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
摘 要:新課程標準的頒布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加速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學出現了可喜的變化。就基礎教育而言,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就是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差。形成這一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填鴨式”為主的教學方式、以“聽講——記憶——練習——知識再現”為主的教學方式造成這一狀況,學生的學習主要在課堂完成,因此,新課標下必須徹底改變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這也是當前新課標探討的熱點問題。
關鍵詞:新課標 小學語文教學 探討
一、更新教學觀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服務于學生的學習方式,營造誘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huán)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進行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讓每個學生都能進步。
1.巧用視覺作用,讓孩子去畫、去看、去描
就兒童記憶材料而言以視覺加工為宜,小學生喜歡生動直觀、色彩繽紛的圖畫、圖片。教師一定吃透教材理解編寫意圖,以圖增趣,提供豐富的圖畫資料,把看圖和學習知識融合為一體,巧妙地運用色彩,為教學服務,鼓勵學生自己理解,運用色彩,想象、描繪自己心中的美好生活。奧秘的星空,太陽初升的草原、山村、森林、大海等,使之于小學生的筆下,多姿多彩,充滿活力,無限美好。
2.注重學生語言積累,讓孩子去說、去讀、去講
毋須諱言,拼音教學是枯燥的,無味的,運用學生已有的語言積累,從學生熟悉的語言環(huán)境中提煉,進行拼音符號的認識,經過學生的口頭語言,加深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例如,教學ai這一韻母,讓一個小學生上講臺和教師比高矮,然后,由學生將觀察到的用一句話說出來。有個學生說: “老師比xxx高,xxx比老師矮;還有一個學生說的更精辟:“老師是a我是i,老師愛我,我愛老師?!睔g快愉悅的氣氛,完成ai這一韻母的學習。誘導學生掌握ai的發(fā)音之后,引導學生用這個音節(jié)進行組詞、說話。這樣,學習了拼音,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一舉兩得。
3.給與開放空間,讓學生去玩、去動、去演
天生好動活潑是孩子的天性,教師必須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順應孩子的天性,以孩子的愛好和興趣為本,精心設計,教學《復習拼音》一課,把學生喜歡的卡通人物皮卡丘引入課堂,用學生喜歡的“打靶開花”,“找朋友”等游戲進行復習,以闖關的形式貫穿一節(jié)課始終,這樣,學習氛圍異?;钴S,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情感得以交流表露,個性得到張揚,成功享受了自主、實踐、活動的主旋律,課堂教學輕松愉悅,學生學得扎實牢固,這樣,教學方式讓學生的學習豐富多彩,有滋有味,課堂生機勃勃,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二、關注實踐,實現學習方式多樣化
新課標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必須發(fā)揮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有特色、有個性、可持續(xù)發(fā)展,培養(yǎng)富有探究新知、不斷進取的精神,迫切需要教師與時俱進,勇于實踐,改革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
1.從內容著手,誘導學生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標準提倡的,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最根本的是學習過程有內在的動力,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必須更新教學觀念,從教學內容入手,學生自己說出來的教師不教,學生能自己學懂的,教師不教。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學,查找生字,分析生字,朗讀課文,等,盡可能的尊重學生的理解,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教師及時誘導點撥。教師一定由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轉變?yōu)檎n堂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這樣,學生充滿成就感,自信心十足,激發(fā)他們投入到新的學習活動之中。
2.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意識和習慣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自主探究,主動獲取,進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在課堂上如何落實合作學習呢?一般情況下,學生分成四人一組,互相交流,共同探討,共同提高。這一學習方式不能流于形式,教師及時指導,從細微處著眼,使每個學生承擔著一定的學習任務,作組長的負責整理每個小伙伴的發(fā)言,在全班交流時表達自己小組的觀點;作主持的,負責協(xié)調小伙伴的發(fā)言;作音量控制員的,調控小伙伴發(fā)言的聲音等,每人承擔的角色不斷變化,得到鍛煉。這樣,每一名學生都能與他人交流、合作。關于學生如何發(fā)言、傾聽、評價、質疑等,教師給予明確的指導點撥,根據學習情況給予必要的提示。這樣,學生互相了解彼此的觀點,反思自己,對同學的發(fā)言做出思考,教學過程是學習的過程,是學生交往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意識。
3.營造新的教學環(huán)境,注重學生情感的開發(fā)
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是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營造新的教學環(huán)境,徹底改革傳統(tǒng)的語文課程,感悟語文教學過程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情感體驗,是文本與教師、學生的生活體驗碰撞的火花。因此,注重情感的開發(fā)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首先要感動,這是一節(jié)課成功的前提。一位冷漠、毫無激情的教師,其教學一定是枯燥無味的,失敗的教學。激情來源于感動,開發(fā)感動情感是激情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吃透教材,研究與開發(fā)教材尤為重要。必須根據自身的感情努力挖掘教材的感動因素,教材的感動因素源于文本的關鍵點,是文本與師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觸及點。緊扣這一觸及點切入教學,感動猶如泉水,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觸及點是兒童喜歡玩樂的天性,因為喜玩百草園有無窮的樂趣;因為樂三味書屋的教學枯燥無味,這樣的契合,把握整篇文章游刃有余。
參考文獻:
[1]王登勇. 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 山海經,2015,13:61.
[2]楊靜. 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J]. 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1:209.
[3]魯東莉. 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的新思考[J]. 中華少年,2015,23:47.
[4]李凌云. 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 中國培訓,2015,08:146.
[5]尤瑞琴. 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4,29:87.
[6]周帆. 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思考[J]. 新課程(小學),2013,09:6.
[7]陳治瓊. 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思考[J]. 新課程學習(下),2013,12:33.
[8]張鳳云. 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研究[J]. 神州,2013,31:134.
[9]楊靜. 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J]. 校園英語,2014,07:34.
[10]夏欣. 淺談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J]. 學周刊,2011,08: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