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霞
【摘要】 類比法是一種重要的解決問題策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可以運用類比法來聯(lián)系舊知,探索新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建構知識網絡,使知識更加系統(tǒng)化.
【關鍵詞】 類比;數學教學;理解
《數學課程標準》中有關解決問題的目標明確指出:要求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fā)展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 ”因此,對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幫助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是一項基本的任務. 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體會,重點談一談“類比”策略.
一、類比策略的內涵
類比是人們思考和處理實際問題的一種重要的手段,數學家波利亞說:“類比是一個偉大的引路人. ”所謂類比就是通過對兩個研究對象的比較,根據它們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之處,進一步推斷出它們在其他方面也可能具有的相似或相同的屬性.
二、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對教學策略的探索,目的都是為了將傳授知識與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能力、提高素質有機結合,使數學教學策略有效地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去.
以蘇教版四(下)第一單元《乘法》練習一中有這樣一道思考題“用1,2,3,4,5這五個數字組成一個兩位數和一個三位數. 要使乘積最大,應該是哪兩個數?要使乘積最小呢?換五個數字再試一試. ”
片段一:
師出示例題:用1,2,3,4,5這五個數字組成一個兩位數和一個三位數. 要使乘積最大,應該是哪兩個數?要使乘積最小呢?換五個數字再試一試.
師:在解決這道思考題之前,老師有這樣一道題目,你會解決嗎?(出示:已經長方形菜地的周長是16厘米,當長和寬各是多少厘米時,長方形菜地的面積最大?)
在學生根據長方形的周長16厘米,以列表的方式列舉出長和寬各是多少,并計算出面積之后,教師組織學生觀察、發(fā)現:
師:請大家觀察這張表格,有什么發(fā)現?
(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得出長方形周長一定的情況下,長和寬越接近也就是差越小,長方形的面積越大)
片段二:
師:同學真棒,都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慧眼. 那下面這題你還能完成嗎?(在喚醒學生已有舊知之后,緊接著教師又出示了這樣一道例題:用1,2,3,4這四個數字組成兩個兩位數,要使乘積最大,應該是哪兩個數?要使乘積最小呢?)
該怎么解決呢?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有了前面一題的經驗,孩子們很容易討論出:當兩個兩位數越接近也就是差越小時,乘積越大. )
師:要使乘積最大,這兩個數必須滿足什么要求?
生:差最小.
師:說的非常好,要使乘積最大,這個兩位數的排頭應該怎么安排?(通過引導讓學生發(fā)現,要使乘積最大,四個數中最大的兩個數必須做兩個數的排頭,而且得滿足兩個數的差最小,由此得出乘積最大的兩個數是41 × 32,因為41 - 32 = 9小于42 - 31 = 11,以此類推,乘積最小的兩個數是13 × 24)
片段三:
有了四個數字,找乘積最大和最小的經驗,學生在解決乘法練習一“用1,2,3,4,5這五個數字組成一個兩位數和一個三位數. 要使乘積最大,應該是哪兩個數?要使乘積最小呢?”時,將通過兩種題目的類比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仔細觀察,這道題和剛才的思考題有什么不同?
生:數字的數量不同.
師:這道題能自己獨立解決嗎?(學生動手嘗試,找到五個數字和四個數字之間的相容點)
師小結:要使乘積最大,那最小的1不可能當排頭,先暫時不考慮它. 那剩下的就只有2、3、4、5四個數字,結合剛才方法得出52 × 43乘積最大,那隔離的1怎么放呢?是放在52后面得到521 × 43呢?還是放在43后面得到52 × 431呢?讓學生明白1個43小于1個52,所以乘積最大的兩個數應該是52 × 431,以此類推得出乘積最小的兩個數是13 × 245.
經過這三個片段,在講授新知識時聯(lián)系舊知識,將新舊知識類比分析,將使學生更加理解新知識,同時也能突破難點,降低教學難度,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教師在類比中激“問”,對學生而言,知識已化難為易,激起了學生探索的興趣,學生就會主動去發(fā)現一些原先未曾注意的研究點,從而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來,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利用類比的思路啟發(fā)解決原問題的思路,從而解決了新問題. 類比法不僅使數學知識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記憶變得自然和簡潔,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正如數學家波利亞所說:“我們應該討論一般化和特殊化和類比的這些過程本身,它們是獲得發(fā)現的偉大源泉”.
【參考文獻】
[1]《蘇教版小學數學》教科書第八冊[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版.
[2]教師教學用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版.
[3]王馨苑.數學類比法研究[J].甘肅科技縱橫,2004(3).
[4]彭國慶.影響小學生解決問題的因素分析及教學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09(3).
[5]薄守敏.類比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幾點運用[J].連云港高等??茖W校.
[6]談亞杰.引導學生提問及解決問題的策略[J].江蘇教育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