,減少人員流動。其次,通過完善考核、獎勵機制,提升宣傳人員的光榮感和使命感,使其全身心投入,扎根招生宣傳第一線。
(3)提升隊伍專業(yè)化水平
無論做什么工作,業(yè)務精通是必要的基礎保證。在保證了招生宣傳隊伍穩(wěn)定性的前提下,通過定期培訓,不斷提升招生宣傳隊伍整體業(yè)務水平。此外,招生宣傳人員在長期從事招生宣傳工作的過程中,能夠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有助于成長為招生宣傳“專家”。
(4)嚴格遴選標準
招生宣傳工作原則上選拔政策水平高、工作認真負責、熟悉招生宣傳業(yè)務、熱愛招生宣傳工作、具有較強語言表達能力且身體健康的教職員工承擔。各學院(系)招生宣傳指導委員會應組建一支以優(yōu)秀中青年教職員工為主體、知名教授和學術帶頭人參與、相對穩(wěn)定的宣傳工作隊伍。
3.職責分工
(1)學校招生宣傳指導委員會職責
①解讀上級招生工作政策,掌握招生宣傳新形勢,科學制定招生宣傳工作方案;
②統(tǒng)籌協(xié)調宣傳工作,定期做好招生宣傳專題培訓和政策指導,保證宣傳隊伍既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又能與時俱進;
③根據招生形勢變化,開展全局性、重點性宣傳;
④對全校招生宣傳工作進行總結、表彰,認真反思,不斷改進。
(2)學院(系)招生宣傳指導委員會職責
①根據學校招生宣傳方案,在不同的時期、形勢下,有針對性地、有屬地性地制定招生宣傳方案;
②廣泛動員學院教職員工參與招生宣傳,加強隊伍建設,提升隊伍工作能力;
③做好片區(qū)內責任劃分,督促宣傳人員認真開展招生宣傳活動;
④負責了解責任片區(qū)招生情況及動態(tài),及時上報;
⑤注重走訪、調研,與盡可能多的重點中學建立長期、密切的聯系;
⑥注重創(chuàng)新,努力探索招生宣傳新途徑;
⑦對學校招生宣傳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
(3)招生宣傳工作人員職責
①嚴格執(zhí)行國家、學校的政策和規(guī)定,工作中維護學校形象,有效開展招生宣傳;
②加強學習,提升招生宣傳能力;
③加強聯系,掌握高中層次及生源情況,鞏固優(yōu)質生源基地;
④熱情細致解答考生咨詢,指導考生及家長填報志愿,鼓勵高分考生報考我校;
⑤發(fā)揮自身專業(yè)優(yōu)勢,創(chuàng)新宣傳方式。
4.保障措施
(1)建立考核制度
將招生宣傳工作納入學院(系)年度工作考核范圍,具體考核內容如下:
①學院(系)主要領導重視程度,機構設置及人員配置情況,招生宣傳隊伍穩(wěn)定情況,具有高級職稱的招生宣傳人員比例情況;
②招生宣傳人員參加培訓情況,對學校的辦學特色、學科建設和專業(yè)內涵等綜合情況的熟悉程度,及對招生政策的掌握程度;
③招生宣傳工作開展情況,包括工作覆蓋面、優(yōu)質生源基地建設情況、社會反響、廉潔自律情況等;
④責任片區(qū)報考我校的生源數量和質量情況;
⑤機制建設、隊伍建設和招生宣傳思路、做法、形式的創(chuàng)新情況。
(2)完善獎勵機制
建立完善的獎勵機制,學校每年對招生宣傳工作貢獻突出的先進單位或個人予以獎勵,具體獎勵辦法如下:
(1)對于各學院(系),學校將授予招生宣傳優(yōu)秀組織單位稱號;
(2)對于教授或副教授,學校將頒發(fā)伯樂獎牌;
(3)對于學生工作干部等人員,將評為年度招生宣傳工作先進個人,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考慮入選擇優(yōu)扶助計劃。
(3)保障經費到位
①宣傳經費。宣傳經費指活動過程中所需的咨詢會參展費、媒體宣傳費等相關經費,統(tǒng)一由學生處管理,由本科招生辦公室核定。
②宣傳人員差旅費和補貼。參加招生宣傳人員按照正常出差對待,從年度招生經費中統(tǒng)一支付。
綜上,招生宣傳是高校提高學校知名度,爭取優(yōu)質生源,改善生源結構的有效途徑,在日趨激烈的招生競爭中,系統(tǒng)、全面的宣傳模式是保證招生宣傳工作有效開展的基礎。實行各學院(系)分片包干招生宣傳模式有利于提升招生宣傳的廣泛性、連續(xù)性、經常性、實效性、針對性、時效性,從而全面提高招生宣傳工作水平,為學校的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郭琪.普通高校招生宣傳工作原則及建議[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10年05月.
[2]冀強,榮麗霞,黃喜平,胡宇強.新形勢下高校招生宣傳工作的探析[J].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1 月.
[3]柳若愚.淺談高校招生宣傳工作的意義和基本做法[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3月.
[4]吳廣良,劉靜,黎偉,郝春艷.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宣傳對策研究[J].中國冶金教育,2015年03月.
[5]夏國軍.試論高校招生宣傳方式的選擇[J].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6月.
[6]鎮(zhèn)志勇,張學文.研究生招生宣傳工作的實踐與思考——以華中農業(yè)大學為例[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1年06月.
作者單位:(大連海事大學116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