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英
摘 要: 本文以非英語專業(yè)的大學生的作文作為語料,對其中的錯誤從錯誤的類型、每類錯誤的數量兩個方面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表明在學生的語言輸出中,出現錯誤的主要原因是受母語的影響,即中介語錯誤影響中國學生的英語輸出,而語內錯誤的影響相對較小。在寫作教學中應該加大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之間差異的輸入及語法基礎知識的學習。
關鍵詞: 英語寫作 中介語錯誤 語內錯誤
在非英語專業(yè)的大學英語教學中,絕大多數日常工作都圍繞著四、六級考試進行。隨著口語測試的設計與試驗,交際技能愈來愈受到重視,語言表達是否流利成為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然而在強調流暢性的同時,不能忽視它的準確性,就書面語而言,語法規(guī)范卻生硬別扭,下筆千言而滿紙漏洞,當然是十分欠缺的語言學習。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首先必須加強學生的基本語言能力的培訓。為了觀察和檢測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的優(yōu)勢與弱點,我們通過分析大學生寫作中錯誤的種類與根源,對他們的語言輸出進行調查與分析。
本文擬探討非英語專業(yè)的中國學生英語作文中所犯錯誤的類型及造成這些錯誤的原因,通過對學生作文中所有錯誤進行簡要的描述和歸類,我們試圖找出解讀學生寫作錯誤的成因。
1.實驗對象與過程
此項研究是對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課堂作文的調查,調查對象主要是按照以下標準挑選的物理系的四十個學生:(1)根據大學英語一、二級測試的成績,選擇英語水平不同的學生,(2)為了全面真實地反映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寫作中的錯誤,采取課堂限定時間的寫作方式,所有學生不知道這是一次試驗。(3)寫一篇記人或記事的記敘文,記敘文是公認的最容易寫的體裁。
2.實驗結果
從四十份作文中我們發(fā)現了許多不同種類的錯誤,錯誤的種類與數量參看表1:
由于動詞錯誤數量和種類較多,我們又作了一次更為詳細地分析,結果如下,參看表2:
3.結果分析
第二語言習得者所犯的錯誤主要是由于缺乏目的語的知識造成的,為了彌補這一點,語言學習者利用合適的補救的策略,如:簡化、歸納、高度概括、遷移、公式化語言、省略、替換、重新組織等方法,這又會引起其他錯誤的產生。下面將分別對中介語和語內錯誤進行分析。根據表1和表2中錯誤的多少,我們將集中分析學生所犯的、出現頻率較高的錯誤項目,如:動詞、冠詞、介詞、慣用法及選詞。
3.1中介語錯誤
請看familiar person, family/home teacher, goods seller,顯而易見這些錯誤都是由于直接翻譯漢語造成的,這些錯誤都可以歸類為用詞不當。用詞不當又產生于不懂詞義或片面理解詞義,這是個難以解決且頻繁出現的復雜的問題。原因是把漢語單詞的意義和似乎同義的英語單詞當做是一一對應,而不知道這只是交錯而非重疊。這類錯誤在學生的英文寫作中占到50%到80%,有些人甚至達到100%,盡管對學生來說“用英語思考”并非易事,然而也要繼續(xù)鼓勵學生在第二語言學習中有意識地、永恒地不使用母語,提醒學生在英文寫作中不要遵循這種漢英翻譯寫作步驟。
在英文寫作中,介語錯誤主要來源于詞匯干擾和語法干擾。
3.1.1詞匯干擾
從40份作文中,我們發(fā)現許多非英語慣用語的錯誤,這些都是受漢語的影響而產生的不適當的動詞:錯誤分類表中,動詞錯誤劃分為不適當動詞的選擇、過多使用一個動詞、動詞的結構問題,以及時態(tài)問題等。請看以下幾個例子
(1)The teacher gave us a lesson on Shakespeare and his tragedies.(gave us a lecture)
(2)How foolish you are——you only know to give, but dont know to receive (demand)
(3)I wanted to pour out my heart to someone but no one liked to listen.(pour out my trouble)
(4)From then on, your forehead remains a scar. (left on your forehead)
(5)I helped my mother to do housework in order to reduce her pressure.(lighten the burden of her)
(6)Working makes me learned brave.(learn)
(7)I nearly drop myself in the senior school, but my father retrieved me.(urged me to study)
(8)With the teachers encouragement, I worked the question out at last.(worked out the problem)
過多地使用一個動詞:在研究中我們發(fā)現了有些動詞被過多地使用。這些動詞都是具有一般意義的詞,似乎在很多情況下使用都合適。由于學生不注意動賓的搭配,選用不合適動詞的情況非常普遍。下面的例子中畫線部分的動詞是可以使用意義更確切的詞,我們建議使用括號中的動詞或詞組。
1.Getting higher education makes a person get a job easily.(enables... to get)
2.The nightmare got me frightened, and I awoke with a start.(frightened me)
3.Reading can give me the power of expression.(enrich the power of expression)
4.His carelessness put our life into danger.(endangered our life)
5.The news made me feel afraid. (filled me with fear)
以上動詞的錯誤可分為兩類,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先教給學生get ,give, make, take, let等詞,有些確切詞義的動詞在學生掌握這些常用動詞之后才能學到。因而一般意義的動詞已扎根于學生的大腦中,能經常得到使用,這是形成第一類錯誤的主要原因。第二類錯誤顯而易見是受漢語使役句型的影響。漢語的特點是利用分析法表示使役關系,因此中國學生常常在造英語句子時用類似的結構make +object+ complement, 教師的任務是讓學生了解英語中使某人怎樣有好多慣用詞,如:make someone angry可以用annoy表達,make something higher可以用heighten表示等。
3.1.2語法干擾
我們把因漢語干擾而產生的語法錯誤分為三類,詞形錯誤、虛詞錯誤和結構錯誤。
詞形錯誤:漢語的名詞一般不分單復數,在詞形上自然無可數不可數之別,可是英語的名詞是要分可數和不可數的,學生受漢語影響,應該用復數時用了單數,有時把不可數名詞也當成可數名詞,由于漢語“她”與“他”同音,造成中國學生使用英語時男女不分。
虛詞用法錯誤:所謂虛詞,也有人叫結構詞,即冠詞、介詞、連詞。從四十篇作文中看來,不會用連詞的學生較少,不會用介詞的較多。漢語介詞“在”有時相當于in或on(或upon),中國學生往往對此不明白,錯誤較多。例如:(1)This hope of mine was realized at my gradua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這里應該用on(或upon) my graduation ,可是作者用了at.(2)Nobody knew the exact age of him by certain.這里應該用for certain, 可作者卻用了by,(3)In my mind, two thirds of the students dont like the mid-term examination.該用To my mind,卻用了in。
學生經常在使用冠詞方面出錯,這是因為漢語中名詞前沒有冠詞,只有代詞“這”與“那”之分,造成中國學生漏用或錯用冠詞,或以“this”“that”代替冠詞的錯誤。
結構錯誤:動詞使用不當。當學生要表達自己的思想、見解時,他們往往簡化寫作任務,并不考慮有些動詞的用法。這種錯誤的根源在于對動詞的用法沒有充分掌握,英語動詞之后,常常要加somebody do something ,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somebody to doing something, prep. /adv .+n./ V-ing, objective clause 等,例如:
(1)I was sorry to keep on cough all the time. ( keep on coughing )
(2)I often heard them to sing this song. (heard them sing this song)
(3)He denied to break the window, but Im sure he did. (denied breaking)
(4)Though the job was not easy, she didnt regret to accept the offer. (regret accepting)
學習動詞時,良好的記憶力及善于總結都是非常重要的。
從作文中我們發(fā)現幾乎每個學生在同義詞或同義詞的使用上出錯,他們錯誤地認為英漢詞語之間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系,想當然地認為所有的同義詞意思都是完全相同,可以互換的,特別是當英語單詞和漢語意思對等時。片面理解漢語釋義,可是不知道一個英語單詞不止一個意思,在不同的上下文中能表示不同的意義。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思考同義詞之間的細微及明確的差別。
3.2語內錯誤
這類錯誤有因英語語言本身的復雜性和不一致性而引起過渡概括的錯誤,也有因英漢文化差異習俗的不同造成的錯誤。語內錯誤可分為過渡概括錯誤(學習者在第二語言學習中,根據某一個句子結構而創(chuàng)造出不符合英語表達法的其他結構),對第二語言的規(guī)則沒有掌握(學習者把它所知道的規(guī)則應用到不適當的情境中,以及錯誤的概念假設中)的錯誤,有錯誤的概念假設引起的錯誤。
在這里我們把過渡概括和不了解規(guī)則限定所導致的錯誤都歸為過渡概括錯誤,包括過渡概括和簡化規(guī)則。通過分析一些結構錯誤來更好地了解過渡概括錯誤的特征。例如:He doesnt know whose umbrella is it.從這一句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了解構成wh-問句的規(guī)則,但學習復合句時,對掌握wh-句中詞匯順序有些困難,因而才沒能寫出正確的句子。其他的還有:
After people give you their hands, you should say “ thank you”. ( a hand)
He was denied from the privilege to continue his study. (of)
And hed work more better to meet others need. (much)
No matter whatever happens, were determined to do our best and make the experiment a success.(No matter what happens)
從研究我們發(fā)現在學生的作文中,中介語錯誤是主要的,語內錯誤相對較少,如何使學生在寫作中減少中介語錯誤是我們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1)學生應該了解第二語言的學習不同于第一語言的學習,第二語言的學習無可避免地會受到來自第一語言的語言知識及學習策略等方面的干擾,我們不應該埋怨干擾,而應該努力減少干擾,排除干擾。(2)重視句型練習,它在排除母語干擾、培養(yǎng)正確英語系關方面是有用的、必需的,只不過要靈活運用。(3)培養(yǎng)學生運用工具書的能力。目前多數學生都使用文曲星等各種電子詞典,這種詞典小巧,攜帶方便,但它的不足之處是每一個英語單詞只給出對應的漢語釋義,至于如何使用這個詞、它的內涵意義、它的文體意義和搭配意義卻沒有提及,致使學生在使用詞匯時生搬硬套,主謂或動賓搭配不當,勉強拼湊,詞不達意。應該鼓勵學生很好地使用詞典,因為理解英語單詞和短語的真實意義,主要靠詞典,而詞典里最重要的材料又是例句和引文,這一點恰好是電子詞典缺少的。(4)盡管語法翻譯法被認為已經過時,受到反對,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法有它自身的價值,不能全部丟棄,特別是我們看到如此多的錯誤屬于語法錯誤。為了提高素質教育,有必要引進交際法等教學方法,同時為了強化語法,可以使用句型練習、改錯、完形填空等練習。
參考文獻:
[1]Corder, S. p. 1978. Language-learning language. In Understanding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ssues and Approaches.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2]Krashen, S. 1981.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Pergamon.
[3]王建勤.中介語產生的諸因素及相互關系[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4).
[4]汪榕培.英語詞匯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5]陸國強.現代英語詞匯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