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小珍
【摘 要】 幼兒園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要使他們全面健康地成長,幼兒工作者起著特殊的作用——架設幼兒園與家長溝通的橋梁。因此,幼兒工作者工作是帶好一班幼兒健康成長的關鍵,更是幼兒園工作的關鍵。
【關鍵詞】 幼兒工作者;幼兒家長;溝通
【中圖分類號】 G60.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089(2016)25-00-01
在現(xiàn)實的教育中,家庭和幼兒園作為兒童教育過程中的兩種主要的教育力量。如果形成合力,就能互相支持和配合,強化教育作用;如果不能形成合力,則互相削弱和抵消,幼兒園的教育作用就無法充分發(fā)揮。“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幼兒園和家庭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么幼兒園的教學和教育過程就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可見家庭參與教育對幼兒園教育的效果具有極大的影響。家園溝通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那么,作為幼兒工作者應該如何做好家園溝通工作呢?
一、轉變觀念,擔當好家園溝通的角色
在家園溝通過程中,要求家長主動到幼兒園了解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并參與幼兒園的管理。而我們在園園里所看到的卻不是這樣。據調查,來到幼兒園里的家長大多都是因為孩子調皮搗蛋、被幼兒工作者叫到幼兒園來的。幼兒工作者以此來告誡家長對孩子進行嚴加管教。使得家長對來到幼兒園產生一種畏懼感。對于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他們認為家長是在監(jiān)督、挑毛病。這種做法和想法阻礙了家園良好溝通關系的建立。幼兒工作者是家園溝通過程的主要人物,是幼兒園與家庭溝通的橋梁。我們應轉變觀念,在家園溝通活動中做一名策劃人、組織者和參與者。在教育問題上,與家長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溝通關系。
二、創(chuàng)建良好的家園溝通氣氛
家園溝通中家長主動參與是關鍵,有了家長的參與才可能稱得上溝通。作為幼兒工作者首先要端正思想,不要把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感到是一種威脅,對家長提出的建議產生敵意。其次,要樹立自己的自信心,積極主動地接納家長作為溝通伙伴。另外,還要從實際中讓家長真正介入到班級的事務活動中。在班級里,選擇一些文化層次高,熱心于教育的家長,成立班級家長委員會。讓家長委員協(xié)助幼兒工作者做一些班級事務。并定期召開家長委員會,把幼兒園以及班級的目標和活動通過家長委員告知所有的家長。同時收集家長對幼兒園及教師的意見。通過家長委員與其他家長溝通,營造一種良好的溝通氣氛。
三、暢通家園交流的渠道
家園之間坦率而又真誠的交流是良好家教溝通關系的基礎。幼兒工作者與家庭之間可通過各種媒介和人際交流來傳遞信息。
1、建立班級QQ網。在班集中,可以把幼兒分成多個小組,每組設立一個聯(lián)絡員負責把教師的要求傳達給家長,同時,家長也可以通過電話向同學或老師了解情況。形成一種互動交流。
2、傳送喜報。幼兒工作者可以把傳送喜報作為交流的手段,把幼兒在園的情況,如有趣的發(fā)言、比賽的結果、好人好事等點滴進步,都可以以喜報的形式向家長匯報。這種形式的交流可以密切教師、幼兒和家長之間的關系,特別是可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3、建立班級網站。教師可以通過網站,根據本班的特點向家長介紹有關家庭教育知識,針對一些家庭教育問題開展討論。這中形式的交流可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在家園溝通的過程中,我們幼兒工作者要記住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話:“我們和家庭作為并肩工作的兩個雕塑家,有著相同的理想觀念,并朝一個方向行動,要知道,在創(chuàng)造人的工作上,兩個雕塑家沒有相互對立的立場是極為重要的?!?/p>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為了整合家園資源,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的作用,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聯(lián)系是必不可少的。家園聯(lián)系不可忽視的是家訪。家訪要徹底的改變理念,改變以往的告狀式,要知道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于是即使是針對問題孩子,也本著愛護孩子的自尊的原則,家長和老師要從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的角度分別查找教育的弊端,為了孩子的發(fā)展而和家長共同尋求恰當的教育方式,讓教育對于某些孩子來講恰倒好處的施展。家園聯(lián)系的形式不拘泥于幼兒的家園記錄本,也采用打電話和發(fā)短信的方式。當然,家園聯(lián)系溝通的方法還有很多,作為幼兒工作者,我們一定要加強溝通,深化家園溝通的意識。
孩子是每一家庭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只有加強家園聯(lián)系,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實踐也證明:只有家園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讓我們幼兒工作者作為架起溝通幼兒園與家庭的橋梁,實現(xiàn)家園聯(lián)系,相互配合,促進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