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桂梅
【摘 要】要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就必須重視英語課堂教學,聚焦英語課堂教學的45分鐘,實現(xiàn)真正的有效課堂教學。
【關鍵詞】英語 課堂 模式 效率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7-0016-02
隨著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地推進,如何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進行有效的英語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師亟需認真思考的問題。課堂是教學工作的主陣地,是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主場所,是學生獲取信息、探究知識、形成能力的主渠道,也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主戰(zhàn)場。要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就必須重視英語課堂教學,聚焦英語課堂教學的45分鐘,實現(xiàn)真正的有效英語課堂教學。而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并非易事,需要教師實現(xiàn)真正的質(zhì)的轉(zhuǎn)變。本文就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現(xiàn)狀進行剖析,對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初步探討,以求更有效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使英語課堂教學達到最優(yōu)化。
一、利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提高英語課堂效率
1、情境教學法
教師應盡量采用本土化、生活化的語言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英語知識,從而使學生把英語學習當作一種愉快的享受,進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對大多數(shù)中國學生來說,不可能有一個良好的英語語言生活環(huán)境,為此,在英語課堂上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環(huán)境至關重要。讓學生如臨其境,觸境生情,不知不覺地融入到特定的學習氛圍中。教師可從學生日常所能接觸到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的具體情景和遇到的問題入手,通過實物、媒體演示等方式設置情景,使學生在興趣中求知、探索等動力的驅(qū)使下,積極主動地融入情景體驗之中,從而使枯燥的灌輸與說教,變?yōu)樾撵`的溝通與情感的交流;使深奧的教育內(nèi)容,變?yōu)闊o形的滲透和正向的激勵,最終內(nèi)化為自身的道德品質(zhì),外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
2、分層教學模式
在教學過程中, 教師針對學生不同的個性特征與心理傾向, 以及不同的知識基礎與學習能力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實施教學,進行因“才”施教。這樣,在教師的輔導下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愉快地學習, 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特別在一般校中,教師更應重點輔導后進生,幫他們掃除了學習障礙, 并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 使他們看到希望, 消除自卑心理, 從而促進后進生積極性的提高。同時, 分層次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的教學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要對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充分的了解, 并對他們及時調(diào)整, 這樣做, 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及時調(diào)整適應自身發(fā)展的學習起點, 而且有利于學生看到自身的進步與不足, 時刻保持積極進取的學習熱情。
二、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語言
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語言是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要通過教學語言來實現(xiàn),它是傳授教學內(nèi)容的主要載體,在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沒有教學語言也就無所謂教學。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既要改變傳統(tǒng)的“一言堂”,也要提高話語的質(zhì)量。教師課堂話語的對象是學生,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聽懂也要讓學生聽了有所得、有所悟、有所獲,更要留給學生充足反饋的時間和空間。要做到這些,教師需要認真設計自己的英語課堂話語,簡明扼要,放棄話語霸權(quán),要富有幽默感,聲音要洪亮,音調(diào)要抑揚頓挫,與學生形成交際的輪回。同時也需要教師認真鉆研教學內(nèi)容、分析學生需要,使得自己的話語有的放矢,保證學生想聽、能聽、該聽,這樣學生才能夠與教師產(chǎn)生共鳴,與教師形成互動。
三、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素質(zhì)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所以在實施素質(zhì)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1)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學實踐表明,學生熱愛一位教師,連帶著也熱愛這位教師所教的課程,他們會積極主動地探索這門學科的知識,這也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2)創(chuàng)設情境,形成問題,使學生愿意學。學生愿意學,就能主動地探索新知識,學習的積極性自然就高了;(3)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樂于思考,獨立自學。教師在英語課堂中要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學習中自由自在、無拘無束,使學生真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quán),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學生就會積極自主地參與學習,主體性得以充分發(fā)揮??傊?,教師的角色應從知識的傳遞者轉(zhuǎn)變?yōu)閷W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參與者,改變由教師滿堂灌、壟斷英語課堂的局面,讓學生在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過程中逐步掌握學習策略,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并成為一個“會學習”的學生。
四、科學地利用評價手段是激發(fā)有效英語課堂教學的保證
1.引入競爭機制,不失時機的采取激勵措施
每堂課如果能引入競爭機制,那么學生會更加積極,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比如在新授閱讀課時,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快速瀏覽課文,然后搶答與課文相關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積分,最后評出優(yōu)勝組,只要在黑板上的小組積分處畫上紅花或者星星或者小紅旗,這個小組的學生就很興奮,興趣高漲。其他小組有失落的,這時教師積極引導,于是大家又摩拳擦掌等待下次機會好好表現(xiàn)。
2.進行積極評價,鼓勵創(chuàng)新思維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實現(xiàn)這一理念,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小學生是需要肯定、褒揚,需要體驗成功喜悅刺激的群體。在教學中,如果教師對學生的一些離奇想法加以批評、指責、訓斥,學生的心理將會受到壓抑,從而打擊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教師應該進行鼓勵性評價。對于學生的錯誤,不要馬上說“No, you are wrong.”而說“A good try”or “Please think it over,and you will find a better
answer.”并走到學生身邊,輕輕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下。這樣即使學生回答錯了,也不會產(chǎn)生挫敗感。
3.語言學習與實際生活相結(jié)合,關注活動的有效性,倡導學生學以致用
教學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引領學生從生活走向文本;在運用環(huán)節(jié),教師又會在學習文本的基礎上將學習活動回歸生活實際,積極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表達自己的感受,努力做到學以致用。這體現(xiàn)了“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將會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總之,新課程倡導“讓每個學生得到發(fā)展”。要讓每個學生在英語課堂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關鍵還在于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要關注英語課堂,不斷提升自身素質(zhì),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取得最優(yōu)的教學效果,努力構(gòu)建有效的英語課堂教學,真正使有效教學的理念服務于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并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