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家蘭
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更是初中語文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高效與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切實關系著學生綜合技能和素養(yǎng)的形成。近些年來,隨著新課改向縱深發(fā)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雖然進行了一定的創(chuàng)新、改革,但是其仍然停留在閱讀教學中“讀”的層面,不能夠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不能夠真正地讓學生去感受閱讀、體驗閱讀和進行閱讀互動等,致使課堂教學的高耗低效。在此,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談一下初中語文高效閱讀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學生的閱讀情感
閱讀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看”“讀”,而是需要用心去感悟,與閱讀文本進行情感的交流,需要學生產(chǎn)生一定的閱讀情感,形成一定的心靈體驗和經(jīng)歷,不斷提升和發(fā)展自我。初中語文閱讀融合了多方面的內容,是針對初中生情感、道德各方面提升的,是學生健康發(fā)展的基礎。作為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地去閱讀,并在閱讀中形成一定的認知態(tài)度和情感體驗等,促使學生通過閱讀更好的認知自然、認識社會、認知自我等。《初中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要注重情感體驗?!薄皯寣W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學生是閱讀教學的主體,然而,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他們對于閱讀有著一定的抵觸心理,需要借助外界力量來引導和督促他們。對此,筆者在教學中,結合閱讀文本內容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中啟發(fā)學生的閱讀情感,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
二、對比閱讀教學,強化學生的閱讀體驗
初中生閱讀能力有限,需要教師不斷引導。新背景下初中語文教材也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他們選取的都是符合初中生需求的閱讀文本,并將他們按照閱讀文本內容,或者其體裁、形式進行了單元的分類。閱讀是引導學生情感體驗與閱讀文本對話的教學,鑒于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筆者在教學中運用初中語文教材的特點,將相類似或者有關聯(lián)的文章放在一起進行對比教學,即運用新舊知識的融合,來引導學生運用已知的東西去探究未知的東西,或者是運用已知的內容去對比、探究未知的內容,以比較、分析的形式來深化學生的閱讀,強化學生的閱讀體驗。
三、巧用提問,深化閱讀教學
閱讀本身的教學目的在于引導學生的個體化體驗、個性化發(fā)展等。有效的個性化閱讀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礎。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需要做的是引導學生去感受閱讀文本的美,產(chǎn)生閱讀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促使學生通過閱讀的情感體驗和感悟,形成一定的人生觀、道德觀等,強化學生綜合技能和素養(yǎng)的形成。對此,《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使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惫P者在教學中,鑒于初中生的實際情況,運用提問的手段,一方面引導學生更有效的閱讀,另一方面有助于刺激學生的思維,深化學生閱讀的體驗、理解和感悟。
總的來說,閱讀教學本身屬于情感交流和體驗的過程。閱讀教學的作用和目的在于引導學生與閱讀文本、作者進行交流和互動,進而感受閱讀的美和魅力,促使其通過閱讀形成一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實現(xiàn)的關鍵在于課堂教學的高效與否,作為教師,我們應不斷探究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特點來構思教學活動,進而促使初中語文閱讀課堂的生動和有效生成,強化學生通過閱讀不斷提升和發(fā)展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