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波 趙冬婧 薛長春 吳振宇 胡亞芬 李潔超
北京大興區(qū)人民醫(yī)院(北京 102600)
?
渴樂寧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觀察
李香波趙冬婧薛長春吳振宇胡亞芬李潔超
北京大興區(qū)人民醫(yī)院(北京 102600)
摘要目的:探討渴樂寧輔助治療口服降糖藥物效果不佳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將120例口服降糖藥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兩組均60例。對照組給予二甲雙胍治療,治療組給予二甲雙胍的同時,聯(lián)合使用渴樂寧膠囊。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12周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的差異。結果:治療組患者用藥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分別為6.19±1.17mmol/L、9.57±1.02mmol/L和6.29±0.48%,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12周治療組患者發(fā)生1例惡心,1例腹瀉,未發(fā)生頭暈和低血糖反應,治療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例數(shù)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渴樂寧輔助治療口服降糖藥,能夠顯著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更低,值得臨床應用。
主題詞2型糖尿病/中西醫(yī)結合療法@渴樂寧二甲雙胍
中醫(yī)稱2型糖尿病為消渴病,癥見為口渴多飲、五心煩熱、乏力多汗、心慌氣短等??蕵穼幠z囊為補益劑,具有益氣滋陰、生津止渴之功效,對氣陰兩虛型消渴病較為適用,本文選取了120例口服降糖藥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渴樂寧輔助治療口服降糖藥物效果不佳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現(xiàn)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本研究入選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口服降糖藥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0例。其中治療組患者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齡45~74歲,平均年齡62.36±1.20歲,空腹血糖均值10.13±1.38mmol/L,餐后2h血糖均值為12.22±1.09mmol/L,糖化血紅蛋白均值為10.43±1.28%;對照組患者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齡44~75歲,平均年齡63.22±1.64歲,空腹血糖均值10.32±1.24mmol/L,餐后2h血糖均值為12.10±1.65mmol/L,糖化血紅蛋白均值為10.11±1.39%,治療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兩項血糖值及其糖化血紅蛋白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二甲雙胍片,患者餐中服用,每日3次,每次0.25g;治療組患者給予二甲雙胍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給予渴樂寧膠囊(主要成分為地黃、黃芪、黃精、天花粉、太子參等,國藥準字Z10930007),餐前30min服用,每日3次,每次1.35g(4粒)。兩組患者其他治療均相同。
觀察指標本研究選取治療后12周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作為臨床療效觀察指標,選取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作為安全性指標。
統(tǒng)計學方法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結果兩組患者用藥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比較治療組患者用藥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分別為6.19±1.17mmol/L、9.57±1.02mmol/L和6.29±0.48%,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用藥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治療組患者發(fā)生1例惡心,1例腹瀉,未發(fā)生頭暈和低血糖反應,治療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討論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2型糖尿病為胰島素非依賴型糖尿病,即患者體內(nèi)自身產(chǎn)生的胰島素并不缺乏?;颊咧曰疾〉脑蛟谟?,患者外周外周靶組織細胞膜胰島素受體或受體后缺陷,使得機體利用胰島素的能力下降[1-2]。中醫(yī)認為,糖尿病病機因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diào)所致,屬“消渴”范疇,認為本病是“飲食不節(jié),過食甘肥,損傷脾胃,脾運失職,致水谷精微失調(diào)”導致的疾病。糖尿病以脾虛燥熱為發(fā)病基礎,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素體陰虛,五臟柔弱,勞欲過度,腎陰虧虛,肺胃燥熱進而發(fā)病。陰損及陽,陰陽俱虛,陰虛燥熱,耗津灼液使血液黏滯,血行澀滯而成瘀,導致瘀血阻滯。糖尿病中醫(yī)辨證為陰虛燥熱,氣陰兩虛,陰陽兩虛,血瘀氣滯,陰陽欲絕等證型。以滋陰潤燥、清熱解毒、健脾益氣、滋陰補腎、溫腎固攝、活血化瘀為主要治療策略,并以精神調(diào)攝, 飲食調(diào)理為輔助治療手段[3-4]。
本文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治療組患者用藥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值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治療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例數(shù)也顯著少于對照組患者表明,渴樂寧膠囊能顯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且安全性更優(yōu)。其中原因可能在于,渴樂寧膠囊為中藥制劑,其主要成分為地黃、黃芪、黃精、天花粉、太子參等五味中藥,對糖尿病患者治療具有顯著療效??蕵穼幠z囊中的黃芪,屬補氣升陽藥,性微溫、味甘,具有益氣、固表、利尿等功效,能顯著彌補糖尿病患者陰虛的病理特征。且黃芪中的黃芪皂苷,具有免疫調(diào)節(jié)、抗疲勞、抗缺氧、滋陰補腎等功效,改善糖尿病患者腎陰虧虛的癥狀??蕵穼幠z囊中的天花粉,來自于瓜蔞之根,善治消渴煩滿, 除胃中痼熱,富含皂苷, 蛋白質(zhì), 多種氨基酸,具有補氣、滋陰、清熱、生津之功效,顯著改善了糖尿病患者血瘀氣滯的癥狀。黃精能夠益脾胃、潤心肺、補諸虛,具有補脾潤肺、養(yǎng)陰益精、補氣之功效,同時黃精富含生物堿等,能顯著降低血糖及血壓。地黃富含地黃素、甘露醇、維生素A 類物質(zhì)及鐵質(zhì),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養(yǎng)血、降血糖之功效。太子參富含皂苷、淀粉、果糖,具有補脾益氣、生津止渴之功效[5]。五種中藥合用,補中虛之氣,濟肺胃之陰,以奏益氣養(yǎng)陰之效,使得渴樂寧具有顯著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功效。且中藥較化學藥更溫和,渴樂寧治療糖尿病較西藥降糖藥不良反應更少,安全性更好。
參考文獻
[1]汪德芬,裴瑞霞,馮琳,等. 降糖通脈膠囊治療 2 型糖尿病前期療效觀察[J]. 陜西中醫(yī), 2014,35(12):1588-1590.
[2]Mingrone G,Panunzi S,De Gaetano A,et al. Bariatric surgery versus conventional medical therapy for type 2 diabete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2,366(17):1577-1585.
[3]仝小林,倪青,魏軍平,等. 糖尿病中醫(yī)診療標準[J]. 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1, 6(6): 540-547.
[4]娜仁其木格,趙鐵耘,何梅,等. 黃連素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和安全性的系統(tǒng)評價[J]. 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 2012,12(1):81-91.
[5]劉莉莉. 渴樂寧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分析[J].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 2012,27(3):671-672.
(收稿2016-01-13;修回2016-02-06)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7.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