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炎蓮
【摘 要】 寢室是大學生們在大學期間停留時間最多的地方,室友則是大學生在校期間接觸最多的人。大學生室友關系是大學生人際關系中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種關系,也是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一種常見的人際關系。本文對大學生室友關系進行了大量調查研究,并詳細地分析了影響大學生室友關系重要因素。
【關鍵詞】 大學生;室友關系;現(xiàn)狀
【中圖分類號】G64.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2-00-02
寢室是大學生們在大學期間停留時間最多的地方,室友則是大學生在校期間接觸最多的人。大學生室友關系是大學生人際關系中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種關系,也是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一種常見的人際關系。寢室人際關系和諧與否直接影響著大學生學習、生活、工作的情緒狀態(tài),同時也直接關系到學校對學生寢室、班集體的管理和建設。然而,作為大學生生活和休息的主要場所的寢室,近年來,在高校大學生寢室中出現(xiàn)的各種惡性事件給大學生室友關系敲響了“警鐘”。課題組通過對高等院校2000多名大學生隨機抽樣調查,了解了社會轉型期大學生室友關系現(xiàn)狀,并分析了影響大學生室友關系的各種因素。
一、社會轉型期高等學院大學生室友關系現(xiàn)狀
寢室是大學生最為集中,滯留時間最長的社區(qū),是大學生們生活、休息、思想交流、信息溝通、情感傳遞的主要場所。社會轉型是社會經濟結構、文化形態(tài)、價值觀念等都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中國正經歷從“鄉(xiāng)土中國”向現(xiàn)代中國,從“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的轉型,這就必然帶來人際關系的變化。在文化多元化、價值多元化、思想多元化的社會轉型時期,人際關系特別是寢室人際關系儼然成為困擾大學生的一個問題。
1、大學生室友關系總體情況調查
課題組成員通過自己的高校朋友以及發(fā)動大學生積極參與,對本校和外校好幾個高等院校,采用書面調查問卷及電子調查問卷,發(fā)放調查問卷2100份,收回有效問卷1986份,對有效問卷進行整理、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如下:當前大學生們對大學生的室友關系滿意度普遍較高,整體情況良好。從室友關系的現(xiàn)狀看,近2000名大學生中,認為關系很滿意的占38.5%,關系滿意的占41.2%,這兩種關系加起來的占比非常高,說明大學生室友之間關系整體融洽。從性別比例上看,男生室友關系很滿意比例較高占39.1%,女生室友關系很滿意的比例占37.9%;男生室友關系滿意比例占42.6%,女生室友關系滿意的比例占39.8%;男生關系滿意度要比女生高,這可能與女生比較敏感、心眼小,對一些小事斤斤計較的心理特征有關。從年級上看,大四學生室友關系明顯好于大一、大二、大三學生,這是因為大四學生快要畢業(yè)了,室友相處時間少,摩擦就少;另一方面可能因為大家臨近畢業(yè)了,比較珍惜四年的同學情義,不再計較原來的小摩擦、小矛盾了,關系趨于融洽。但不可否認的是,寢室是大學生人際矛盾的高發(fā)地,幾乎每個寢室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存在人際矛盾。
我們的調查顯示50%左右的受訪學生表示寢室里有自己最不喜歡的人,有20%左右的受訪學生則對寢室人際關系體驗到不和諧、不快樂、緊張、甚至有的達到矛盾不可調和。盡管大學生室友人際關系整體令人滿意,但仍然有15.9%的學生認為基本滿意,有2.8%的學生認為不滿意,有1.6%的學生認為糟糕。雖然認為不滿意和糟糕的學生整體占比較小,但是室友關系認為糟糕的大二女生占比為2.4%,明顯高于其他各年級同學。關系為不滿意的大二男生占3.9%,女生占4.1%,也明顯高于其他年級。
2、大學生室友矛盾方面的調查
課題組對大學生室友之間產生矛盾做了專門的調查。從課題組調查的大學生室友之間產生矛盾的9類影響因素看,影響室友人際關系排前4位的依次為性格不同(占到了被調查對象的58.9%),飲食、衛(wèi)生等生活習慣不同(占到了被調查對象的56.6%)、作息時間不同(占到了被調查對象的45.5%),“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觀不同(占到了被調查對象的35.3%)。這4種因素對女生的影響要大于男生,平均高出4.7%。語言行為不檢點、不愛惜公共財物成為引起大學生寢室矛盾的不容忽視的因素,分別占到了被調查對象的11.7%和7.2%。學習競爭、貧富差異、情感問題等因素對室友關系有一定影響,但影響較小。
調查顯示,面對室友矛盾大部分大學生選擇主動溝通協(xié)調占72.1%。在盡量忍耐這種方式上女同學占比58.7%,明顯高于男同學的占比41.3%,表明女同學容忍程度更高一些。找其他人幫忙調和處理方式上男女生占比比較接近,僅差2.7%。正面沖突和懷恨在心尋機報復雖然占比很少,但男同學(占比0.72%)比例明顯高于女同學(占比0.12%),說明有些男生比較有暴力傾向。也有少數(shù)同學(占比3.52%)選擇申請調換寢室或尋求其它住處的方式回避室友之間的矛盾。
二、社會轉型期高等院校大學生室友關系現(xiàn)狀分析
我們知道,良好的室友關系有助于大學生的身心健康、人格養(yǎng)成和對大學生活的快樂體驗,有助于大學生提高自身素質、全面發(fā)展。反之,則會影響到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成長與發(fā)展,影響到大學生對大學生活的正面體驗。現(xiàn)在我們就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來分析造成這種不和諧現(xiàn)狀的深層次原因,為建設美好、和諧的大學生室友關系找到合理、有效的途徑。
1、從社會大環(huán)境角度上分析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進入轉型期,社會各階層展開利益博弈,傳統(tǒng)道德受到很大沖擊,人際關系趨向功利化。受這種大氣候的影響,高等院校已經不再是曾經的象牙塔,大學生室友關系也已經不再那么純潔,漸漸地染上了功利化的色彩。再加上當前就業(yè)形勢嚴峻,使得大學生們?yōu)榱俗约旱那巴?,那些和就業(yè)相關的各種榮譽和證書就成了他們必須爭奪的對象。同寢室有同學獲得了某種榮譽或獎勵,其他同學可能會產生嫉妒之心,心里不平衡使室友關系惡化。大學生室友之間也會為了國家獎學金、助學金和各種榮譽、獎勵的獲得而撕破臉皮,甚至鉤心斗角。
社會轉型加大了各地文化的差異、家庭貧富的差距、價值觀的不同。貧富差距是當今中國較為嚴重的社會問題之一,越來越大的貧富差距造成富人、窮人之間的關系緊張。在面向全國招生的高等院校,同一間宿舍的同學往往來自不同的地區(qū),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還可能來自不同的民族。當室友們家庭的貧富差距過大,他們在消費方式、消費觀、價值觀以及生活習慣等方面就會有很大差異,在一起相處的難度加大。他們之間會有意無意的相互排斥、甚至有看不起對方,往往會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發(fā)生矛盾,有些男同學甚至會發(fā)生打架斗毆等惡性事件。
2、從學校和家庭教育的角度上分析
和諧、美好的室友關系會增加一個人的幸福感,帶來的綜合收益可能會超過某一項技能所帶來的??突I(yè)大學的一項調查表明,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事業(yè)成功的貢獻占85%。我國傳統(tǒng)的學校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識的傳授、智商的開發(fā),對情商方面的教育很少。人際協(xié)調能力是情商中很重要的內容,相當多的大學生不懂得如何與他人交流與合作。現(xiàn)在的大學生大都是“蜜罐”里長大的,部分學生意志脆弱,抗壓能力差,再加上不懂得與人相處的技巧,高等院校大學生寢室內近幾年經常出現(xiàn)大學生因為失戀、就業(yè)不順、疾病等挫折而自殺。
家庭教育中,家長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認為只要孩子成績好,其他一切都好,一好遮百丑,情商教育嚴重缺失?,F(xiàn)在的在校大學生都是“90后”,多為獨生子女,家長的溺愛、過多的呵護,養(yǎng)成了孩子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不顧他人感受;缺乏換位思考,不懂得謙讓和包容。孩子把這種習慣帶入大學,帶進宿舍的集體生活中,很容易造成室友關系緊張。比如:在寢室里我行我素,休息時間大聲打電話、聊天、聽音樂;夜深了還在玩游戲,影響他人還不聽勸阻;只注重個人衛(wèi)生,不顧寢室公共衛(wèi)生。2013年發(fā)生的復旦大學投毒案就是因為瑣碎生活中的小摩擦而導致的。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個人主義至上,缺乏利他精神,沒有尊重、包容、理解他人之心。
3、從大學生自身的角度上分析
隨著社會轉型的深入,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也迎來了網絡發(fā)展的春天,我們正處于資訊發(fā)達的網絡時代。網絡正以其數(shù)字化、便捷性、娛樂性等特點影響和改變著大學生的生活。手機的智能化更加加速地改變著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F(xiàn)在的大學生幾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機,在這虛擬的網絡世界里,很多大學生迷失了方向,沉浸其中無力自拔。根據(jù)我們的調查,每個大學生平均每天至少有5、6個小時在網絡上,有些大學生上課也在玩手機,晚上通宵玩游戲或看影視節(jié)目。過多的時間在虛擬世界,使得不少大學生性格變得孤僻,疏遠了人與人之間的思想與感情交流,導致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不適應,沉默寡言、自我封閉,遇到事情也不會處理,室友關系緊張,嚴重時引發(fā)室友間矛盾沖突。
人總是要生活在群體中的,大學生們也是離不開集體生活的,寢室里的同學就是一個小群體。要與室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尊重他人,人都渴望被他人尊重,尤其是年少輕狂的大學生。根據(jù)我們這段時間的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幾乎出現(xiàn)問題的室友關系都跟尊重和挫折耐受力有關。大學生們普遍缺乏心理學知識,平時只注重自己的感受,與室友的相處總是有意無意中傷害了對方的自尊而自己卻渾然不知。眾所周知的馬加爵案就是一個自尊心沒有得到滿足,反而遭遇重度挫折,產生了仇恨而把室友殺害的典型案例。
參考文獻:
[1]羅國杰,《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2015年修訂版)[M].高等教育出版,2015年8月.
[2]董衫,董曉梅,彭淋等.廣州市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現(xiàn)況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2.12.
[3]郜靜,歐居湖.大學生寢室人際關系與心理健康水平的關系研究[J].校園心理,2012.10.
[4]黃喜娟.大學生寢室矛盾成因分析與對策建議[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