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鋒
摘 要: 針對目前本校學生在校學習時間長、學習任務重、自主教育意識欠缺、能力培養(yǎng)不足、心理負擔過重等問題進行分析,學校應從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創(chuàng)建良好的班風、構建相互監(jiān)督體系、建議家長放手的教育四個方面培養(yǎng)高中生的自主教育意識,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關鍵詞: 高中生自主教育 心理 管理 學習 行為
在很多家庭里,孩子被長輩溺愛,迷戀電腦游戲,抵擋不住誘惑,不思上進,形成了任性、專橫的性格,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在學校里,部分教師只重視教,忽略了學生的自我管理,從而導致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累。實行高中生的自我教育是當代學校管理、班級管理的需要,每一個學生都是集體中相對獨立的個體,在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人際交往上的能力等情況都有所不同,學生的自我教育有助于學生的自我定位、自我規(guī)劃、自我學習、自我提高。培養(yǎng)高中生的自我教育意識,對學生人格的塑造乃至對他的終身發(fā)展而言都有著積極重要的意義。
一、高中生自制能力欠缺
無良好的紀律習慣:早上到校經常遲到;上自習吃早餐;上課講閑話,看課外書;上課睡覺,吃零食……無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垃圾隨地扔,桌面拜訪不整齊;清潔保持不到位;天氣冷時,不開窗通風換氣……無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所學的知識不能做到課前預習;不能在復習的基礎上做作業(yè);不能按時獨立完成作業(yè),甚至抄襲作業(yè);不能及時地進行復習鞏固;上課學生紀律不好,課堂上愛講話,做小動作,思想開小差,不專心聽講。學生定力不強,自我約束和控制的能力較差,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和干擾。
二、高中生自我教育能力低下問題剖析
1.學校和家庭德育教育不足。
不少家長及有關教育工作者沒有對德育工作認識到位,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學生的德育培養(yǎng)。在素質教育體制下大力發(fā)展應試教育,不是唯能力是圖,而是唯分是圖,沒有正確看待考試成績與學生身心健康兩者和諧發(fā)展的關系。教師只注重傳授知識,忽視德育,忽視對學生主體意識、自我教育意識的培養(yǎng)。一些家長盲目崇尚高學歷和名牌學校,而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不重視,一味地給學生施加壓力,造成了學生心理負擔過重的情況。
2.學生缺乏自我管理訓練。
在學校里,有的學生在課堂上趁老師不注意就講話,搞小動作,傳紙條,玩手機;做作業(yè),做一會兒,玩一會兒,消磨時光,對學校的規(guī)定,家里的要求,都知道但做不到。學校在處理他們思想、行為等德育問題時,處罰力度越來越小,主要采用表揚、激勵等方式進行正面引導和強化,使得這些學生長期處于紀律松散、不思上進的狀態(tài)。在獨生子女家庭里,家庭經濟條件相對優(yōu)越,再加上家長溺愛,無條件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使學生錯誤地認為有求必應,不勞而獲,反正父母都會給的思想,別人關心自己是天經地義的,這樣就養(yǎng)成了自私自利、嬌氣專橫的不良的習慣,談何自主教育?其次,家長教育出現(xiàn)的失誤:家長對孩子期望值較高,造成一些家長對考試分數的追求超過了一切,還互相攀比,甚至包辦孩子生活中的所有,把孩子束縛在書本和課桌前,認為學習好,高于一切,忽視紀律、衛(wèi)生、習慣等培養(yǎng)。
三、培養(yǎng)高中生自主管理的策略
1.開展學?;顒樱囵B(yǎng)自我教育意識。
開展各項活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時鍛煉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梢越Y合重大節(jié)日定期召開主題班會、主題辯論賽、演講會、故事會,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自豪感、自我認識能力。還可以通過組織體育活動、興趣小組活動等,鍛煉學生的意志,培養(yǎng)良好品質,陶冶情操,增長知識。在開展這些活動時,教師要敢于放手,給予學生鍛煉的機會,讓學生自己規(guī)劃、自己執(zhí)行,老師只在一旁監(jiān)督。教師要成為活動的監(jiān)督者和指導者,在學生遇到問題時,給予相應的建議。我校成功地組織了走進養(yǎng)老院、激情行軍50里、參觀化肥廠等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情感,磨煉了學生的意志品質,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的自我情緒體驗和自我控制能力。
2.營造良好班風,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班級是一種較為特殊的社會組織,是學生在學校中學習、交往、成長、開展各類活動的基本場所,是學生在學校中的“家”,要讓家中的孩子平等、愉悅、自由、健康、和諧地成長,離不開班級的和諧發(fā)展。開學之初,可以讓學生自主制定相應的符合班級特色的紀律要求,期間要注意尊重學生人格、自尊心;積極引導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學會自我定位,自我規(guī)劃,自我檢討;以培養(yǎng)良好的紀律為主,懲罰不良行為為輔;實行民主管理,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是教學的組織者,更是紀律的管理者。同時,不斷提高素養(yǎng),增強魅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師生目標一致、行動一致,良好的課堂紀律和良好的教學成績自然容易贏得。
3.鼓勵互相監(jiān)督,不斷修正自我。
實行班級分組管理,小組內部成員互相監(jiān)督、互相指正,促進小組的快速發(fā)展,懂得服務集體、團隊合作。每周評選出自我管理最佳個人和自我管理最佳小組,分別給予相應的表揚或獎勵。同時,邀請老師做好監(jiān)督工作、安排班委監(jiān)督各委員工作,形成一個良好的監(jiān)督體制。
4.家長放手教育,學生體驗中不斷進步。
拋棄家庭成員的過度呵護,還孩子一片自我相對獨立成長的天空。讓孩子參加勞動,放手讓孩子參加自我服務,學會照料自己的生活,簡單的諸如收拾房間、幫父母洗菜、購買物品、打掃衛(wèi)生等,復雜的諸如制定學習目標和規(guī)劃、如何落實每天的實際行動、針對效果作出相應檢討等。同時,一些學生有拖拉的壞習慣,時間管理意識很差。父母應教育孩子有效利用時間,讓其學會對時間的統(tǒng)籌安排,學會利用零碎時間,發(fā)揮時間的綜合效應,使其養(yǎng)成今日事今日畢、珍惜時間、節(jié)約時間、遵守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總之,我們要從多方面關注孩子的成長、研究孩子的成長、制定相應的策略促進孩子的成長,讓學生成為自我教育的主人,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真正成為獨立的、進取的優(yōu)秀學生。
參考文獻:
[1]楊芷英,劉雪松.教師職業(yè)道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2]魏書生.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6).
[3]黃向陽.德育原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