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華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8-0044-01
讀了《中國教育報》第120期《自由玩耍是一場教育》,如何讓孩子更自由地玩耍,更全面地發(fā)展?作為一名小學教育工作者,我覺得最關鍵地就是把游戲融入小學語文課堂。小學生天性好動、貪玩,對于游戲有很強烈的興趣,游戲活動是兒童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的內容?!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游戲中,兒童可以更加持久穩(wěn)定地投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參與能力。游戲既滿足了他們愛玩好動的心理,又能發(fā)展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既開發(fā)了他們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那么,如何將游戲融入我們的語文課堂?
一、圍繞目標合理設計
小學語文課是語言優(yōu)美、情感真摯、容易放飛想象的課堂,是一個靈動的、鮮活的、富有個性的課堂。課堂中的游戲設計都是為教學服務的,所以在設計過程中一定要針對具體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結合特定教學內容,充分依據教學要求和教學重難點,恰當合理地設計游戲。如在拼音教學時運用拼音字母卡片,在“聽音舉牌”、“按序列隊”等游戲中正確認讀漢語拼音;在進行識字教學時可采用“轉轉盤”游戲區(qū)分形近字,利用“找朋友”的游戲學會正確組詞,合理搭配詞語;而在課文閱讀教學中則可以根據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一定的內容情境,如生活情境的再現,實物演示,角色表演等游戲,讓學生在有趣的環(huán)境中,通過自己的操作和演譯獲得知識,發(fā)展技能。
二、體現趣味激發(fā)興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游戲是孩子樂意為之的活動。課堂教學中游戲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那么游戲的設計就必須要充分體現趣味性,這樣才能強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游戲學習能讓學生忘記自己在學習,而恰恰在這種無意識或潛意識的忘我投入狀態(tài)中,學生記憶、領會或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知識。從而獲得知識的積累與享受到情感的體驗。在課堂中,教師要找準游戲與教學內容的結合點,有效開展。如展示優(yōu)美風趣的畫面,生動逼真的圖像,播放輕松愉快的旋律,悅耳動聽的聲響,這樣學生處在一種有趣的、變化的游戲活動中,多種感觀得到調動,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感,學生的積極性得到高漲,教學效率自然也會提高。
三、極具挑戰(zhàn)發(fā)展創(chuàng)新
陶行知說:“學生有了興味,就會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學與樂是不可分離的?!币虼?,教師將教學與游戲結合,學生對喜歡的東西學得就快,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游戲教學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陶冶情感,還能發(fā)展學生的智力,挖掘潛能。在設計游戲教學中,選取適合學生階段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挑戰(zhàn)性的游戲,讓學生經常地處在發(fā)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矛盾之中,不斷從內心迸發(fā)出需要的火花,始終保持一種緊張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精神狀態(tài),積極主動地探究新知,如教學《新型玻璃》時,我讓學生以玻璃自述的游戲方式,分別介紹書中幾種玻璃的特點和作用后,再讓學生發(fā)揮想象介紹自己設計的新型玻璃,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有“音樂玻璃”、“空氣凈化玻璃”、“花草蟲魚玻璃”等。這樣具有挑性的游戲活動開闊學生思路,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教師還要注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和不同的收獲,教學中既要提出共同要求,也要提出個別要求,讓所有的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形成一種樂于學習的最佳心理狀態(tài)。
總之,讓學生享受快樂的語文課堂,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把游戲融入語文課堂,寓教于樂,學生沉醉其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探索和創(chuàng)造中,最高效率獲得知識和情感體驗。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還要不斷去探索,讓我們的孩子快樂、自由地在知識的海洋里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