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天春
小場地多班級教學,就是一部現(xiàn)實活動中的生活劇,每個老師都在導演不同的劇情,但又在同一個畫面。
教學場地是學校教育的物質保障,科學、合理地使用教學場地是一門學問。對于城市小學而言,利用好有限的運動場地,開展體育活動,提升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增進運動技能發(fā)展,更是一項值得研究的課題?!跋鄬π“嗷苯虒W,即單位時間內增加練習的次數(shù),使人人都有充足的體育練習的時間,從而增強練習效果。有了小班化的教學體制以及小組教學制度的保證,才能克服班級多、人數(shù)多、場地小的局限,相對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基于學情和場地現(xiàn)狀,我們體育組的老師嘗試采用相對小班化的教學策略,確保體育課的有效性。
在小場地中上好體育課,備場地首當其沖,仔細研究操場的規(guī)劃,使之更合理地得到使用,不浪費每一塊土地,這是體育組全體教師首先考慮的問題。以我校為例,每周體育課時達到了3節(jié),6個班級同堂,300多人擠在不到2個籃球場大小的操場上體育課,這種情況短時間內很難改變。為此,體育組全體教師集中備課,加強合作和交流,做到一課多備、多備幾課,避免在場地器材方面的沖突,一旦所使用場地被其他老師使用后可以輪換教學內容。
比如,天氣炎熱時,我們會主動把有更多樹蔭的場地讓給低年級的班級;籃球對抗教學時,我們會把籃球場讓出來。體育活動中,教師還應了解其他班級的體育活動情況,盡量使跑、跳、擲練習相互協(xié)調,以便適時調換場地。這樣,操場的每塊角落都被充分利用了,學生鍛煉的有效空間也增加了,從而增強了學生練習的強度,對于提高練習效果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體育課堂是由學生和老師以及運動場地共同組成的,只有老師與學生共同克服場地小的局限性,多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做文章,并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和運動的潛能,真正的小場地有效教學才能落到實處。其中有以下方法:定位法、模式法、輪換法、加量法、圖形法、順序法、多用法、游戲法、循環(huán)法、克服干擾等。
小場地體育教學,必須加強學生安全教育,增強安全防護意識。學生的雜亂奔跑,無控制的“放羊”式教學秩序亂,效果差,還會給學生帶來安全隱患。針對該情況,教師之間可以進行協(xié)調,合理錯開。慢跑和徒手操所花的時間差不多,如果有別的班級安排慢跑,其他班級則可安排做徒手操,活動關節(jié)。另外還可以利用熱身跑的路障、籃球場邊界線、跑道的分道等,提醒學生的活動場域,要反復提示活動范圍,用規(guī)則約束學生越界行為。這樣錯開之后,教學效果會改善很多,且安全性得到了保障。體育課給予學生的是健康的身心,應盡量排除意外傷害。小場地多班級教學,就是一部現(xiàn)實活動中的生活劇,每個老師都在導演不同的劇情,但又在同一個畫面。老師們在課中可以相互學習,同時班級內部和班級之間學生也在比賽,老師們暗暗使勁,比比誰的課更精彩。
“相對小班化”是上好小場地體育課的有效教學策略。小場地體育教學,沒有固定的教學器材,卻備有多樣的教學內容。上好每節(jié)課,我們不在乎場地大小,關鍵是我們的職業(yè)精神和專業(yè)追求,而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技能發(fā)展取決于我們體育教師是否有“備”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