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功的語文不一定是成功的高考,但失敗的語文一定是失敗的高考。而成功的作文就是成功的語文。高考中作文的重要性使許多人特別重視對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作文幾乎決定了高考的成敗。
【關鍵詞】尊重;作文能力;體系;規(guī)律;細節(jié)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高考中作文的重要性使許多人特別重視對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作文幾乎決定了高考的成敗。那高中階段如何培養(yǎng)學生作文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尊重高中語文教材編排體系,忌信馬由韁
高中階段語文教材編排是一個系列化編排,以人教版為例,五個必修模塊的閱讀部分和作文部分根據(jù)學生發(fā)展實際,由情感體驗到思想滲透,由直觀可感到思維辯證,遵循由易到難原則,幫助學生感知語文之美,學習語文知識和寫作技巧,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選修部分的《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先秦諸子選讀》、《中外人物傳記》是對學生人生境界的提高,也是對學生認知能力、道德情感和審美能力的提升,對學生的作文層次起著關鍵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教材編排體系出發(fā),一步一個腳印,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扎實地做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切忌想起什么是什么,作文訓練毫無計劃,作文指導毫無章法,沒有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浪費資源,事倍功半。
二、尊重學生心理生理發(fā)展規(guī)律,忌自以為是
高中階段的學生生理心理較之初中,有了明顯的發(fā)展與變化。從心理角度而言,他們的情感更豐富,意志更堅強,分析判斷事物的方式更多樣。從生理角度而言,神經系統(tǒng)趨于發(fā)育成熟,為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因此,在作文訓練中要尊重這種規(guī)律,在作文內容的安排上盡量避免“我的爸爸媽媽”“記一件小事”等初中常寫內容。要引導學生關注身邊、關注歷史和現(xiàn)實,拓展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興趣。在作文方法指導上,避免讓學生背范文,要講技法特點和要領,讓學生自己理解并運用,在運用提高學生作文能力。切忌自以為是,總認為學生作文底子偏低,內容上不選擇,技法上不指導,一味地讓學生寫程式化作文。久而久之,學生作文的興趣就減弱甚至于完全消失,也就寫不出好作文了。
三、尊重系列化訓練過程,忌一味模擬考題
作文訓練是一種科學化訓練,這是由它的體系本身是一種科學化體系決定的。文體上,以記敘文、議論文和實用文體為主;表達上,以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為主;要點上,以題目、開頭、結尾、結構、語言、材料等為主;過程上,以審題立意、謀篇布局、材料選擇、語言組織等為主。這些是一個系列,是一種自然的、科學的、內在聯(lián)系的系列,環(huán)環(huán)相扣,缺一不可。每一點都有可能影響到作文效果。訓練時,要點點推進,面面俱到。而現(xiàn)實情況是有部分老師缺乏作文訓練的體系意識,從高一開始,就是貼近高考,從話題作文、材料作文開始訓練,這種練習忽視甚至省略了作文的點與面,使學生缺乏最基本的作文知識,每次作文一頭霧水。三年下來,作文就只能在一個低層次低分值徘徊,可謂害人不淺,誤人子弟。
四、尊重閱讀在作文中的作用,忌只練不讀
作文不只是文字的堆積,更是情感與思想的表達。而情感思想的形成與豐富,不僅僅是自身的經歷,更需要通過各種渠道。對作文而言,閱讀無疑是最重要的。通過閱讀,一方面可以豐富學生的人生體驗,提升學生的認識層次和人生境界,讓學生的情感更加敏感與細膩,讓學生的思想更加深刻和成熟。使學生面對任何事物和材料都有話可說,而且能說出自己的獨特個性體驗。一方面可以學習名家的寫作技巧,從作文的各方面提升自己,做到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在每周兩節(jié)作文課外,老師開設閱讀課,劃定閱讀范圍,提出具體要求,定期交流體會,并樹立榜樣。好作文是寫出來的,更是“讀”出來的。
五、尊重學生作文訓練中細節(jié)的力量,忌只重整體和流程
作文的重要性與復雜性決定了每周兩節(jié)的作文課遠遠滿足不了高質量作文的需求,在作文訓練中,老師一定要處理好細節(jié)。一是訓練過程的細節(jié)。對作文訓練點的選擇要根據(jù)教材及社會文化熱點,要準確新穎。對技巧分析要全面到位,舉例要生動形象。對閱讀指導要契合學生實際,激發(fā)學生興趣。對材料積累指導要與時俱進,有時代感。對作文的具體指導要收放有度,便于學生自由發(fā)揮。對作文的評價要準確獨到,重在激發(fā),使學生心生熱愛。二是在作文指導與評講中,不僅要看字詞、書寫,更要看立意是否準確、新穎,題目是否精彩、有文化味,看開頭是否扣題、新穎??唇Y構是否合理、出彩,看材料是否準確、新鮮,看語言是否有文采、有個性等。千萬不要只給一個簡單的分數(shù)。只有抓住細節(jié),才能讓學生日日有提高,次次感受到實實在在的進步,而不是認為作文無處著手,看不見,摸不著。
六、尊重非智力因素對作文的影響,處理好練與思的關系
目前,怕寫作文,應付作文,不寫作文已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如何改變這種現(xiàn)狀是培養(yǎng)學生作文能力形成的關鍵一步。一方面,要重視這種非智力因素的影響,不要視而不見,不能一味地講寫作技巧,要引導學生認識到作文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對作文的興趣,改變學生對作文的態(tài)度。通過組織興趣小組、課堂五分鐘自選作文朗讀、板書推薦名言名句、同桌互評、同篇復練等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關注學生的點滴進步,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快樂,鼓勵帶動學生心向作文。一方面,處理好練與思的關系,學生怕寫作文,可以提倡先寫提綱,學生怕寫字,可以提倡只思不寫,每次每周給一個材料或一個訓練點讓學生思考,老師選擇性檢查。每日提倡“三個十”活動,即十分鐘讀一篇作文,十分鐘思考評價,十分鐘交流。慢慢地,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逐漸到把話說好,并將想說的話寫出來。只要克服了這些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就一定會對學生作文能力的形成打開廣闊的空間。
成功的語文不一定是成功的高考,但失敗的語文一定是失敗的高考。而成功的作文就是成功的語文。只要我們做到“六個尊重”,一定會提升學生作文水平,為學生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簡介:尹爭氣,男,1971年生,中學一級教師,現(xiàn)任教于隴縣中學。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