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紅霞
本刊一直積極關注“校園欺凌”現象,從2013年開始,先后制作刊發(fā)《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我該怎么辦?》《遇到飛來橫禍,用什么辦法應對》《校園內挨打,如何說“不”》《家長:對校園暴力說“不”》等專題,上月,又刊發(fā)主題文章《校園暴力的處罰:故意傷害罪、侮辱罪以及侮辱婦女罪》。經過一再呼吁,終于引起相關部門重視——
國務院下發(fā)《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下稱《通知》),對中小學“校園欺凌”從國家層面進行治理和督查。以后——
“校園欺凌”怎么界定呢?《通知》說得挺明白,凡發(fā)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都算!
那“校園欺凌”怎么治?
教育為主。對學生開展以校園欺凌治理為主題的專題教育;進行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請公安、司法等部門到學校開展法制教育。教職工也得學習,熟知校園欺凌事件預防和處理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法。
同時完善制度。學校得拿出切實可行的校園欺凌的預防和處理制度、措施,得建立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教職工的預防管理職責也要理清楚、說明白,免得推諉扯皮不作為。
設立學生救助或校園欺凌治理電話,專人負責,公布給學生和家長都知道。以后若有孩子受欺負,就可以撥打這個電話求助了。對于欺凌事件的當事人,心理疏導也得跟上,要把學生的健康咨詢當回事兒!
“不知道”“不了解”以后不好使了,根據《通知》規(guī)定,學校要及時發(fā)現、調查處置校園欺凌事件,嚴肅處理實施欺凌的學生。對于涉嫌違法犯罪的,則將由公安部門立案查處。
這是動真格的啦!家長們注意:別再把孩子欺負同學當成小孩子之間的玩鬧,以后即使是輕微、微小的霸凌行為,也將“零容忍”。
有專家建議把社區(qū)民警聘為學校法制副校長,建立校園警察制度。老師通過談話解決不了的,就由校園警察出面解決。要是警察叔叔經常在校園附近“巡邏”、出沒,那孩子們可就安全多了。
校園欺凌,上有《刑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下有校規(guī)校紀,目前最重要的是,通過宣傳教育轉變“恃強凌弱、以大欺小”的觀念,形成道德壓力的社會氛圍。本刊也盼望,籍此專項治理行動之機,構建起預防治理校園欺凌的全面防線,還學校純凈天空,還孩子學習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