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強調以人為本,注重人文關懷,這與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相契合,近幾年來,國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經開始關注人本主義心理學,將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來,并產生了一系列影響。本文從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過程、教育方法、教育評價五個方面,積極探索人本主義思想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關鍵詞】人本主義心理學 思想政治教育 主觀能動性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048-0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強調以人為本,注重人文關懷,這與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相契合,近幾年來,國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經開始關注人本主義心理學,將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來,并產生了一系列影響。本文從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過程、教育方法、教育評價五個方面,積極探索人本主義思想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一、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簡介
人本主義心理學在20世紀60年代興起于美國,之后得到了長遠的發(fā)展,也是心理學發(fā)展史上的重要內容。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重視以人為本的理念及整體人觀的方法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重視人的發(fā)展,認為人是不斷持續(xù)地成長的,而每一個人都是“心存善意”,都是自主的,自身能夠對自己未來的發(fā)展進行選擇,強調個人在發(fā)展上的主觀能動性。在個人價值觀方面,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也強調了價值觀的主觀內在性,認為個人價值觀是主動的、積極的價值觀,是需要自我進行選擇的,每一個人都需要對自己所選擇的價值觀負責。在具體的方法論上,人本主義心理學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認為在研究方法上應該采取更為包容、更為開放的態(tài)度來審視問題,并且堅持問題導向,全面整合地解決所面臨的問題。當然在具體的教育觀上,人本主義心理學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們不僅反對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對現(xiàn)在不合理的教學制度也極力地批判,希望能夠進行教育改革。在教育的發(fā)展方向上,該觀點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重視教育的目的,在課程設置上強調社會價值,同時也重視教學過程中師生的和諧關系以及重視教學的學生自我評價。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及問題
高校肩負著培養(yǎng)社會各方面綜合性人才的重任,也是社會現(xiàn)代化建設人才的重要來源,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縱觀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許多方面還存在問題。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自覺意識不強。許多人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只針對那些存在思想問題的學生,另外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沒有一個核心的指標,其教育成果很難外化,因而在實際上較少主動地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很少去激發(fā)高校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此外,就學生而言,高校學生也往往忽視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需求,往往被動地、不情愿地接受相關課程和教育。
2.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不適合高校學生思想價值取向的多元化。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使得社會上思想價值觀念越來越多元。同時伴隨著價值觀的多元,高校學生更加強調個性化的發(fā)展。但是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在很長時間都保持相對穩(wěn)定,同時在教學方式上也很少缺乏創(chuàng)新,不注意了解和考察學生的實際情況。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元主導的普遍存在。在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者忽略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缺乏對學生的了解和重視,在教育過程中更加重視教育內容的體系化;在教育過程中也更多重視理論的傳授,忽略社會的現(xiàn)實需求,主要采取以課程內容來定教育方式,缺乏學生的主體性;教學形式上,以灌輸?shù)姆绞綖橹?,不注意探索新的教學教育方式,局限在課堂教學,缺乏創(chuàng)造性,使得整體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
三、人本主義心理學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必要性
心理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人的思想意識和人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保持學生良好的思想政治意識不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也是心理學研究的重點。注重心理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發(fā)揮的作用,也有助于擴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以及教育效果。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重視以人為本的理念及整體人觀的方法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樣具有積極的影響。
1.人本主義心理學需求理論有效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視學生需求。時代的進步伴隨著多元化的發(fā)展,學生的需求也同樣存在多樣化,人本主義心理學將有效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解并重視學生多層次需求。
2.人本主義心理學現(xiàn)象學理論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視外部世界與內部世界的聯(lián)系?,F(xiàn)象學理論反對“先入為主”的理念有助于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上重視學生個人的實際,注意對學生自身直接的描述與審視,也有助于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確的指導。
3.人本主義心理學研究方法有助于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人本主義心理學個體特征研究方法更加重視個體的區(qū)別,強調從個體的研究中找出相應的規(guī)律。這對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刀切的實際具有很大的指導性,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是探索個體化多元化的嘗試,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四、人本主義心理學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1.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目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來以政治教育為主,力圖培養(yǎng)思想政治良好的接班人,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強調重視以人為本,在之前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更關注個人的終極價值關懷,使學生個人不僅把握當代社會的價值取向,更多的是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完整的統(tǒng)一。
2.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內容
在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的影響下,作為教育者,更加關注學生實際需求和學習效果,在教育內容的選擇上除了及時把握國家整體要求外,也非常重視個別化的教育,在內容上更加適合本學校、本班級乃至個別人的需求,真正的使教育內容體現(xiàn)時代特點。
3.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過程
目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以課堂教育為主,在教育過程上以教育者主導,學生被動聽講為主,效果非常差。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強調個人在發(fā)展上的主觀能動性,重視自我的選擇,重視教學過程中師生的和諧關系,這對于我們目前的教育過程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將更多地促使我們在教育過程中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探索合適的教學過程。
4.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
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在研究方法上應該采取更為包容、更為開放的態(tài)度來審視問題,這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義,指導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多元化的方法,重視對學生的個案研究法。同時人本主義心理學堅持問題導向,全面整合地解決所面臨的問題,也將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
5.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評價體系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評價體系主要以教學為主,缺乏學生的參與,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動力。人本主義心理學重視教學的學生自我評價,學生根據(jù)自身實際對思想政治教育評價,有助于教育過程中找出缺陷,及時更正,也有助于更加關注學生需求。
人本主義心理學作為一種注重人文關懷的理論,對于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很大參考價值的,在之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應充分重視人本主義心理學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關系,探索其可行性和必要性,促進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綜合提升。
參考文獻:
[1]車文博.人本主義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326
[2](美)本杰明·B·萊希,心理學導論(原始第9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469
[3]趙君.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實證研究[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8:8
[4]項久雨.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206
[5]葉勇,周佳.西方人格完善理論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啟示[J].福建論壇.2007,08:114
作者簡介:蔡云改,女,1986年9月,河南省南陽市人,洛陽師范學院,研究方向為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生學歷,初級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