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才
小學低年級階段和中高年級可以都設置柔韌、靈敏、反應速度練習,淡化以考試為主要的運動目的,逐漸培養(yǎng)起學生終身運動的習慣,強健身心,增強抗挫敗能力。
情境教學主張營造有情緒色彩、生動具體的場景,引發(fā)學生態(tài)度體驗和心理機能發(fā)展。少年兒童認知特點和生理條件,決定了體育課可以采用情境教學,讓學生在知趣相長、環(huán)境友好的情境中快樂學習、幸福成長。
一、用心安排混搭的趣味活動情境
學生注意力分散的原因,既有體育教師本人的不自信,課前準備不充分,也有學生自身以及外界影響的因素。小學生參加鍛煉,上體育課,最初往往都是從興趣出發(fā)。他們喜歡有趣的游戲、比賽,特別喜歡了解自己所取得的成績,希望得到教師的鼓勵與表揚。
因此,教師組織教學活動,應注意多樣性、趣味性,做到內(nèi)容難易搭配、新舊搭配、規(guī)范與趣味合理穿插。運用學生的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相互轉化的規(guī)律組織教學,避免課堂教學形式單一、枯燥練習時間長而分散學生注意力,影響教學效果。比如,低年級的素質練習,可以在玩或模仿中進行。如看信號移動、聽音樂做動作,在音樂的伴奏下模仿生活中常見的動物(鴨子岸邊走、小鳥天上飛、魚兒水中游、小兔草里蹦、螃蟹橫著爬……),這些本身就具有游戲的性質,學生學得開心,練得輕松。
二、讓色彩情境發(fā)揮無聲的影響力
體育教學時空轉換頻繁,運動器材、運動服裝,場館地面和墻壁、周圍的房屋樹木等環(huán)境要素的色彩,直接或間接地刺激學生的心理感應和情緒反應。面對不同色彩環(huán)境的刺激,學生會產(chǎn)生兩種反應:一種是喜愛它,一種是排斥它。如球類運動時,學生會毫不猶豫地挑選自己喜愛顏色的籃球,并會以較高的熱情和愉快的情緒投入練習,收到良好的練習效果??梢?,色彩成為影響運動表現(xiàn)的要素之一。
色彩在體育實踐課的不同部分的運用要遵循其理論依據(jù)——學生的生理機能活動變化規(guī)律。比如在準備階段,教師的著裝宜色彩鮮艷,有助于學生大腦皮層興奮性的提高,引發(fā)學生的注意力;結束部分,學生身體逐漸地恢復到相對安靜狀態(tài),要避免讓學生處于紅色環(huán)境中,而應該讓學生面向綠色的樹木或草坪,發(fā)揮鎮(zhèn)定、克服疲勞和消極情緒的作用?;@球教學中也可充分利用色彩,比如在教授單手肩上投籃時,使用紅白相間的籃球,這樣能夠使學生清楚地觀察到球的旋轉,體會手指的撥球動作。
三、立足常態(tài)情境實踐快樂體育
快樂體育指的是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體驗參與、理解、掌握以及創(chuàng)新運動方式的樂趣。體育教學要立足常態(tài)課堂思考如何讓體育課快樂起來。
小學體育教學,一個最基本的任務就是全面鍛煉學生身體,促進學生身體機能、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的發(fā)展。常態(tài)的體育課堂,包括課堂規(guī)范、教學設計、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評價等要素。一是建立良好的體育課堂常規(guī),即每學期之初對學生提出課堂的基本要求,如統(tǒng)一穿運動服或輕便服裝,穿運動鞋,不準帶鑰匙、小刀等硬物……建立安全、有序的教學秩序,保障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學活動,享受體育運動的快樂。二是強化素質練習,如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和中高年級可以都設置柔韌、靈敏、反應速度練習,淡化以考試為主要的運動目的,逐漸培養(yǎng)起學生終身運動的習慣,強健身心,增強抗挫敗能力。幫助學生在各項體育運動中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強化參與運動的主動性。
總之,體育情境教學,能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鍛煉興趣,增強體育教師教學信心,更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讓體育課快樂起來,我們永遠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