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光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以及現代教育技術在數學課堂教學運用,出現了教師過分追求數量眾多的唯美課件,讓課件演示代替學生自主思考與交流的現象。這種熱鬧的課堂背后,是數學課堂教學深度的喪失,和“水過地皮濕”的低效學習。筆者認為,要摒除數學課堂上的無用信息,讓教學回歸簡約高效,以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關鍵詞】算理 法則 內化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112-01
下面,我就以《小數加法》的教學,來談一談如何讓數學教學回歸簡約。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激活經驗
師:同學們,你們會計算475+34嗎?
師請一名同學到黑板上做,其它同學在自己的座位上做。做完后集體訂正。
師:同學們,這一題你們都是列豎式計算的吧。在列豎式時,哪一點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
生:列豎式時,個位要和個位對齊,十位要和十位對齊,先從個位上的數字進行相加,加完之后,再加十位。
(評析:這樣的復習很簡單,看似與本課的教學內容不相干,卻可以讓學生明白在計算加法時,要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進行,要注意數位對齊,要從低位開始加起,當滿十時,就要向前面一位進一。從而為小數加法的教學奠定基礎,讓學生知道在進行小數加法時,也要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進行。)
二、演變算式,嘗試解法
1.改變數字,嘗試練習
師:剛才我們計算的是整數的加法。如果我把475改成4.75,把34改成3.4,那么這道算式就變成了4.75+3.4,你們能夠算出來嗎?
生:能。(學生在練習本上練習計算。老師下位查看,發(fā)現有一部分學生已經計算出來了,但是錯誤的。許多學生的計算方法都是將數的末尾對齊,也就是說拿4.75中的5與3.4中的4相加,4.75中的7與3.4中的3相加,最后得到5.09。老師讓學生把這樣錯誤的計算方法豎式板書到黑板上,然后組織學生交流。)
師:大家來看一看,這樣的計算方法對嗎?
生:根據前面復習時得出的加法計算經驗,我們要將數的末尾對齊之后才能相加,所以我認為是對的。
生:我感覺也應該是對的,因為它符合加法的計算方法。
生:我感覺不太對,因為這樣加的話,兩個數相加的和中的小數點在豎式中應該如何標注呀,為什么要以第一個數的小數點為準呀,如果我們要以第二個數的小數點為準的話,那么是不是也可以得到50.9呀,這樣肯定是不對的。
生:對,我也感覺按照整數的加法計算法則來加的話,是行不通的,我們認為小數加法應該有它自己的計算方法。
生:是不是應該將小數點給對齊了,這樣就會感覺到算式的美觀。況且,如果我們將3.4的末尾加上一個0,它的大小是不變的,而這時,就可以看出是4.75+3.40,那么,就可以得出是8.15,我感覺這樣計算也應該是對的。
(評析:把475改成4.75,,把34改成3.4,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從整數加法過渡到小數加法上面來,且不留一點做作的痕跡,讓學生的思維也不會出現斷續(xù)現象。在后面的嘗試計算時,許多學生都能依據自己的前數學經驗來計算。雖然一部分學生的計算是錯誤的,但這也是他們積極思考的成果。)
2.合作交流,探索算理
師:同學們,我們都知道,一道算式在計算之后,只能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這就說明用整數算法來計算小數,是行不通的。那么,到底應該如何計算小數加法呢?大家思考一下,小組交流之后我們再來全班匯報。
(學生討論后交流。)
生:我們通過仔細觀察與分析,發(fā)現如果按照整數的方法來計算,把最右邊的數位對齊之后是錯誤的,因為如果從元、角、爭的角度來考慮的話,4.75元就是4元7角5分,而3.4元就相當于是3元4角, 3.4中的4只能與4.75中的7相加,因為它們一個是7角,一個是4角,同樣,4.75中整數部分的4只能與3.4中整數部分的3相加,那么這一道題的答案就是8.15元。
生:對,我們小組在通過討論與探索發(fā)現,小數加法,首先要做的就是將小數點對齊。
生:我們也發(fā)現了,小數加法首先就是把小數點給對齊了,因為按照整數的加法,個位與個位對齊,十位與十位對齊,百位與百位對齊。同樣,小數加法中,也應該這樣,整數部分個位與個位對齊,而小數部分,十分位就要與十分位對齊。
生:我們小組嘗試了例題中的幾個物品的價格和,也驗證了這一點,在小數加法計算時,首先要把小數點對齊,然后按照整數的計算順序,先從最右邊數位上的數加起,每滿十就要向前面一位進一。
(評析:在教學小數加法時,重點是讓學生明白算理。只有明白了算理,他們才能在列豎式計算時首先想到把小數點對齊。所以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來交流小數的計算法則,然后讓學生交流,就會發(fā)現十分位上的數字是不能與百分位上的數字相加的。同樣,整數部分的數字只能與整數部分數字相加,從而讓學生清晰地明白了小數加法的算理。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也是本節(jié)課的亮點。)
3,比較區(qū)別,內化算理。
師:請同學們列豎式計算325+58 3.25+5.8 32.5+58 325+0.58
(評析:這一組題目的設計,是為了強化學生小數加法的算理,學生通過計算與比較,就可以迅速內化小數加法的算理。同時,學生在比較過程中,就會發(fā)現小數的計算與整數的計算方法唯一不同的就是小數加法要先對齊小數點。這樣,才能更好地突顯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
思考:
數學教學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教學形式或方法,它的目標都是要讓學生高效地掌握所學知識,形成數學技能,提升數學素養(yǎng)。所以,在數學教學時,我們不能讓課件演示代替學生的自主思考與交流,干擾學生的學習。我們應該追求的是簡單、有效的、充滿智慧的、讓學生積極思考交流的數學課堂,讓學生真正意義上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山東教育》(小學刊)2015年8月.
[2]《當代教育科學》2015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