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常敏
[摘 要]感恩教育是提高學生品德修養(yǎng),幫助他們逐步形成良好性健全的人格的重要教學內容。語文學科的性質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在教學中的體現(xiàn)是一直與感恩教育相連,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要有意識、有計劃地結合語文知識傳授和語能力培養(yǎng),對學生實施感恩教育。
[關鍵詞]語文教學;感恩;培養(yǎng)
感恩是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做人的起碼支點。學校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是主戰(zhàn)場。因此,我們要充分挖掘教學資源,找準感恩教育的切入點,不失時機地滲透感恩教育,使每個幼小的心靈得到一次次深刻而長久的洗禮,從小樹立起學會感恩,學會感激,學會回報,才會奏響和諧社會的生動樂章?,F(xiàn)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
一、延伸教材,讓學生知道什么叫做知恩
要想學生感恩,先要讓小學生知道什么叫做恩,這點可以根據(jù)教材的文章入手,在教學中就把感恩教育滲透給學生,滲透感恩教育只能從先知恩入手??梢愿鶕?jù)教材文章中心思想入手,選用合適的教材文章,引導小學生弄清楚文章中心思想表達的要感謝誰的恩,感什么恩。這是重要的教學滲透感恩教育的前提,而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把握好怎么樣的文章表現(xiàn)出怎樣的恩。如,《背影》一課時,是現(xiàn)代作家朱自清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這篇課文講述了是作者朱自清去北京上大學時父親送他的經歷,作者用簡單的文字,把父親對作者的愛,表達得細膩生動,真摯感人,從一件平凡的事中,呈現(xiàn)了父愛。他的父親如何送他到浦口車站,如何照料他上車,還有替他買橘子的情境。作者腦海里最深刻的印象,是他父親替他買橘子在月臺時爬上攀下時的背影。這篇文章的延伸完全可以表現(xiàn)出父親的恩,讓學生知道作者表達的中心思想,讓學生知道什么是恩。有很多學生讀這篇文章都哭了,這是因為他們感受到了父親靈魂深處的愛,也讓學生明白什么叫做父母恩,還有很多文章,比如描寫山水的《桂林山水》,作者通過對山水的描寫,給人心曠神怡的感覺,文章的延伸可以讓學生知道什么叫做自然之恩,等等。只有讓學生知恩,學生才能感恩,所以通過延伸教材,讓學生懂得什么叫做知恩是至關重要的教學條件。
二、運用多種形式培養(yǎng)感恩意識
1.教師用自己的言行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雖然由于種種因素造就了學生的自私、冷漠,但我相信愛能融化冰山,耐心細膩的教育終能打開學生冷漠的心窗,因此,我們可言傳身教,用自身的言行舉止影響學生。
2.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讓學生在朗讀中識恩、知恩,用聲音把作品中的形象再造出來,讓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如在教學《秋天的圖畫》時,讓學生在朗讀中抓住秋的特點,讓學生體會大自然給予我們美的享受,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恩情;讓學生暢所欲言,敞開心扉,彼此交流、溝通,讓學生在課堂上互相交流身邊發(fā)生的事情,或者自己所知的有關感恩的小故事,讓學生加強對感恩的認識;也可以讓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或課文所給予的情境中扮演角色,讓學生身臨其境,使學生體驗感恩之情。學生在扮演角色過程中由扮演角色到進入角色,達到忘我的境地。學生通過角色換位,體會角色的內心世界,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多媒體資源的運用,讓學生對感恩有更深刻的認識
在學生朗讀時,可以采用配樂朗讀的形式,選擇與文章主題相應的背景音樂,讓學生在悅耳動聽的音樂構成的情景中有感情地朗讀,從而增強學生對感恩的感性認識,使學生產生心靈上的共鳴,讓感恩得到升華,讓感恩潛移默化地走進學生的心里。
4.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學
作文教學要和閱讀教學密切配合,教師除了在閱讀教學中幫助學生領悟作者的作文思路與表達特點外,還可以充分利用課文的示范作用,換個角度,選取某些材料,進行寫作訓練。有些課文,常常給讀者發(fā)人深省、耐人尋味的藝術空白:深蘊內涵的議論,簡潔樸素的敘述,概括粗略的描寫,欲說又止的省略……這些,都為我們提供了想象的空間。根據(jù)作者的作文思路展開聯(lián)想,補寫這些藝術的空白很有意義,學習了《姥姥的剪紙》后,在作者強烈思念姥姥的感染下,我要求學生回去觀察自己的家鄉(xiāng),對比課文中的故鄉(xiāng)寫出自己的感受?,F(xiàn)在,被各種關愛包圍著的獨生子女,由于良好的環(huán)境和豐裕的物質條件,往往使他們忽視了這份可貴的真情。現(xiàn)在我們呼喚真情,提倡報恩,不僅僅是作文的需要,更是學生做人的道德需要。這對構建和諧家庭,特別是促進他們美好品格的形成,都有著巨大促進作用。
三、感恩教育,最終的落腳點是讓學生知恩圖報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意。讓學生樹立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思想,培養(yǎng)、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對父母感恩,就要體會父母的養(yǎng)育之情,孝敬家人,生活節(jié)儉,不與人攀比,努力學習;對老師感恩,就要聽老師的教誨、學習上進、遵守校規(guī),不斷進步;對同學感恩,就要生活上和睦共處、學習上相互幫助;對祖國感恩,就要遵紀守法,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以后報效祖國、服務社會作準備。我還會和一些家長聯(lián)系,了解學生回家的表現(xiàn),是否積極自覺做家務,參加勞動等,以分擔父母的辛勞。為家育孝子,為國樹良才,語文老師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