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雪
【摘要】《詩經(jīng)》與古希臘神話在中西文學史上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同時期兩種不同文化的代表,對中西文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內(nèi)容上,《詩經(jīng)》和古希臘神話都塑造了眾多的女性形象。而“棄婦”作為女性中的特殊群體,自古至今,都引起學者的廣泛關(guān)注。因此,本文從眾多的女性形象中選取“棄婦”這一類型,從不同的角度比較兩部作品中的棄婦的形象差異,分析差異中體現(xiàn)出來的共性。
【關(guān)鍵詞】棄婦;形象差異;群像共性
一、形象分析
1、《詩經(jīng)》中的棄婦形象分析
《詩經(jīng)》中塑造了眾多不同的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其中現(xiàn)存的篇目中就有十余篇描寫了棄婦形象。如果從反抗的程度方面來分類的話,《詩經(jīng)》中的棄婦形象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堅強理智、決絕醒悟型,《衛(wèi)風·氓》和《小雅·我行其野》中的女主人公是這類棄婦的典型代表。她們面對丈夫的變心,能夠及時醒悟過來,毅然決然的離開背叛自己的丈夫。堅強勇敢的重新面對現(xiàn)實。在那個棄婦遭受嚴重歧視的時代,能這樣做到這樣的果斷勇敢實屬不易;二是像《邶風·谷風》、《小雅·谷風》中的女主人公們只是譴責控訴那只可患難、不能同樂的丈夫,再無其他行為;三是如《鄭風·遵大路》、《召南·江有汜》、《邶風·日月》等詩中的女主人公們在面對背叛,她們苦苦哀求、癡心等待自己的丈夫能夠回心轉(zhuǎn)意,幻想著還能二人還能破鏡重圓、重歸于好。
2、古希臘神話中的棄婦形象分析
作為西方最早的文學形態(tài)——古希臘神話,塑造了眾多神祗,其中,無可避免的就有對本文所討論的棄婦形象的描寫。不同于《詩經(jīng)》對于棄婦的性格。在古希臘神話中的棄婦大多是復仇型的。最具代表性的兩個女性就是第三代天后赫拉和科爾喀斯城邦的公主美狄亞。這兩個女性在遭到丈夫的背叛過后所采取的做法是相同的——復仇。
赫拉的性格具有多面性。一方面她忠誠于自己的丈夫,另一方面,她又非常的善妒與殘忍。宙斯雖為眾神之主但卻風流成性,善妒兇狠的赫拉對于丈夫宙斯的欺騙和背叛怒不可遏,她把自己的憤怒發(fā)泄在宙斯的情人和私生子們身上。美狄亞也是古希臘神話中棄婦的典型形象。美狄亞是個愛情至上主義者,她把一切毫無保留的給了伊阿宋。在自己為了和伊阿宋在一起而背叛親人后又被心愛之人所拋棄,美狄亞痛苦萬分。她對伊阿宋的愛徹底轉(zhuǎn)化成了恨,她所經(jīng)受的一切使她心中充滿了仇恨,決心進行報復,讓他余生都生活在痛苦之中。
不管是赫拉還是美狄亞,她們面對丈夫的不忠和背叛,采取的是極端的方法來進行復仇,明顯不同于《詩經(jīng)》中的棄婦們較柔和的反抗方式。但深入分析,在本質(zhì)上,她們又有相同之處。
二、形象比較
1、形象共性
不管丈夫的行為有多過分,多讓她們傷心,也不管面對丈夫的背叛她們不同的做法,這些棄婦身上都有一個特點在閃閃發(fā)光——忠貞。在這些女性被拋棄之前的婚姻生活里,她們都是善良忠貞的少婦?!对娊?jīng)》中的女子如此,古希臘神話中的女子也是如此。在遭到丈夫的冷落背叛過后,她們復仇也好,控訴也罷,但她們從不曾像自己的丈夫一樣背叛家庭,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如果我們暫且拋開她們悲慘的命運,就會發(fā)現(xiàn)她們身上都閃著忠誠、堅貞的光芒。
另一個相同之處就是對丈夫的感情很深厚、熱烈?!睹ァ分械乃梢圆活櫢改钢藉?,私自定下婚期,并且婚后辛苦的日夜勞作,沒有怨言。美狄亞為了伊阿宋殺死兄弟,欺騙自己的家人。這些都是愛之深的體現(xiàn)。在遭到背叛后她們的這些做法都是由于在付出了自己全部的愛過后不僅沒有得到相同的回報而且被自己所愛的人狠狠的踐踏而引起的傷心,憤怒。這就是所謂“愛之深恨之切”。
第三方面是不管東方還是西方的女性,她們都處于弱勢地位。由于女性經(jīng)濟地位的改變,即隨著母系氏族社會的瓦解,女性的主導地位逐漸喪失了。女性的勞作能力、自身力量等遠不如男性,她們沒有經(jīng)濟來源,只能依附于男性,成為男性私有財產(chǎn)的一部分。男子可以以任何理由解除婚姻關(guān)系,妻子沒有任何權(quán)利。恩格斯說:“母權(quán)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意義的失敗,丈夫在家中掌握了權(quán)柄,而妻子則被貶低或被奴役,變成丈夫淫欲的奴隸,變成生孩子的簡單工具了”。因而當丈夫?qū)ζ拮拥膼壑饾u喪失的時候,這些妻子不得不面對她們被棄的命運。
2、形象差異
在面對丈夫的背叛、離棄時,她們的反抗程度是不一樣的?!对娊?jīng)》中的棄婦不管是譴責控訴還是癡情如故都不如赫拉和美狄亞的做法激烈、極端,赫拉和美狄亞采取的是一種互相傷害的做法。丈夫背叛了妻子,那么妻子也會對丈夫制造同等的傷痛?!对娊?jīng)》中的棄婦隱忍,發(fā)于心止于言,她們采取的是柔和的抗議方式。而古希臘神話中的赫拉、美狄亞采取的是復仇的方式。這一方面源于她們性格的不同,另一方面是因為她們處于不同的東西文化環(huán)境之中。
中國自奴隸社會以來,一直實行的是“一夫多妻”的制度。在婚姻和家庭的關(guān)系中,男子具有出妻的權(quán)利?!安豁樃改溉?,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痹谂员恍葸^后她們無處可去只能回到娘家,并且受到家人及別人的歧視。因此她們依附從屬于男子,并且要時刻擔心著自己做的不好就會拋棄,處于最低的生存環(huán)境中,因此導致她們“怨而不怒”。而古希臘不同的環(huán)境及歷史使她們追求平等、自由。并且以個人為中心,松散的家庭結(jié)構(gòu)和經(jīng)濟制度使她們敢于追求自己的權(quán)利。另一方面,自古希臘時期就實行“一夫一妻制”,這種婚姻形式使得古希臘神話中的女性在一定程度上的地位高于《詩經(jīng)》中的棄婦。不管是赫拉還是美狄亞,她們都對于丈夫掌控自己的命運而心有不甘,暫不論她們復仇的殘忍、不顧一切,她們這種自我意識,捍衛(wèi)自我尊嚴的行為是《詩經(jīng)》中的棄婦所沒有的。
《詩經(jīng)》中的棄婦的反抗方式與古希臘神話中的赫拉和美狄亞的反抗方式體現(xiàn)的是中西方兩種完全不同的哲學意蘊——弱者哲學與強者精神。
古希臘政治上追求自由民主,精神上崇拜力量、英雄,勇敢、好斗、不輕易放棄與屈服,崇尚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強者精神”。文化上也受到這種精神的影響,因此,作者筆下的赫拉及美狄亞都遭到背叛拋棄后不是一味的哭泣哀求,她們用自己的方式給丈夫也造成了同樣的痛苦。而自給自足的華夏民族,自古就接受一種仁慈,寬容,逆來順受的“弱者哲學”。就像氓之妻一樣,她只認清了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躬自悼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但無其他反抗行為。她們是軟弱的,沉默的,妥協(xié)的,因而也造就了她們一生的悲劇。
三、結(jié)語
不管是《詩經(jīng)》中棄婦們的決絕醒悟、譴責控訴還是癡情如故,還是古希臘神話中赫拉、美狄亞的殘忍復仇,我們不能評價孰對孰錯。她們是當時社會現(xiàn)狀的產(chǎn)物,她們不同的做法有她們的原因和無奈。本文首先對《詩經(jīng)》和古希臘神話中的棄婦形象進行分析,進而比較二者之間的異同,最后又從中外棄婦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共同原因及中外棄婦形象截然不同方面進行分析,從而對于《詩經(jīng)》和古希臘神話中的棄婦形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但我深知自己學識有限,本文多有不足,所以還會繼續(xù)關(guān)注這一問題,加深認識。
【參考文獻】
[1] 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M. 馬克思哲學著作選讀,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6.
[2] 朱東潤. 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3] 林曉彬. 《氓》與《美狄亞》中的棄婦形象殊異初探[J]. 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8(1).
[4] 林曉彬. 不同的悲劇形象,相同的悲劇命運——中希棄婦形象比較研究[J].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