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方式是,所有的發(fā)散、總結、沉淀都在腦海內(nèi)部形成,而設計思維的訓練是設計專業(yè)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能為未來的設計者提供發(fā)展的精神原動力。思維的訓練能打破傳統(tǒng)設計與單一思考方式,領悟到設計與繪畫的不同,找到設計之源與設計對象形成互動,有效積極地訓練能深挖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設計思考的能力、概念導出的設計創(chuàng)造力,學生具備這樣的能力可為以后的專業(yè)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直以來,中國設計基礎教育中最缺乏的是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趣味的培養(yǎng),對生活好奇心的培養(yǎng),對事物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培養(yǎng)。面對這樣的教學現(xiàn)狀,作為教育工作者就思考如何通過有限的時間和資源發(fā)掘,引導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等設計思維能力的形成。
設計思維是本能的思考
勒內(nèi)·笛卡爾(Rene Descartes,1596-1650)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命題“我思,故我在”,其基礎是懷疑一切。對于笛卡爾來說懷疑只是一種手段,是一種確定思維的工具。對于設計師,也應當如此。養(yǎng)成善于質疑、思考的習慣,對于設計師是必要的。僵化的思維模式只能提供僵化的設計形式,這對于設計創(chuàng)新毫無意義。對于設計類學生來說,應該先注重強調智能訓練,而非重技能訓練,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訓練學生的觀察力,分析能力。將他們“95后”所特定的文化傾向和情趣的特征表達出來。
思維拓展的邏輯推理訓練
設計改變世界,讓世界更美好。那種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改善人們生活的感覺實在是太好了。隨著時間的推移,設計的概念也在“成長”。設計思維已經(jīng)變成了一種策略工具,可以用來理解對象、用戶需求等等。
1.思維訓練形式的解析
藝術設計課程中我們常常使用情景教學、案例教學、都給學生較深地印象。但在訓練思維中邏輯推理訓練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藝術思維課題的訓練,可以嘗試選定有兩面性的選題,組成題庫,全班通過抽簽的形式完成組隊,小組合作組成正方和反方,選拔辯手,通過辯論賽的形式完成對設計思維的拓展訓練。團隊組織教學現(xiàn)場的討論,以這樣的方式來實現(xiàn)教學基本構想,使得教學思路更加清晰,方案更加周全。辯證與思考是一個奇妙的過程,思維在腦海里流竄,橫沖直撞又反復糾纏,雖然有可能扭成一團麻,但通過設計基礎課程,具有目的性、針對性的課程訓練,可以讓學生學會逆向、發(fā)散、組合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學會質疑與推敲,具備對設計命題理性推理的能力。
在此過程中完成思維的辯證論證,對選題有進一步的分析、聯(lián)想、想象,分析事物的過程,也是分析自我的過程,從分析中確定自己發(fā)展的方向,再提煉主題,拓展出優(yōu)等系列方案,設計的結果將是多樣的,通過各類的橫向對比,最后形成完整的設計。
2.草圖繪制訓練的必要性
草圖構思是一個腦、眼、手全程參與的連續(xù)過程。圖像令各種信息可以隨時隨地參與到思考的過程中去,是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的過程。需要選擇重點進行變動,刪除不必要的多余信息,大腦通過聯(lián)想、推理等為草圖添加新的必要的信息,并將圖形進行延展和變化,將想法進一步完善。
學會用草圖表達思想過程,思維應當形象化的成為圖像,紙面上的語言。通勾勒出的對象來記錄自己的思考。草圖的方式的記錄有文本和圖形兩種,訓練要求圖文結合的方式。因為文本是概念的、抽象的,反映理性思維的演進,而圖形則是形象思維的展現(xiàn),二者結合,可全面展現(xiàn)思維過程。
3.思維導圖強化邏輯推理
邏輯好的同學,往往善于歸納總結,把復雜包裹起來,把整理后的閃光點暴露出來,就像集線器,把各種線索都收納到盒子里,把重要的插頭暴露出來。
我們的訓練無非是將邏輯推理能更好的整理出來,思維導圖訓練則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是最簡單又最有效的思維整理方式,也是應用最廣的思維工具。維導導圖能將推理中的邏輯關系整理得非常的清晰,包括前后的順序,從屬關系、包含關系等,思路也將在繪制中一步步明朗出來。
4.設計思維與創(chuàng)意提升
“設計思維”濫觴于諾貝爾獎得主司馬賀(Herbert Simon) 1969年的經(jīng)典著作《人工科學》。這本書更多地將設計定義為一種思維方式,而非現(xiàn)實過程。對設計師來說最重要的是“思考”,從不同角度思考的能力,思考如何改變現(xiàn)狀,多思考 “如果這樣”會產(chǎn)生什么效果。如果建立在開放式基礎上的設計思維和創(chuàng)意對設計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因為對任何設計來說,它的每一步驟、每一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思維、需要創(chuàng)意?!霸O計內(nèi)容”的形成始于思維,把思維系統(tǒng)化、邏輯化后就晉升為創(chuàng)意,進而才會有設計的產(chǎn)生。
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教育過程中培養(yǎng)的目標要求學生必須要對現(xiàn)實對象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獨特的理解能力,具備視覺審美的表現(xiàn)能力,所有的訓練形式都是為了“腦洞大開”,學生也要多看多想,瘋狂吸納,充分理解設計理念和創(chuàng)作思維,把看到的優(yōu)秀作品整理,分類,貯存。同時訓練的過程中還需要主動參與的學習態(tài)度,樂于探究的質疑精神,以及搜集信息與整理信息的能力。
(作者單位:江漢大學設計學院)
作者簡介:林家立(1982—)女,武漢人,碩士,江漢大學設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環(huán)境藝術設計、藝術設計基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