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咸標
[摘 要]興趣不僅能夠喚起學生對學習的熱愛,更能促使學生去自我學習、自我完善與自我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要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通過巧用多媒體、組織活動、課外實踐等方式,喚起學生對學習,乃至對知識的熱愛,使他們自覺主動地學習,從而構建生態(tài)的語文課堂。
[關鍵詞]生態(tài)語文 興趣 多媒體 活動 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22-034
新課程理念強調(diào),真正的語文教學應該是師生多元互動的,流淌著生命的。這需要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最好的辦法就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興趣不僅能夠喚起學生對學習的熱愛,更能促使學生去自我學習、自我完善與自我發(fā)展。如何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構建生態(tài)的語文課堂呢?
一、巧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興趣
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對抽象的內(nèi)容,他們往往要借助具體的形象來思考。一些色彩鮮明、形象具體的圖像往往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多媒體不僅可以把抽象變?yōu)榫唧w,還可以配合聲音、色彩等,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要認識到多媒體在課堂上的作用,尤其是對低年級學生。它不僅有助于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他們參與語文活動,而且還能促進生態(tài)語文課堂的構建,使課堂生成精彩。
比如,對《九寨溝》這篇課文,雖然九寨溝很美,文本的語言也很美,但是究竟美得怎樣,大多數(shù)學生都沒有見過。因此,教學時如果僅僅通過語言描述,就很難打動學生,激發(fā)他們的興趣。為此,教學時筆者通過多媒體播放九寨溝的一段視頻,讓學生認識九寨溝的山、動物,感受到它們的美。這樣,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對課文產(chǎn)生興趣,沉入文本,仿佛置身于美麗的童話世界中。
這里,教師需要明白,多媒體僅僅是輔助教學手段,而不是教學的全部。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一些教師過分依賴于多媒體教學,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剝奪了學生思考與想象的權利。因此,多媒體的使用要適度,要真正恰到好處地發(fā)揮它的作用,而不能喧賓奪主。
二、組織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
小學語文教材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泛。教師可以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開展各種活動。在課堂上,教師要打破常規(guī),引導學生動手、動嘴、動腦,在豐富學生體驗的同時,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形成多元互動的局面,促進生態(tài)語文課堂的建構。
比如,教學《宋慶齡故居的樟樹》這一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做“導游”,或者以小組為單位,輪流做導游,介紹宋慶齡故居前的樟樹。這里教師要引導學生準確把握這兩棵樟樹的特征:外在美,那種蓬勃的生命力;還有內(nèi)在美,不怕蟲的高貴品質。在“導游”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對文本內(nèi)容、樟樹有了深入的了解。最后,順勢引導:“作者為什么要寫樟樹?游客為什么都喜歡在樟樹前合影?”在學生興趣中,課堂順勢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活動是教學的重要方式,對小學生來說尤其重要。在活動中,學生做導游,一方面彰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也踐行了新課程理念,體現(xiàn)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構建生態(tài)語文的同時,促進語文課堂的精彩生成。
三、課外實踐,激發(fā)學生興趣
語文是生活的,更是學生的。教師只有主動搭建文本與學生生活的橋梁,創(chuàng)設情境,才能喚醒學生生活的記憶與經(jīng)驗,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興趣,從而促進語文課堂的精彩生成,構建真正的生態(tài)語文課堂。
有一次作文指導課,內(nèi)容是寫秋天。一開始筆者在課堂上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卻個個“大眼瞪小眼”,無話可說,無內(nèi)容可寫。后來,一個學生提醒了我,說:“老師,你讓我們出去看看,就行了!”當時正是秋天,筆者一想也對,就把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確定每個小組觀察的范圍,指定組長,然后讓他們自由活動。在這過程中,筆者穿插于各個小組中進行指導,而學生興致勃勃,興趣很高。后來,有的學生寫道:“樹葉的外形像嘴唇一樣……我撿到了一片樹葉,外形與人的心臟一樣,一動一動的,顏色也是火紅火紅的,富有生命氣息……”
教師應明白,實踐活動不是多余的,而是學生語文學習的有益補充,它能更好地豐富學生的情感,深化他們的體驗,為學好語文打下堅實的基礎。如有可能,教師應盡可能地創(chuàng)設實踐活動,或者充分利用學校、家庭每一次實踐活動的機會,豐富學生體驗,提高他們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的能力。
孔子曾經(jīng)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里的“樂之”,對學生來說,就是興趣。對構建生態(tài)語文課堂來說,學生的興趣就是關鍵,就是基礎。缺少了學生的興趣,一切都是空中樓閣,無從談起。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就要走進學生,了解學生,與學生做朋友,從學生出發(fā),為學生搭建平臺,使教學活動滿足學生的心理訴求。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