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
【關鍵詞】 美術教育;幼兒;非智力因素;作用
【中圖分類號】 G61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6—0074—01
非智力因素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智力以外的環(huán)境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質等。狹義的非智力因素是相對智力因素而言,它是智力因素以外對智力活動起直接制約作用的心理因素,包括動機、興趣、氣質、情感、意志以及勤奮程度、良好習慣等。美術教育對幼兒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影響和作用是多層次、多方面的,在此僅從兩個方面進行論述。
一、美術教育能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道德信念
幼兒還說不上有道德信念,只能說有初步的信念因素,這時候的幼兒會表現出對真理的渴望,但對一些事情缺乏正確的判斷。通過美術給予及時的指導幫助,可以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道德觀。藝術作品一般都具有高尚健康的情感,積極挖掘作品中的思想內涵,是對幼兒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很好材料。
在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幼兒的道德信念途徑主要有:第一,通過作品的思想內涵提高幼兒的思想素質,培養(yǎng)幼兒的道德情感??梢酝ㄟ^欣賞表現革命傳統、革命理想的美術作品,使幼兒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氣概,讓幼兒直接地感知愛國主義的澎湃激情,由此產生為國家奮斗的愛國熱情。例如,在欣賞油畫 《狼牙山五壯士》時,可以通過對故事情節(jié)的生動講述,重點突出五壯士將敵人引入絕路,出色地完成了牽制敵人的任務,縱身跳崖的壯舉,引導幼兒認真觀察畫面,體會五壯士當時的心境,啟迪幼兒學習革命先烈為國為人民奉獻一切的高尚品格,從而激發(fā)幼兒的愛國熱情;也可以通過欣賞表現熱愛勞動,美化、創(chuàng)造生活的作品,培養(yǎng)幼兒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第二,通過引導幼兒進行合作性美術活動,培養(yǎng)幼兒團結、合作、分享、友愛的積極道德信念。在合作性美術活動中,合作小組共享經驗,共同構思,共同完成作品,共同整理材料與工具。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分析自己的合作行為,同時通過樹立榜樣幫助幼兒提高合作水平;第三,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生活,講述自身的體驗,并進行創(chuàng)作和評價。教師通過各種方法,豐富幼兒的道德體驗,可提高其道德評價能力。
二、美術教育能培養(yǎng)幼兒健康的情緒情感
情緒情感對幼兒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有明顯的動機和激發(fā)作用。通過美術教育活動給予幼兒及時的幫助,可促進幼兒情緒情感的良好發(fā)展。
首先,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當幼兒對繪畫內容感興趣時,他們的注意力就會非常集中,在繪畫時能夠大膽想象進行創(chuàng)作。而當教學內容沒有吸引力時,幼兒的積極性就會下降。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對教學內容有所選擇,在教學活動中要營造良好的氛圍,保持積極情緒,這樣才能調動幼兒的情緒,讓教學活動變得輕松。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提高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在日常生活中,教師還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幼兒用線條、形狀、色彩描述身邊的景物,帶幼兒到戶外感受大自然的美,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興趣。
其次,提高幼兒的欣賞水平,幫助幼兒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美術欣賞教育是培育幼兒藝術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如果幼兒能掌握美術欣賞的基本方法,就能更快提高審美水平,從而開闊藝術視野、陶冶情操,獲得積極的情感。在作品的選擇上,形式感強的美術作品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感知能力。色彩方面,應選擇具有鮮明個性色彩的作品。從造型看,應選擇構圖簡單,富于節(jié)奏、韻律的作品。從線條看,應選擇大膽夸張、富有特色的作品。同時還可以選擇一些山水花鳥、風景靜物作品,激發(fā)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培養(yǎng)幼兒主動發(fā)現美、感受美、表達美的情感。
再次,讀懂幼兒的作品,正面評價,讓幼兒的情感得到回應。教師要善于發(fā)現每位幼兒的點滴進步,給予正確的評價,促進整體提高。當活動結束后,給幼兒時間講述自己創(chuàng)作的意圖,讓幼兒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每位幼兒的發(fā)展水平都是不一樣的,教師在評價時要尊重個體差異,根據幼兒的實際水平點評,找出幼兒成功或比較突出的地方進行表揚鼓勵。對于還存在的問題用建議的方式引導幼兒修改,讓每位幼兒都能在積極的評價中獲得快樂的情感。
正確的美術教育對幼兒的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和完整的心理發(fā)展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要勇于通過各種形式的藝術教育培養(yǎng)幼兒的非智力能力,讓所有的幼兒都能在美的教育、美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