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平冠
【摘 要】“情”即“情感”。 情感是心理學用詞,是態(tài)度在生理上一種較復雜而又穩(wěn)定的生理評價和體驗,是態(tài)度這一整體中的重要組成,其與態(tài)度中的內(nèi)心感受和意識具有協(xié)調(diào)一致性。歌唱無論何時何地都是為了表達我們的情感而產(chǎn)生的。聲樂教學中,師者需善用其“情”導之,學者需善用其“情”唱之,方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關鍵詞】聲樂教學;情感;意境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9-0208-02
歌唱是人類情感最直接的表達方式之一,沒有情感就沒有歌唱。所有歌唱都是為了表達個人的喜怒哀樂,都是為了歌頌社會崇高的行為和理想。歌唱是人類最古老、最通俗、最直接表達情感的藝術形式之一,也是廣大人民群眾最喜歡參與、樂于接受的音樂活動。實際上,歌唱活動就是進行情感宣泄的一種方式,當用正常的語言交流不能表達我們內(nèi)在的情緒時,這時就需要用歌唱、用舞蹈,夸張、真切地去表達和宣泄。聲樂藝術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科門類,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時刻以情去感化和影響學生如何運用科學的發(fā)聲技術去歌唱。因此,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聲樂課堂是至關重要的。
一、以“情”導之
聲樂教學中,師者作為課堂的主導者顯然是極其重要的。通過筆者近二十年的教學經(jīng)驗得出:教師除了擁有科學的發(fā)聲技術和敏銳的耳朵外,“情”之導向至關重要,是必不可少的。教學過程中師者與學者必然都會產(chǎn)生相應的情緒,不同的情緒和精神狀態(tài)在教學中所產(chǎn)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師者必須以積極的情緒去引導學生,使他的精神興奮,讓他在課堂上熱情舒展地去歌唱。一個好的歌唱狀態(tài)是一個好的技術狀態(tài)的前提條件。在教學中,師者必須保持愉快的心情,耐心地講解,傳遞給學生更多輕松、陽光、積極的語言和情緒。及時的贊許和肯定,為他們注入精神力量讓他們快樂學習、快樂歌唱,讓聲樂課堂變得輕松愉快,從而使他們在課后也會自覺地練習歌唱技術,進一步鞏固課堂上的成果,最終愛上學習、愛上聲樂。
在聲樂教學中,師者應通過自身的歌唱技巧和自身的情緒去影響感染學生的歌唱情緒,一個合格的聲樂教師必須擁有高超的演唱技巧,并在課堂上把演唱技巧的體會無私并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要想讓自己成為學生喜愛的老師,首先就必須愛學生,和他們交流談心,關心他們的生活,關心他們的學習,成為他們的朋友,并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聲樂的熱愛,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學習運用自身的歌唱情緒去感染聽眾,得到歌唱的滿足感。
師者在聲樂課堂上可以根據(jù)學生情緒來調(diào)整教學手段,并非是一成不變呆板的講授。必須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情緒下學習發(fā)聲技巧,去感受科學的發(fā)聲方法所帶來的妙處。切不可在郁悶的情緒下粗暴練習發(fā)聲技術,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練習毫無意義,百害無一利,而且還會對聲帶造成損傷。歌唱心理疏導是聲樂老師必須具備的能力。在聲樂學習中,健康的歌唱心理尤為重要,切勿急于求成,需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練好基本功,為今后的歌唱事業(yè)打好基礎。
如何才能讓學生擁有健康的歌唱心理呢?師者需善用其情,以“情”導之。通過積極熱情的情緒去感染和啟發(fā)學生豐富的歌唱想象力,豐富的想象力可以很好地塑造正確的聲音形象和技術動作。如用清晨聞花香的想象,來體會正確的歌唱呼吸方式,那應該是舒展的、愉快的、深呼吸的。要消除學生思想惰性,保持其歌唱欲望,營造快樂、積極、輕松的歌唱氣氛。激發(fā)學生的歌唱性和感染力,使其自信勇敢地歌唱。我國著名聲樂教育家沈湘先生說過:最令人賞心悅目、傾倒的演唱是演員自信的“字正腔圓,聲情并茂”的歌唱表演。
二、以“情”唱之
歌唱是人類表達內(nèi)心情感方式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是通過靈感和動作的結合共同作用于傾聽者的結果,是以表現(xiàn)生活、抒發(fā)情感、寄托希望、寓于理想四個方面來抒發(fā)情感和反映表達的一種藝術形式。是“聲”與“情”協(xié)調(diào)的成果,從始至終緊扣一個“情”字?!奥暋笔莻髑榈墓ぞ?,“情”是依靠“聲”的調(diào)控得以完成的。作為一名歌唱者,都希望唱好每一首歌,發(fā)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從而打動每一位聽眾。情感表現(xiàn)是完成歌唱過程中的重要步驟,是人們通過實踐表達對客觀事物的感受,以此來認識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必不可少的途徑,無論是對豐富理性的認識和積累,還是對提高理性的認識與能力,都起到積極客觀的作用。
演唱者只有將情感融入歌聲之中,才能使聽眾在動聽、動情、動人的過程中得到藝術感染。我們在學習一首新的聲樂作品時,第一步應該了解作品的內(nèi)容以及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從歌詞的表達中去感受作品所反映的情感,更深層次的去體會、去感受詞曲作者在每個音符中隱藏的情意及創(chuàng)作熱情。如由陸在易作曲,于佑任作詞的藝術歌曲《望鄉(xiāng)詞》,歌詞中于老先生懷念故土思念祖國之情溢于言表、刻骨銘心,表達了老人在臨走前期盼祖國統(tǒng)一的拳拳愛國之情。作品第一句“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直接而動情地表達了于老的身后遺愿,即使死后也要埋葬于高山之上,以便可以離祖國近一些,這該是怎樣的一份對祖國的苦戀之情啊,足以令人潸然淚下。“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苦”即使在高山之上也看不見魂牽夢繞的祖國與親人,更是表達了老人一種深深地遺憾與無奈?!疤焐n蒼,野茫?!笔潜容^典型的大草原景象,也是于老對西北老家的思念與向往之情的映射?!吧街?,國有殤”此句雖只有六字,但寓意是深刻而且豐富的?!皻憽庇袃煞N意思:一是指不能落葉歸根的靈魂;二是指為國犧牲的死難者。此句表達了于老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深深地遺憾,遺憾報效國家的壯志未酬身先死。我認為,結合于老的悲壯人生來理解這首作品的深刻寓意,是演唱好該作品的關鍵所在。在演唱時我們要以主人公的身份進入作品中的歌唱角色,身臨其境感受主人公的悲遺情緒,使自己的演唱情感能夠融入到作品的意境中去。
人類的喜怒哀樂等情感不僅僅是反映客觀事物的現(xiàn)實狀態(tài),更是自身對客觀事物所持有的情感態(tài)度和心理體驗。這種態(tài)度和心理體驗反映的是人和客觀事物之間的關系。演唱者與歌曲之間的關系不同,他們對待歌曲這一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就不同,所感受到的情感體驗也就不同,因而產(chǎn)生不同的表達情緒。音樂藝術是一種善于表現(xiàn)和激發(fā)感情的藝術,只有具備優(yōu)美的歌喉與清晰的咬字吐字,以及結合聲音語調(diào)造型的藝術處理技巧,才可以將歌曲作品表達得淋漓盡致。演唱者必須在感受歌曲情感內(nèi)涵的基礎上,積極發(fā)揮自身演唱情感的表現(xiàn)力,使歌唱過程中歌曲情感內(nèi)涵與演唱情感表現(xiàn)達到完美融合的境地。歌唱者通過對自身情感的準確表達和激情發(fā)揮,與傾聽者進行心靈上的交流,情感之間的碰撞,進而使歌唱過程的交互雙方都能得到美的洗禮和陶冶,達到精神上的升華和情感力量上的鼓舞。
演唱一首作品時,歌者首先要以情來燃燒自己,必須被作品所打動,深情并茂地去表達作品的思想感情,從而感染聽眾,和聽眾產(chǎn)生共鳴。情是演唱的靈魂,試想一個沒有靈魂的演唱無異于一臺發(fā)聲機器,何來美感和享受?這樣的歌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如果只有聲而無情就必然缺乏美的感染力,這是背離歌唱初衷的。
在聲樂教學中,要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師者必須以“情”導之,才可能營造出輕松、愉快、健康的課堂氛圍,才可能讓學生以“情”唱之,才可能讓學生的歌唱技術在“情”的前提下得到更好的練習和發(fā)揮,才可能讓歌聲插上“情”之翅膀展翅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