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已經到春天,每每到這季節(jié),腦海中縈繞的盡是才女林徽因的詩意繾綣——“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你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人間四月天”。走在這春天里,我仿佛看見,就是在這斷瓦殘桓的巷子盡頭,一位身著乳白色素錦旗袍的女子佇立在暗香浮動的花樹下久久不愿離去。
這春,映出了杜麗娘的性格,一定是像這枝頭粉色中透著殷紅色的桃花一樣,在溫婉柔和的背后潛藏著一種生機勃勃的力量。是這股力量讓她從層層的桎梏當中悄然綻放。不再是顧影自憐的中國傳統(tǒng)女性,而是敢于追求愛情的勇敢少女。而戲劇作品的魅力更是在于它的超凡脫俗,可逾越生死,可流傳千古,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女性。
自古才女,比一般的女子更加的敏感易傷懷,也更能切身體會文學作品的深刻魅力?!赌档ねぁ芬欢缺涣袨榻麜?,林黛玉在聽聞了《牡丹亭》之后,心神搖曳,相思成疾;才女馮小青也是因感懷《牡丹亭》,后年紀輕輕便懨懨而死。在孤山腳下的梅樹叢中留在了長滿青草的孤墳。也留下了“瘦影自臨春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等絕美詩句。
女子和花就像孩子和玩具,像月光和夜空,剪不斷,理還亂。夜越深,月越亮,春愈深,花愈濃。若是配上指尖的旋律,更是讓人微醺不已。從前在學校里聽戲曲老師吹笛唱曲,他總是說如果想要了解昆曲,首先要聽要讀的就是《游園驚夢》。那時還不滿20歲的我,讀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焙苁遣唤狻5巧钌钣浀媚蔷洹安蝗雸@林,怎知春色如許?!倍披惸锏男蜗蠛苌僭陔娨晞‰娪爸杏兄唧w的刻畫,除去戲曲舞臺上那個濃妝艷抹的花旦形象。僅憑這幾句經典的唱詞,我就仿佛看到一個青紗羅袍,玉釵云鬢,膚如凝脂,美目盼兮的少女,漫步在園林一角,春花爛漫處。在氤氳的香氣中墜入夢境,也不知這花香是夢中的還是眼前的,更不知這人兒是畫中的還是耳畔的。只是這風,這人,這花,這香,這春,在這一刻便是永恒了。哪怕杜麗娘為這春色香消玉殞,也總好過那些未亡人活得形如枯槁,每天在利欲熏心中度過。我們都活的太匆忙,忙著工作;忙著賺錢;忙著趕路,卻忘記了沿途的風景和身邊的人,甚至都來不及抬頭看一眼星星,低頭嗅一嗅春天。
就像文章有起承轉合,月亮有陰晴圓缺,春亦有朝時盛放,暮時衰?;ㄒ挥兄ㄒ话闶⒎排c凋零。
于是愛花人易安居士傷懷“小院閑窗春已深,重簾未卷影沈沈,倚樓無語理瑤琴。遠岫出山催薄幕,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李清照的一生命途多舛,早年她跟隨父親領略汴京的繁華,年少成名,備受推崇。這可說是花朵初綻的光景。后她與趙明誠過上了“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钡拿篮蒙?。人生最好的光景也不過如此吧,青春夫妻,仕途得意,琴瑟和鳴,無憂無慮??墒呛镁安婚L,政治上的風云變幻,使得夫妻二人被迫離散。后時局變遷,輾轉后趙明誠過世。李清照無奈再嫁張汝舟?;楹蟛虐l(fā)現(xiàn)張汝舟是齟齬自己的財物而且騙取官職。又因為妻告夫罪一度身陷囹圄。這也沒有使她一蹶不振,李清照把自己的一腔哀怨投身入國仇家恨之中,為我們留下了一篇篇不朽的絕唱。
這一朵明麗的的小花在那風云突變的年代中,被吹散,被打擊,被蒙塵。卻始終如這錚錚鐵骨的嫣紅梅花一般,在雪中傲然挺立,未曾低下頭顱。誰說花兒一定是不堪一擊的?
除了粉嫩的桃花,嫣紅的梅花,這世上還有一種清麗脫俗的小白花—梔子。
“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說的就是漢成帝的妃子班婕妤。因為她才貌兼?zhèn)洌畹脻h成帝之心。在那個聲色犬馬的宮廷,是怎樣的清心寡欲,不食人間煙火的心性才能讓她拒絕了如此的誘惑,潛心做文章,寫下了流傳千古的辭賦。她正是宛如梔子,純潔無暇,嬌嫩如斯。
記得中學畢業(yè)時一位好友送了我一朵梔子花,剛剛采摘下來的梔子花香果真是讓人沁入心脾的。不需要用力去聞,只要是在衣襟上別過,再從旁經過依然是芬芳滿懷的。我將它放在語文書中,那一枝小小的純白梔子,足足在我的扉頁上香了半載。那時候我打趣到,這花兒就像我們的友誼一樣長命百歲。它的花語意味著它要從冬季開始孕育花苞,直到夏天才會綻放。而我們的人生不是也需要這種在百花綻放時安靜積蓄能量,終而厚積薄發(fā),語驚四座嗎?
也許平凡的我們不能像杜麗娘、李清照、班婕妤一樣流芳百世,留下雋永的文字。但也可以在自己的一方凈土,守住一點執(zhí)著,堅持一些自我,做一種獨有味道的花朵。
這樣想著想著,我便走到了春的深處,發(fā)現(xiàn)我們蘇北的春天雖說是來的慢了些,但是一點也不耽誤花兒們競相開放,像姑娘穿上新買的春裝一樣,在瑟瑟的早春寒風中淺笑輕顰。前些日子,云龍湖畔的杏花引來了全城的男女老少。在夕陽西下之時,在枝頭微顫的朵朵杏花,以她微小卻有力的花萼,純白到近乎透明的五瓣花,整整把這一城的春色收入囊中。
彼時彼刻,我便駐足感嘆,無需跋山涉水去京東看櫻花,不用舟車勞頓去法國小鎮(zhèn)尋覓薰衣草。“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边@春,已然在我們的歸家之路上,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也可以停一下匆匆的腳步,暫時忘卻這喧囂的世界,回到家鄉(xiāng)望一望這春意濃吧。
(作者介紹:劉方純,文學愛好者,現(xiàn)居江蘇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