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鵬
(713800 三原縣人民法院 陜西 咸陽)
有關刑事法庭組成方式淺議
張永鵬
(713800 三原縣人民法院 陜西 咸陽)
刑事法庭組成方式的合理性直接影響到刑事案件審判的公正程度。我國刑事法庭的組成方式具有隨機性,雖然具有公平性,但還有進一步發(fā)展的空間。本文從我國刑事法庭組成的方式入手,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希望對從業(yè)人員帶來一定的啟發(fā)。
刑事法庭;組成方法;改革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fā)展,刑事訴訟案件的數量不斷增加,案件也更加復雜。與此同時,我國刑事法庭的組成方式卻沒有統(tǒng)一的管理方式,審判員、陪審員組成方法混亂,缺乏程序管理性,難以確保公正對待訴訟雙方。刑事法庭建設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法律的權威性,影響著人們對法律制度的信任情況。因此,開展對刑事法庭組成方式的研究對有效推進社會法制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刑事法庭分為合議庭和獨任庭方式,獨任庭一般在基層法院中存在,處理簡單的刑事案件。絕大多數的法庭都采用合議庭方式。不同級別的法院、不同類型的刑事案件,審判員和陪審員的數量和具體選擇方式存在著較大的區(qū)別。一般來講,基層性的一審案件采用3人,二審、上訴等復雜情況采用3到7人。審判員是在系統(tǒng)中隨機產生的,陪審人員有院長、庭長選舉而定,或者進行毛遂自薦,主動擔任陪審員。這樣的組成方式是通過系統(tǒng)的隨機性確保法律的公平公正,但這種方式缺乏透明的操作流程,難以取得人們的信任。
(一)組成方式缺乏統(tǒng)一的管理,具有隨機性
刑事法庭組成人員主要涉及到承辦人、審判人、合議庭陪審人。這些人的選擇方式采用系統(tǒng)隨機性方法選出的,或者由承辦人、審判人對陪審人進行主動選擇。這樣的組成方式對原被雙方存在著較大的不公平性,容易出現偏袒情況,會對案件的審理的合理性產生極大影響。比如:某案件的承辦人為院長或者庭長,庭長選擇審判長人為張某某,張某某選擇3至5人在陪審人員。這樣的刑事法庭組成方式將所有審判人的審判認知統(tǒng)一起來,容易讓案件審判結果失去客觀性和正確性,甚至產生更大的偏差。
(二)被告人權利無法得到保障
從法庭組成方式的過程看,所有的審判人員都不會理會被告者的發(fā)言。被告者的發(fā)言權被無情的剝奪。法律上的公平已經難以在現實中實現了。被告者的尊嚴和權力顯得沒有絲毫的力量。我國的法律要求對組成方式的過程做出的規(guī)定比較少,制定的法律條文并沒有將被告者的發(fā)言權進行保障,忽視了對人尊嚴的關注?!盎乇堋币?guī)定并不能從根本上保障被告人的權利,也無法實現司法實踐的絕對公正。
(三)審判結果的不合理性
刑事法庭的組成方式對被告一方十分的不利,容易出現不公平的裁判結果。如果裁判結果難以做到合情合理,社會公眾就對法院裁判結果生產抵觸情緒,降低對法院的認識。只有建立起公開透明的刑事法庭組成程序,才可以減少社會的負面評價,讓法治觀念深入人心。
(一)建立預審法庭
所謂預審法庭是指對案件中涉及的人證、物證進行審查,對案件的級別進行分類。如果案件與起訴者的起訴請求一致,則進行開庭審理,否則做出駁回處理。法官可以在開庭之前,對起訴請求進行審理,并且按照國家規(guī)定進行處理,可以有效地保障被告者的權益,讓被告者的處罰結果相對公平。與此同時,對法審判長的選定,需要在被告者同意的基礎上進行。原被告雙方需要達到審判長人員的一致,或者由系統(tǒng)程序當場隨機決定。只有這樣,才可以保障審理的公平公正性,才可以割裂開審判長與合議庭成員之間的內在關系。比如:在某刑事案件中,根據起訴者提供的材料和起訴要求進行對比考慮和分析,判定是否可以進行開庭審理。如果達到條件,則讓審判長備選人進行分析和閱讀,在開庭審理時再由系統(tǒng)決定審判長人選。
(二)刑事合議庭的改革
刑事合議庭是主要的陪審團制度,是保障法律公平正義的重要方式。我國應改變陪審團人員的選擇制度,將選擇權交給被告者。法院需要將陪審團的備選人名單列出,數量應該為陪審人員的2到3倍。在備選名單中,被告者可以看到每一位陪審人員的工作經歷和學歷背景。這樣有利于被告者進行針對性的選擇。公訴人對被告人的陪審人員可以回避,如果被告人放棄了自己選擇的權利,公訴人還可以選擇陪審人員進行審判。將選擇的權利轉移到被告人手中,可以進一步保障被告者的合法權益,讓審判結果更加公正。如果遇到雙方都放棄選擇權,則有系統(tǒng)產生陪審團人員進行審查,而不能出現無陪審團的現象。
(三)加大對刑事訴訟的調研活動
刑事案件的根本發(fā)展是需要建立在眾多訴訟案件基礎上的,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開展調研活動,對其中存在的細節(jié)問題進行分析,從理論和制度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讓所有的環(huán)節(jié)都必須在法律框架的指導下進行,做到有法可依。比如:刑事法庭的組成過程進行制度透明化管理,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統(tǒng)一標準。完善嚴格的制度才可以保障刑事訴訟的公平公正。
我國刑事法庭組成方式使得被告者發(fā)言權盡失,將被告者推向十分不利的位置。為了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在社會中形成對法院的正確認識,需要對合議庭、審判長等人員的選擇方法進行改革,減少人們的抵觸心理,保障刑事案件審理的正確性和合理性,促進我國法制事業(yè)的發(fā)展,讓整個社會更加和諧。
[1]陳瑞華著.《問題與主義之間——刑事訴訟基本問題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2]陳永生著.《刑事訴訟的憲政基礎》.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3]何弘主編.《中國的陪審制度向何處去——以世界陪審制度的歷史發(fā)展為背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