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記水 洪文聰 洪友志(福建省南安市醫(yī)院二病區(qū)泉州362000)
華蟾素聯(lián)合順鉑治療惡性胸腔積液的臨床療效分析
黃記水洪文聰洪友志(福建省南安市醫(yī)院二病區(qū)泉州362000)
目的:探究華蟾素+順鉑治療惡性胸腔積液的臨床療效。方法:擇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惡性胸腔積液患者作為本次的觀察對象,對所有患者采取計算機隨機分組方案,常規(guī)組30例,單純采取華蟾素注射液進行治療,實驗組30例,在常規(guī)組的治療基礎上加用順鉑注射液進行治療,對比兩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兩組經(jīng)過為期4周的臨床治療后,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00%,常規(guī)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3.33%,P<0.05;兩組治療時均無嚴重的不良反應,P>0.05。結論:對惡性胸腔積液采取華蟾素+順鉑進行治療可獲得十分顯著的效果,安全性良好,值得在臨床推廣。
惡性胸腔積液 順鉑 華蟾素 治療
惡性胸腔積液屬于臨床上多種惡性腫瘤的并發(fā)癥,以晚期肺癌、腸癌、乳腺癌、淋巴癌等疾病較為多見,主要臨床癥狀為咳嗽、氣促、胸痛、肺容量減少等引發(fā)肺不張、反復感染,導致患者出現(xiàn)呼吸氣促,使日常生存質量受到嚴重的影響,并加速患者死亡。因此,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可提高生存質量,導致生存期有效延長。目前臨床上對該病的治療方法普遍存在臨床使用困難、不良反應大、療效短等缺陷。所以說,采取有效的藥物進行臨床干預是醫(yī)務工作者關注的重點課題。本文采取華蟾素+順鉑對惡性胸腔積液進行臨床治療,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治療效果,詳情如下。
1.1臨床資料:擇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惡性胸腔積液患者作為本次的觀察對象,醫(yī)護人員向所有患者詳細講解本次實驗的目的、方法、意義等,獲得所有患者及其家屬的知情同意納入實驗研究。
對所有患者采取計算機隨機分組方案,常規(guī)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21~68歲,平均年齡(43.69±3.48)歲;9例肺癌,3例乳腺癌,11例大腸癌,5例食管癌,2例卵巢癌;實驗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21~69歲,平均年齡(43.89±3.47)歲;9例肺癌,4例乳腺癌,10例大腸癌,6例食管癌,1例卵巢癌。對比兩組臨床資料可知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1.2治療方法:常規(guī)組單純采取華蟾素注射液進行治療,實驗組在常規(guī)組的治療基礎上加用順鉑注射液進行治療,主要包括以下治療方案:
①胸腔灌注前的檢查:所有患者入院后可采取影像學檢查方式證實為腫瘤并存在胸腔積液,胸腔積液在300mL以上,同時將胸腔穿刺禁忌癥患者排除。進行B超檢查后進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手術,并外接引流袋進行胸腔閉式引流治療,每日進行胸腔引流800~1000mL,并進行生化檢查、胸水常規(guī)檢查、脫落細胞學檢查,檢查前抽取外周血并采取流式查淋巴細胞亞群。
②常規(guī)組采取20mL的華蟾素(5mL/支)進行治療,實驗組采取華蟾素+順鉑進行治療(采取40mg/m2的比例選取適量的順鉑)。同時,對兩組采取2%的利多卡因(5mL)靜脈注射,給予地塞米松(10mg)肌內注射,并在治療完成后指導患者臥床2h,每隔15min變換一次臥床體位,并對兩組進行常規(guī)的補液治療。48h后繼續(xù)引流胸腔積液,依據(jù)患者病情進行胸腔內灌注治療,在治療前進行常規(guī)的檢查工作,若顯示白細胞減少,可給予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150μg)皮下注射,若患者肝功能輕度異常應進行對癥治療,每周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觀察評價,實施2~4次的周期治療。
1.3評價指標:對比兩組連續(xù)治療4周后的總有效率、治療后的機體免疫狀態(tài)、不良反應情況等,組間數(shù)據(jù)比較。
1.4判定標準: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治療總有效率為完全反應率與部分反應率之和。完全反應表示胸腔積液完全消失并保持在4周以上,部分反應表示胸腔積液減少程度超過50%并且維持4周以上,穩(wěn)定表示胸腔積液減少程度在50%以下,進展表示胸腔積液增加幅度在25%以上。
1.5統(tǒng)計學方法:將兩組統(tǒng)計學資料納入SPSS19.0的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與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用百分比、率表示,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治療總有效率: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P<0.05,詳見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分析[n(%)]
2.2不良反應:兩組治療時均無嚴重的不良反應,P>0.05,其中實驗組僅有1例出現(xiàn)輕微的血液毒性反應,常規(guī)組僅有1例出現(xiàn)輕微的血液毒性反應。
惡性胸腔積液屬于臨床上多種晚期腫瘤的一類并發(fā)癥,發(fā)病率較高,屬于晚期腫瘤的一類標志,分析造成該項并發(fā)癥的原因為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炎癥引發(fā)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放射治療后導致縱膈淋巴管梗阻,若出現(xiàn)大量的胸腔積液可以使患者出現(xiàn)呼吸困難現(xiàn)象,是導致晚期肺死亡的主要因素[1]。臨床上若不對該類疾病給予充分認識,將進一步縮短患者的生存期,生存期僅僅為3個月。
惡性腫瘤晚期患者發(fā)生惡性胸腔積液的概率較高,發(fā)病機理包括以下幾點:腫瘤胸膜轉移導致淋巴管阻塞,進一步引起淋巴回流受阻;腫瘤胸膜轉移浸潤局部血管,導致血管內皮細胞受到損傷,進一步導致胸膜的滲透性升高;腫瘤分泌的小分子活性物質引發(fā)新生血管形成,引起毛細血管床的面積變大,并大量滲出血液成分?;颊叱霈F(xiàn)惡性胸腔積液,生活質量明顯下降,生存時間明顯減少,因此,對該類疾病給予積極有效的臨床治療意義重大。
以往臨床上對該病進行臨床治療時主要采取胸腔積液抽取方式,但是在操作過程中容易影響呼吸循環(huán)功能,并引發(fā)低蛋白血癥等不良反應,使臨床危險性有所增加。近些年來,隨著醫(yī)學模式的進步,許多學者推薦采用化療藥物、細胞因子等在胸腔內進行灌注治療,但是不會伴有明顯的毒副反應。例如,采取順鉑經(jīng)胸膜腔內進行治療可獲得十分顯著的效果[2]。
順鉑為細胞周期非特異性抗腫瘤藥物,通過與細胞DNA鏈作用將其復制與轉錄進行阻斷從而起到抗癌作用,在患者胸膜腔內注入適量的順鉑引起胸膜臟壁發(fā)生化學性炎癥,進一步引起胸膜粘連及胸膜腔閉塞并控制胸腔積液。但是該類藥物伴有較為明顯的消化道反應,給藥劑量較大時將出現(xiàn)骨髓抑制與腎臟毒性等不良反應;華蟾素注射液經(jīng)過嚴格的工藝萃取而成,可有效阻止血管內皮細胞增殖,增強患者免疫力,改善腫瘤細胞耐藥情況,藥物安全性較高,將以上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可進一步增加臨床治療效果[3]。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實驗組采取華蟾素+順鉑進行臨床治療后顯示,治療總有效率達到90.00%,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的73.33%,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顯著,P<0.05;另外,兩組治療期間均無明顯的藥物不良反應現(xiàn)象,兩組均僅出現(xiàn)1例輕微的血液毒性反應。
綜上可知,對惡性胸腔積液采取華蟾素聯(lián)合順鉑進行治療可獲得十分顯著的臨床療效,藥物安全性較高。
[1]鄒華,單錦露,李夢俠,等.438例肺癌惡性胸腔積液的診治及預后因素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5,(27):3794-3797,3802.
[2]中國惡性胸腔積液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組.惡性胸腔積液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J].中華內科雜志,2014,53(3):252-256.
[3]高平,陸依珊,吳蘭,等.華蟾素對肺癌患者輔助性T細胞17和調節(jié)性T細胞及細胞因子的影響[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6,32(10):871-873.
R 561.3
B
1672-8351(2016)11-01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