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太
摘 要:高效課堂要努力讓學生對教學活動本身感興趣,使課堂面貌發(fā)生轉變:課堂教學有模式但不僵化,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確有實效,課堂學習確有收獲,學業(yè)成績確有提高。教師的操作首先應該多加強自身成長,更新理念;其次是努力提升專業(yè)能力水平:文本解讀力、課堂觀察力、課前預設力、控課力、達標評價能力,教學設計能力等,此外還要提高專業(yè)研究能力,努力在教學上形成獨特的風格。
關鍵詞:高效課堂;自主管理;誠信評價
當前部分學生禁于課堂,囿于書本,滿足于教師說教,缺乏實踐再現,更有部分“不作為”的學生厭學思想嚴重,課堂上是度日如年,苦不堪言,體育課更是桐油燈盞——撥一下亮一下,教師讓干什么學生勉強干點什么,干好干壞毫不關注,沒有學習的自發(fā)主動性,更沒有參與的熱情,對于評價與鑒定就更是漠不關心,這樣的課堂只有一個字——改。
高效課堂是在“以學定教,以生為本”的教育思想下創(chuàng)建的一種自學、展示、反饋的課堂教學流程。課堂教學的主導權在教師手中,最大資源在學生身上,這就是高效課堂技術的核心內容。
一、真正的學習
真正的學習是學生自愿參與主動求知,其過程充滿了探索:有好奇、有渴望、有大膽的想象、有努力的創(chuàng)新,既有獨立思考,又有團結合作,學生的自覺能力、求知能力、想象力、創(chuàng)新力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力、協作力、社會團體責任力等得以全面發(fā)展。
上學期,每節(jié)課結束時,體育老師都要告知下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在每次課開始的時候,又讓大家做課上預習。這在課改的道路上非常重要。課前預習既可以讓學生自覺自主地了解學習內容,課上預習更是給學生復習回味和相互探討提供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自由。這里著重強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自覺地先學,先入為主,主動探索,以自主學習的課前預習和生生合作的課上預習為課堂教學構建一個前置性平臺。先學的實質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真正地自主學習。
二、自主的管理
自主的內涵并非自主地學習,它的本質是讓學生成為自己的主人,成為具有獨立人格的人,高效不僅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還要成為自主管理的主人,成為自己精神的主人。這表現在教學流程中的深深互助合作展示,表現在個體與小組的有機結合。機體的每一個單位細胞健康發(fā)展,才能使整個機體高效運轉:它不是靠傳統的“管制”和“囚禁”,而是靠規(guī)則。
作為老師,如果學生違反規(guī)則,不需要批評或是指責他們,犯了錯只需要接受規(guī)則,承擔相應的責任以及努力改正就行。那么老師到底應做些什么呢?教師的操作策略為:(1)在建設規(guī)則中參與學生一起商議,引導他們制訂各種合理的章程;(2)在課前協助組長檢查課前預習情況;(3)在課上預習中關注組內外的學習氛圍及協調進展;(4)在幕后密切關注組長的組織能力與控制能力,給予他們適當的支持。
三、適度的調節(jié)
調節(jié)是通過“調節(jié)教學”“調整課堂氛圍”達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高效課堂應該是動靜結合的。如果學生學習時,精力不集中、不投入、不能自主合作研究,那么是應該受到調節(jié)的。教師或整合內容、或改變教法、或更換場景、或組織展示等都可以用以調節(jié),隨時關注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師生交互合作,成為一種常態(tài)和現實,極大地提高課堂教育。
調節(jié)不是根據課堂流程做簡單的機械制約,它是一種視學生學習情況和偶發(fā)狀態(tài)而隨之產生的一種規(guī)范牽引,讓課堂“有法可依”,于無形中讓教師牢牢把握自己的課堂,這就要求教師具有很強的控課藝術及預見性,教師預設得有效或應變得有力,這都離不開教師課前精心的研究,所以教師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應加強研究。
四、誠信的評價
評價是對課堂學習的小結,這里專門把它凸顯出來,作為高效課堂的操作手段。長久以來,甚至在許多公開課、展示課、優(yōu)質課中,評價僅僅成為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一種口頭上的交際用語,學生沒有學到實實在在的“誠信”評價,我們的教育歷來推崇“德育”,但在體育課上我認為至少是部分教師忽略了一個訓練學生誠信的細節(jié)。
“做人要講誠信”的道理誰都懂,只是我們沒有在平時的生活點滴中形成誠信的習慣。教育更應該彌補這一缺失,幫助學生養(yǎng)成誠信的習慣,真實地評價自己和他人,評價這一整節(jié)課。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要重建評價新風,多角度、全方位地給予學生正向評價,以啟迪他們、激勵他們,或磨礪他們,又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誠信評價、誠信做人,與社會發(fā)展相呼應。
總之,高效課堂要努力讓學生對教學活動本身感興趣,使課堂面貌發(fā)生轉變,教學效率明顯提高。具體表現為:(1)課堂教學有模式但不僵化(觀察法);(2)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確有實效(觀察法、問卷法);(3)學生課堂學習確有收獲(觀察法、問卷法、訪談法);(4)學業(yè)成績確有提高(同期成績對比分析)。
教師的操作策略首先應該加強自身成長,更新理念,緊跟時代;其次是努力提升專業(yè)能力水平:文本解讀力、課堂觀察力、課前預設力、控課力、達標評價能力,教學設計能力等;此外提高專業(yè)研究能力,努力在教學上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也是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必不可少的一招。
參考文獻:
[1]王亮.談中學體育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J].中小學電教:下,2010(5).
[2]王海燕.淺談中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現代教育科學,2010((3).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