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恒
【中圖分類號】G6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2-0-01
作文寫作一直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在作文教學時針對學科特點和學生學習中的心理特點,靈活運用教學方式,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具有非常重大的教學意義。就高中語文作文的教學現(xiàn)狀和自主學習在高中作文教學中的意義進行了簡要分析,并對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做了深入探討。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自主學習每年高考成績公布后,高考中的滿分作文越來越受到學生、家長和教師的追捧,針對于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各種教學措施得到不斷創(chuàng)新和完善。作文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積累、思維方式、語言表達和文學素養(yǎng)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力求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
一、高中語文作文的教學現(xiàn)狀
隨著高考滿分作文在學生和家長中的大熱,學校和教師都在努力探求高中作文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和變革,以求不斷迎合高考作文的命題規(guī)律和學生的自我發(fā)展需求。目前來講,高中作文教學中主要面臨以下問題:第一,高中時代的學習均是以高考為沖刺目標,巨大的高考壓力下,學生的學習任務本身就重,時間緊湊,就連課余時間都被安排的滿滿當當,根本沒有時間進行小作文寫作的練習,這就造成在真正的考試中進行作文書寫時語言粗糙、文辭匱乏、缺乏思考和邏輯性,作文質量差強人意。第二,部分教師抱著最后押題的僥幸心理,使學生產生有捷徑可走的意識偏差,認為作文訓練反正短期內不會看到明顯的成效,就不愿認真觀察生活和加強文學積累,更不愿將緊張的學習時間“浪費”在作文練習上,到真正考試中面對作文題才抓耳撓腮、無從下手。第三,有些教齡相對較長的教師,長期習慣了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甚至在對學生進行寫作輔導時也讓學生按套路進行寫作,格式僵化,嚴重限制了學生寫作時的思維發(fā)散,導致作文內容空洞,甚至千篇一律。
二、自主學習在高中作文教學中的意義
自主學習是新課程目標改革的重點內容之一,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學生從學習的被動接受者轉變?yōu)橹鲃犹角笳?。高中語文的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教師只是一味地講,并未和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而學生則普遍認為凡是重點內容教師都會反復強調、提醒,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課堂的教學質量都難以保證。而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導者,給予學生充分的思維自由和發(fā)散空間,讓學生自覺進入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總結經驗的良性循環(huán)中,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三、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
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主要取決于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和教學方法的改進,下面就集中有效的教學方法策略進行討論,借以幫助學生建構自主學習的概念和學習習慣。
1.自主命題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教師是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和實施者,通過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以達到活躍學生思維的教學目的,能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把對作文的命題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有充分的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比如,教師可以以學生普遍關注的社會現(xiàn)象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然后進行發(fā)散和聯(lián)系,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現(xiàn)探究的樂趣,同時形成自己的思路和觀點,使文章框架和脈絡更加完整清晰,在作文的寫作過程中也才會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比如,在議論文的寫作過程中,首先是要明確觀點,對具體社會現(xiàn)象進行“是什么(性質)、為什么(原因)、怎么辦(措施)”的常規(guī)性思考和論證之后,可以反觀假設,這種現(xiàn)象如果不存在會帶來什么后果、是否存在例外或者特殊情況、這種現(xiàn)象繼續(xù)存在和發(fā)展的條件是否具備、趨勢如何等,鼓勵和引導學生從不同層面和角度進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學生在進行作文寫作時就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或者有話說的若干個方面加以分析論述,使作文不僅僅是一種寫作形式,更是學生思維和觀點的具體體現(xiàn)。
2.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使學生獲得身心體驗
對于一種現(xiàn)象或者行為,學生在大腦中會自覺不自覺地形成多種多樣的觀點和看法,但真正提筆書寫時又往往會感覺無從下手,不知如何開始和表達,又或者是理論分析過重,感情不夠充沛,寫出的文章生硬枯澀,讀起來味同嚼蠟。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能幫助學生獲得相對豐富的內心體驗,準確把握內心情感的變化,并促使學生努力尋找合適的詞匯和表達方式來形容自己情感上的體驗,在作文寫作中就能通過合理的構思和表述抒發(fā)自己的感情,使作文寫作不再是令學生頭疼的“老大難”,也使文章更加豐滿,更有深度和內涵。
3.開展學生互評和自評,構建完善的自主學習模式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對于作文的評改從來都是“一言堂”,教師在對學生作文進行評分批改時,主觀性太強,多是從教師的角度和立場出發(fā),側重于對寫作技巧的好壞、遣詞造句的水平以及表達方式和效果的優(yōu)劣等方面的評判,而這樣產生的評判結果僅是給作文貼上了一個標簽,而對學生的指導和促進作用有限。教師引導學生自評或者互評,自主發(fā)現(xiàn)寫作中的亮點和不足,分享寫作中的樂趣和難點,在肯定自己文章中的亮點的同時,借鑒別人好的思路和方法,優(yōu)勢互補,共同進步。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必要的總結,幫助學生回想作文寫作的整個過程,引領學生形成系統(tǒng)完整的寫作體驗:從題目的選定,到文章的構思,到文字的表達,再到最后的成果評價,學生一直都是各個環(huán)節(jié)的主導者,自主學習在作文寫作教學中實現(xiàn)全過程的徹底運用。
四、結語
在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的策略,不僅能順應時代和教育的發(fā)展需求,也能使學生在自主進行作文寫作時體驗到更大的成就感,使學生對作文的態(tài)度由懼怕逐漸轉變?yōu)榻邮苌踔潦窍矚g,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居麗丹.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4,(8):47、76.
[2]邸珍玉.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0,23(2):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