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蕾, 詹士昌
(杭州師范大學理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6)
?
高校教務管理人員的角色壓力、職業(yè)倦怠與社會支持關系研究
王蕾, 詹士昌
(杭州師范大學理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6)
摘要:以高校教務管理人員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法,研究了高校教務管理人員的角色壓力、職業(yè)倦怠和社會支持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從如何減輕角色壓力、提高社會支持等角度入手,探討社會支持對減輕教務管理人員職業(yè)倦怠的調節(jié)和緩沖作用.
關鍵詞:教務管理人員;職業(yè)倦怠;角色壓力;社會支持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快速推進,高校教務管理工作也面臨著一系列新的困難和挑戰(zhàn).教務管理人員長期處在快節(jié)奏、高強度、高壓力、高要求的工作狀態(tài),其角色壓力不斷增大,職業(yè)倦怠問題突出.若不能及時加以調整,就容易出現(xiàn)疲勞煩躁、情緒低落、機能失調、熱情降低、對人冷漠等現(xiàn)象,對其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損害.作為高校管理隊伍中一個特殊而重要的群體,教務管理人員是高校教學管理與決策的主要組織者和執(zhí)行者,其工作狀態(tài)的好壞、管理水平的高低,將嚴重影響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運行和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但一直以來,各高校對教務管理人員地位的認同、價值的體現(xiàn)等均存在一定偏見,對其職業(yè)發(fā)展也未給予妥善安排和合理規(guī)劃.教務管理人員不但面臨角色壓力的不斷增大,而且長期處于投入與付出得不到認同與回報的狀態(tài),從而導致身心疲憊、前途迷茫和精神失落等職業(yè)倦怠現(xiàn)象普遍存在[1].
文章以高校教務管理人員為研究對象,結合教務管理隊伍工作實際,通過具有針對性的問卷調查,分析教務管理人員的角色壓力和職業(yè)倦怠基本狀況,研究其職業(yè)倦怠與角色壓力和社會支持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從如何減輕角色壓力、提高社會支持等角度入手,進一步探討社會支持對減輕教務管理人員職業(yè)倦怠的調節(jié)和緩沖作用.從而為緩解教務管理人員的職業(yè)倦怠水平提供對策和建議,并為高校相關部門的人事管理和工作決策提供理論依據.
1研究方法
1.1研究模型
圖1 研究模型Fig. 1 Research model
本文在對角色壓力、職業(yè)倦怠及社會支持相關理論研究[2-7]的基礎上,建立了如圖1所示的角色壓力、職業(yè)倦怠和社會支持之間的作用機制:以角色壓力為自變量、職業(yè)倦怠為因變量、社會支持為緩沖變量.假設角色壓力導致了職業(yè)倦怠的產生,并在這一因果關系的形成過程中,認為角色壓力能顯著地預測職業(yè)倦怠,而社會支持可以緩解角色壓力對職業(yè)倦怠的影響.通過問卷調查和數據分析,進而探討和研究:1)在職業(yè)倦怠中,教務管理人員會在哪些維度上更為顯著;2)教務管理人員角色壓力、職業(yè)倦怠和社會支持各維度是否具有相關關系;3)社會支持在角色壓力對職業(yè)倦怠的影響過程中,是否具有有效的緩沖作用.
1.2研究方法
以我省部分高校教務管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具體成員包括各高校分管教學的校長、教務處全體教學管理人員、院(系、部)分管教學的院長(主任)、院(系、部)教學秘書等.實際調查中,共發(fā)放問卷316份,實際回收問卷269份,回收率為85.1%,其中有效問卷260份,有效率為96.7%.
調查問卷分為角色壓力、職業(yè)倦怠和社會支持三部分,其中:1)角色壓力問卷模塊采用馬劍虹的角色壓力量表[8],共設有21個調查條目,包括角色模糊(8條)、角色沖突(13條)2個維度,所有條目從“很不同意”到“很同意”,采用李克特五點量表計分法.角色模糊和角色沖突的Cronbach α系數分別為0.881和0.908,總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數為0.808.2)職業(yè)倦怠問卷模塊采用李超平、時勘的適用于一般人群的職業(yè)倦怠量表[6],共設有16個調查條目,包括情緒衰竭(5條)、去人格化(5條)和成就感低落(6條)3個維度,所有條目從“從不”到“每天”,采用李克特七點量表計分法.情緒衰竭、去人格化和成就感低落3個維度的Cronbach α系數分別達到0.949、0.941和0.931,總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數為0.829.3)社會支持問卷模塊采用目前在我國應用最廣泛的,由我國學者肖水源編制的社會支持評定量表[9],共設有10個條目,包括客觀支持(3條)、主觀支持(4條)、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3條)3個維度.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和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的Cronbach α分別為0.532、0.834和0.743,總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數為0.753.
2調查結果分析
2.1高校教務管理人員角色壓力基本狀況
表1高校教務管理人員角色壓力描述性統(tǒng)計
Tab. 1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role stress about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taff in universities
構成因素項目數均值標準差角色沖突133.5770.680角色模糊82.9870.610角色壓力213.2820.536
高校教務管理人員角色壓力問卷調查統(tǒng)計結果見表1.數據顯示,角色壓力均值為3.282,高于中等水平.而在角色壓力的2個維度中,角色模糊的均值為2.987,接近中等水平;角色沖突的均值為3.577,超出中等水平.可見,當前高校教務管理人員的角色壓力狀況已高于中等水平,其中以角色沖突尤為嚴重.
由于長期以來教務管理人員工作的職責與權力沒有得到明確的界定,他們無法獲得清晰的角色期望,致使在工作中無法恰當地執(zhí)行角色行為,而工作上一點點的紕漏,卻要承擔教學事故等責任風險,導致角色壓力普遍存在.此外,由于教務管理工作繁雜,他們經常要面對不同的角色要求和角色期望,由于多重角色的要求和期望的不一致,自身價值觀和角色期望的不一致,因而角色沖突問題相對突出.
表2高校教務管理人員職業(yè)倦怠描述性統(tǒng)計
Tab. 2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job burnout about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taff in universities
構成因素項目數均值標準差情緒衰竭53.7590.676去人格化42.9910.593成就感低落62.9510.331職業(yè)倦怠153.2340.175
2.2高校教務管理人員職業(yè)倦怠基本狀況
高校教務管理人員職業(yè)倦怠問卷調查統(tǒng)計結果如表2所示.數據顯示,職業(yè)倦怠的均值為3.234,高于中等水平.而在涉及職業(yè)倦怠的3個維度中,情緒衰竭的均值達到3.759,遠高于平均水平.可見,高校教務管理人員的職業(yè)倦怠高于中等水平,其中以情緒衰竭尤為嚴重.
由于長期以來教務管理工作得不到高校有關方面應有的重視,他們既沒有事業(yè)發(fā)展的成就感,也沒有生存環(huán)境的安全感,在這樣的情況下個體容易產生情緒衰竭、去人格化、成就感降低等職業(yè)倦怠現(xiàn)象.此外,由于教務管理的工作性質和特點,迫使教務管理人員不但每天都要面對事無巨細、繁雜無盡的管理事務,還要經常面臨師生的各類抱怨和投訴,身心長期處于疲憊狀態(tài),因而情緒衰竭問題尤為突出.
2.3高校教務管理人員角色壓力、職業(yè)倦怠和社會支持的相關分析
為透視角色壓力、職業(yè)倦怠與社會支持各變量之間的密切關系,揭示社會支持對教務管理人員職業(yè)倦怠問題的影響程度,本文運用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法,對角色壓力、職業(yè)倦怠、社會支持及其各維度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主要變量間的Pearson相關分析
注:**代表顯著性水平達到了P<0.01(雙側).
角色壓力及其2個維度與職業(yè)倦怠及其3個維度達到了顯著正相關.角色壓力及其2個維度與社會支持及其3個維度均呈現(xiàn)顯著負相關.職業(yè)倦怠及其3個維度與社會支持及其3個維度也成顯著負相關.因此,高校教務管理人員的社會支持將影響職業(yè)倦怠的程度.依據相關分析得到,作用較大的是主觀支持與情緒衰竭的負相關,主觀支持、對支持的利用度與成就感低落的負相關.
2.4高校教務管理人員角色壓力、職業(yè)倦怠作用機制分析
為揭示高校教務管理人員角色壓力與職業(yè)倦怠各維度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本文以職業(yè)倦怠作為因變量、角色壓力作為自變量,運用多元回歸法分析角色壓力、職業(yè)倦怠之間的關系,得到角色壓力對職業(yè)倦怠的預測回歸方程分別為:
1)職業(yè)倦怠=-1.221+0.866×角色沖突+0.615×角色模糊;
2)情緒衰竭=-0.907+0.543×角色模糊+1.004×角色沖突;
3)去人格化=-1.874+1.129×角色沖突+0.481×角色模糊;
4)成就感低落=-0.881+0.822×角色模糊+0.425×角色沖突.
結果表明,角色壓力可以預測職業(yè)倦怠,并突顯出如下3條主要的回歸線路,即:角色沖突→去人格化、角色沖突→情緒衰竭、角色模糊→成就感低落.可見,角色沖突和角色模糊是高校教務管理人員職業(yè)倦怠產生的主要原因,也將是對高校教務管理人員職業(yè)倦怠問題實施有效干預、調控和緩沖的重要變量.
2.5高校教務管理人員社會支持對角色壓力、職業(yè)倦怠的緩沖效應分析
為進一步揭示社會支持對教務管理人員角色壓力和職業(yè)倦怠的調節(jié)作用,依據緩沖效應分析理論[10-11],本文以角色壓力為自變量、職業(yè)倦怠為因變量、社會支持為緩沖變量,運用逐步回歸分析方法,分析社會支持對角色壓力和職業(yè)倦怠的緩沖效應,如表4所示.結果表明,社會支持具有顯著的緩沖作用,即社會支持可以有效地調節(jié)角色壓力和職業(yè)倦怠的關系.
表4 社會支持對角色壓力-職業(yè)倦怠關系的緩沖效應分析
注:*代表顯著性水平達到P<0.05,**代表顯著性水平達到P<0.01.
3對策和建議
本文的分析和研究結果顯示,當前高校教務管理人員職業(yè)倦怠狀況確實堪憂,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來緩解而任其蔓延,將嚴重影響教務管理人員的工作狀態(tài)、工作績效和隊伍穩(wěn)定,對高校人才培養(yǎng)和教學管理工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極為不利;而社會支持對教務管理人員的職業(yè)倦怠程度具有顯著的緩沖作用,尤其是支持利用度這一要素,對緩解因角色沖突而產生的成就感低落具有關鍵性的作用[12].因此,高校應當重視和關注教務管理人員的身心健康,正視教務管理人員面臨的壓力和存在的職業(yè)倦怠問題,在人力、財力和物力上應提供必要的客觀支持,在政策和制度上也應給予一定的傾斜.在此基礎上,引導教務管理人員積極發(fā)揮主觀支持,主動提升對已有社會支持的利用度,從而緩解職業(yè)倦怠.根據本研究的結論,結合高校教務管理人員工作實際,就緩解其職業(yè)倦怠問題,提出以下幾方面的對策和建議.
3.1有效提高教務管理人員的個體素質
對廣大教務管理人員而言,要有意識地主動建立和開發(fā)積極主觀支持,并在實際工作中努力提升對已有社會支持的利用度.
1)正確認識壓力與倦怠,主動適應與調節(jié).教務管理人員應當對角色壓力和職業(yè)倦怠有明確的認識和積極的態(tài)度,客觀認識自身所面臨的角色壓力和職業(yè)倦怠狀況,用坦然的態(tài)度積極面對.當不良情緒產生時,積極學習并應用相關的調適方法,主動加以調節(jié)或轉移,努力將面對的壓力變?yōu)楣ぷ鞯膭恿?
2)提高社會溝通能力,主動建立支持體系.教務管理人員有效的社會溝通能力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備條件,因而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社會溝通能力和人際交往范圍,從而建立廣泛的社會支持源.在面對困擾時,主動尋求各方支持和幫助,妥善運用社會支持系統(tǒng),及時將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種不適感自我化解和排除.
3)提高自身職業(yè)素質,不斷進行自我完善.教務管理人員應建立合理的工作目標和角色期望,樹立正確的職業(yè)理想、崇尚高尚的職業(yè)態(tài)度,正確地評價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客觀地分析個體和環(huán)境.不斷進行自我完善,堅定自己的職業(yè)信念,有意識地增強自我成就感,形成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提高耐挫能力.
3.2切實增強對教務管理人員的組織干預
對學校及部門領導而言,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現(xiàn)代管理理念,積極引導教務管理人員發(fā)揮主觀支持,并對這支隊伍的建設與發(fā)展給予必要的客觀支持.
1)健全心理培訓,加強咨詢服務.高校應關注教務管理人員的身心健康,正視其面臨的工作壓力和存在的職業(yè)倦怠問題,著力構建必要的心理支持系統(tǒng),對教務管理人員出現(xiàn)的各種心理問題予以指導和處理.同時也要加大對角色壓力與職業(yè)倦怠知識的宣傳力度,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知識輔導和培訓,提高教務管理人員對角色壓力和職業(yè)倦怠問題的認識,提高其心理調適的能力.
2)規(guī)范崗位管理,健全考核體系.高校應樹立“以人為本”的現(xiàn)代管理理念,為教務管理人員營造一個人本的工作環(huán)境.要對教務管理工作的流程進行梳理,制定具體的崗位規(guī)范,明確工作目標和崗位職責,闡明角色期望和任務要求.同時要進一步完善教務管理人員的考核制度,建立透明、公正、合理的績效考核體系,營造和諧、進取的工作環(huán)境,以減少工作環(huán)境產生的壓力源.
3)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業(yè)務能力.目前,高校教務管理人員的學歷層次與高等教育的發(fā)展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務管理人員素質亟待進一步提高.高校應重視對教務管理人員的崗位培訓,加大對其業(yè)務能力的培訓力度,通過設立專項培訓基金、構建學習交流平臺、落實培訓考核機制等,積極創(chuàng)造交流和學習的機會,以滿足大多數教務管理人員自身發(fā)展的需要,提高整體工作能力和職業(yè)素質.
4)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減少工作負荷.高校應進一步推動并落實校院兩級管理模式,充分調動基層教務管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按照教育部對高校教務管理人員配備的有關規(guī)定,配足教務管理人員的編制,提高專職教務管理人員比例,加大對基層教務管理人員的配備力度,以保障教學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也避免教務管理人員尤其是基層工作人員的過度勞累狀況.
5)傾斜相關政策,重視職業(yè)規(guī)劃.高校應關注教務管理人員的職業(yè)發(fā)展,為其職業(yè)生涯和個體發(fā)展制定系統(tǒng)性規(guī)劃,使其明確自己奮斗的目標.職稱和職務的晉升是教務管理人員面臨的最大問題,因此高校應建立公平的崗位競爭平臺,在職務晉升和崗位聘任等方面給予一定的傾斜,讓有上進心和事業(yè)心的教務管理人員有進一步發(fā)展和展示才能的機會,同時也要適當提高部分多年潛心從事教務管理工作人員的基本待遇,從而為其職業(yè)發(fā)展提供有力的客觀支持.
參考文獻:
[1] 蔡麗,王櫻桃.普通院校教學管理人員職業(yè)倦怠的影響因素診析[J].中國成人教育,2009(8):36-37.
[2] 鄧麗芳.組織溝通對工作壓力的影響機制分析——應對方式的中介作用[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3(2):27-33.
[3] 曹文杰.角色壓力、組織情感承諾與工作投入關系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學,2011.
[4] 姜文銳,馬劍虹.工作壓力的要求——控制模型[J].心理科學進展,2003,11(2):209-213.
[5] 劉艷飛.企業(yè)員工的角色壓力、組織支持感與組織承諾的關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0.
[6] 李超平,時勘.分配公平與程序公平對工作倦怠的影響[J].心理學報,2003,35(5):677-684.
[7] 吳錦輝.角色壓力、角色模糊、角色沖突的發(fā)展研究[J].中外企業(yè)家,2015(6):250-250.
[8] 馬劍虹,張廷文.角色認知、控制感及工作壓力的關系分析[J].人類工效學,1999(4):15-19,69-70.
[9] 肖水源.《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應用[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1994(2):98-100.
[10] 溫忠麟,侯杰泰,張雷.調節(jié)效應與中介效應的比較和應用[J].心理學報,2005,37(2):268-274.
[11] 魏巍.社會支持視角下的高校管理人員工作倦怠干預[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4,23(5):24-25.
[12] 李嘉,徐彪,李相玉,等.情緒勞動、工作倦怠與組織承諾:組織支持感的調節(jié)作用[J].江海學刊,2015(3):215-220.
收稿日期:2015-09-17
基金項目:浙江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研究項目(2015SCG023).
通信作者:王蕾(1977—),女,講師,碩士,主要從事高校校院兩級教學管理體制研究.E-mail:13093717080@163.com
doi:10.3969/j.issn.1674-232X.2016.04.005
中圖分類號:R39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232X(2016)04-0358-05
On the Relations among Role Stress, Job Burnout and Social Support of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taff in Universities
WANG Lei, ZHAN Shichang
(College of Science,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6, China)
Abstract:Taking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taff in universities as the object, the relations among role stress, job burnout and social support are studied by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On this ba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w to reduce role stress and cultivate social support, the adjustment and cushion functions of social support on the job burnout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taff are explored.
Key words: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taff; job burnout; role stress; social sup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