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華
摘 要: 英語教學作為小學教學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當今義務教育教學階段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著重探討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為廣大的英語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 情境教學法 小學英語 多媒體教學
近年來,我國的教育體制實現了一系列的變革,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小學英語教學增添了新的活力。受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影響,小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影響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因此必須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必要性
情境教學法又稱視聽法,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境,營造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教材,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以講授為主,教師多注重對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長此以往,將會降低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課堂教學效率低下。而情景教學模式下,強調創(chuàng)設特殊情境,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不僅是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而且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對于小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提升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對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創(chuàng)設特定的表演情境
小學生正處于成長與學習的初級階段,心智尚未成熟,對外界的事物充滿強烈的好奇心,再加上小學生活潑好動及天生的游戲心理,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心理特點,使教材內容與表演、游戲等相互融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通過肢體語言與口語進行表演,增強對教材內容的認識。不僅能夠將教材中抽象的靜態(tài)知識轉化為具象的動態(tài)知識,便于學生的理解,而且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課堂效率。如教師在進行“Story Time”這一板塊的教學時,可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互動交流,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起到引導的作用,表演結束后,選取表現優(yōu)秀的一組進行課堂展示,不僅能夠將學生置身于真實的情境中,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而且能夠使學生普遍參與到表演中,每一位學生都得到有效的鍛煉。
2.2多媒體教學的應用
近年來,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多媒體教學集視頻、畫面、聲音于一體,不僅操作便利,而且為學生提供直觀的視覺觀感,對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與價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課堂內容適當引入多媒體教學,搜集一些與課程相關的視頻與畫面,在課堂上加以展示,不僅吸引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開闊學生的眼界,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比如在進行“A good idea”這一課的教學時,可以從網絡上下載一些娛樂活動的視頻,如skating,swimming等,讓學生在了解這些運動的過程,掌握英語知識,激發(f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2.3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
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故事教學時一定要科學合理地選取英語故事,小學高年級學生喜歡情節(jié)比較復雜一點并且具有戲劇性與曲折性的故事,而小學低年級學生則更偏向于那些情節(jié)簡單、故事主角是動物的故事,教師應該根據所教的學生年級,選擇不同的故事。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故事中一些比較復雜的語言現象,教師應該適當地將語言現象進行簡化、故事講授時把握好節(jié)奏、體態(tài)語及語氣等。故事講授中,一些必要的教具是不可或缺的,將故事相關的實物或者是生詞卡展示給學生,將故事以一種更生動形象的形式展現出來,利用實物或者是圖片幫助學生記憶單詞,引發(fā)學生的思考。
比如小學三年級英語第一單元的課文“I,m Liu Tao”,這篇課文主要用來教授學生與同學之間的日常交流,通過主人公Liu Tao同學與其他同學相互打招呼的方式,告訴學生怎么采用英語詢問別人的名字及向老師、同學問好,課文中分別設置了不同的場景,故事場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老師可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分別模仿Liu Tao及他的老師、同學等,進行角色扮演,增加英語口語練習機會,將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自然融入故事教學中。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教師要做好英語教學工作,就必須具備一些科學良好的課堂教學技能。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推行情境教學法,符合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際英語教學中具有很大的價值,應積極倡導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梁文霞.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情景教學法之我見[J].都市家教月刊,2014,12(1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