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精算師
下面這個場景在中國恐怕不在少數(shù):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支柱,月薪1萬元,除去個人消費兩三千元,余下的錢干什么呢?一是還房貸,實現(xiàn)家庭住房目標;二是給孩子交學費,履行子女教育義務;三是投資孩子將來的教育金或者自身的退休養(yǎng)老;四是負擔家里的生活費。如果某種外部沖擊(疾病、死亡或者其他意外事件)導致這1萬元一時或者永久地無法獲得,那么房貸如何償還?家人如何照顧?孩子的美好前程如何實現(xiàn)?要想解決這個問題,至少到目前為止,保險是一個可靠的工具,可以防范使家庭的生活目標受到嚴重影響甚至瞬間倒塌的非金融風險。
由于每個人在不同階段面臨的風險有所不同,所以在買保險之前,要分析究竟要防范的是哪種非金融風險,以及該風險對于家庭財務目標的影響有多大。具體到孩子,顯然跟成人有所區(qū)別,因為孩子并不承擔對家庭的財務收入責任。那么,應該怎樣規(guī)劃孩子的保險呢?
1 給孩子買保險最高不能超過10萬元嗎
這里的10萬元保額上限是指死亡賠付責任,重疾保額沒有規(guī)定上限。
根據(jù)《中國保監(jiān)會關于父母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人身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保監(jiān)發(fā)〔2015〕90號),10萬元保額上限也作了修改。對于父母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在被保險人成年之前,各保險合同約定的被保險人死亡給付的保險金額總和、被保險人死亡時各保險公司實際給付的保險金總和按以下限額執(zhí)行:
(1)對于被保險人不滿10周歲的,不得超過20萬元。
(2)對于被保險人已滿10周歲但未滿18周歲的,不得超過50萬元。
2 要買重疾險
給孩子買保險,壽險并不是首要考慮的險種(狹義的壽險是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死亡意味著收入能力永久喪失)。而孩子的健康問題最影響家庭的財務安排,因為孩子一旦生病,就算傾家蕩產(chǎn),父母都會全力以赴。目前,社保中的醫(yī)療保險,未成年人的待遇遠低于在職職工。所以,必須為孩子購置健康險。
2.1 保額應在50萬元以上
給孩子買重疾多少才算合適,可以參照表1得出答案。特別是少兒重疾(白血病、淋巴瘤等),治療費用都非常高,5萬~10萬元的保額根本無法覆蓋風險。
2.2 別太在意病種
一般家長希望保險覆蓋的病種越多越好,但也別太在意病種。因為無論男性還是女性,患病率最高的4種重疾能夠占到全部重疾發(fā)生率的90%以上(見圖1、圖2)。對于兒童重疾險,我們重點要注意是否涵蓋了一些孩子容易發(fā)生的病癥,如白血病、淋巴瘤等。
3 盡量買純消費保險
同樣的保障,買什么樣的重疾險當然要看杠桿比,也就是盡量用較低的支出獲得較高的保障。高杠桿、以小“保”大才是我們買保險的目的所在,也是保險的真諦所在。這樣的產(chǎn)品才能讓我們避免“保險用時方恨少,治病的錢不夠了”的困境。純消費型保險就是這樣的高杠桿保險產(chǎn)品。
3.1 消費型保險可買到足夠保額
一些投保人認為消費型保險的性價比不高,購買返本型保險更好。這里還是推薦消費者買消費型保險,因為消費型保險能以較低的保費實現(xiàn)很大程度的保額需求。
不能說返本型的不好,問題是你的預算能買得起50萬元保額的返本型保險嗎?重疾治療費用很高,而且上漲快。買重疾險就是為了萬一得重疾時有足額的治療費用,所以還是要用有限的保費買到足夠的保額。
3.2 用做慈善的心態(tài)買保險
保險是一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產(chǎn)品,它的原理和慈善個相似,只不過保險是先交錢,后受益。真正的投保人應該抱有一顆慈善之心:我買了,最好別用,就當把保費捐給那些患病的人;但萬一我患病,別人會捐錢給我治療。你可能會反駁:說得輕巧,每年要支付幾千元的保費。
其實,這種想法還是由于大家沒有真正明白消費型保險的經(jīng)濟性。真正的消費型保險的保費通常不高。比如,投保孩子的重疾險,買10萬元保額,每年只要60~70元!這難道還不可以當作捐款嗎?以前的產(chǎn)品每年保費動輒上千元,保額卻只有10萬元,是因為把保障和理財捆綁在了一起,這好比你想買襪子,但商場要求你必須捆綁買一雙鞋子,所以很貴。
各種重疾險覆蓋的病種其實都差不多,40種也好,60種也好,差異實際上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大;大公司、小公司差異也不是很大。因為前25種重大疾病是統(tǒng)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