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惠萍
[摘 要]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是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采用自繪地圖導學法,不僅體現(xiàn)直觀性的優(yōu)點,還有自己獨特的設計優(yōu)點,是一種對多種教學方法進行優(yōu)化、組合的地理課堂教學方法,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突顯課堂的實效性,喚起地理教學傳統(tǒng)的地理味,提升地理教師的專業(yè)性。
[關鍵詞]初中地理 自繪地圖導學法 運用 現(xiàn)實意義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058(2016)160123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就是地理圖像。地理教材中的彩圖種類繁多,文字與圖示互相分離,學生無法將圖文很好地結(jié)合起來,對大部分學生來說,讀圖、析圖成為學習地理的瓶頸。因此,運用自繪地圖導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操作性和實用性很強,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識圖能力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一、自繪地圖導學法的基本觀點
自繪地圖就是依據(jù)教材內(nèi)容由教師將學生所要認知的各種地理事物繪制在紙上、黑板上或者電子白板上,在重要的地理事物位置上標上數(shù)字或字母等代號的地圖,它具有簡潔、明了、易讀、重點突出的特點。自繪地圖導學法是指以自繪地圖圖像為媒介,教師設計出導學案,并引導學生通過觀看圖像,積極思維,自覺探索問題,從而獲取地理知識,提高識圖能力和解答能力的教學方法。
第一,自繪地圖不僅起直觀教具的作用,而且是教師圍繞系列問題精心設計的,地圖緊扣學案制作,圖中呈現(xiàn)的內(nèi)容與所要講解的教材內(nèi)容十分貼切,并且繁簡得當,避免了課本彩圖中內(nèi)容繁多,重點事物不突出的缺點。同時,由于自繪的地圖多為黑白色,與試卷和復習資料上的圖示達到一致性,學生更能適應黑白圖示的解讀。第二,自繪地圖導學法要求教師“變教為導”,強調(diào)教師所起的作用不僅僅是傳授地理知識,而是地理課堂的組織者和學習線索的呈現(xiàn)者、引導者。第三,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地位,主張學生自己學習、自己讀圖、自己探索問題,從而獲取地理知識,提高讀圖能力,突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徹底顛覆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講解地圖的方式,變?yōu)閷W生自己識圖、自己講圖、自己填圖的過程。第四,自繪地圖能提升地理教師的專業(yè)性,保留傳統(tǒng),突顯地理課堂的地理味。
二、自繪地圖導學法的教學過程
“學—教—練”的教學模式很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自繪地圖配合學案式教學則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和應試能力。
在自學前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自學要求和自學方法,學生針對學案中的地圖和教師出示的自繪地圖,并結(jié)合課本彩圖,力爭從圖文對照、圈點勾畫的學習過程中整體理解自學內(nèi)容。在學生緊張有序地自學和討論時,教師結(jié)合自繪地圖給予學困生讀圖指導,全面掌握學生的自學速度、自學疑難,并進行迅速的整合,以使“教”有針對性、條理性,也讓每一個學生完全參與學習過程,能避免課堂教學中只有教師和個別學生對話和交流的現(xiàn)象。緊接著,教師通過展示紙質(zhì)手繪地圖、電子白板手繪地圖,將所學的文字內(nèi)容全部整合到地圖上,進行提問檢測,難點講解,學生在此過程中進行了二次記憶和識讀,印象會更加深刻。
三、自繪地圖導學法的教學實例
在進行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非洲》第一課時的教學時,筆者就充分采用了自繪地圖導學法,以下為學案節(jié)選,自繪地圖內(nèi)容如下圖所示:
(一)國家最多的大洲
1.緯度位置:非洲地跨①______________(緯線)南北。
2.海陸位置:它東瀕②______________洋,西臨③______________洋,北隔Ⅰ______________海及④______________海峽與⑤______________洲相望,東北與亞洲隔⑥______________海,并以⑦______________運河為陸上分界。非洲最大的海灣G______________, 非洲最大的島嶼H______________。
(二)高原為主的地形
1.高原:C埃塞俄比亞高原(“非洲屋脊”)、______________高原和D______________高原。
2.主要山脈: A阿特拉斯山、B德拉肯斯山,赤道附近的⑧______________山,被稱為“赤道雪峰”。
3.盆地:世界上最大的盆地K______________盆地。
總之,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采用自繪地圖導學法,不僅吸取了發(fā)現(xiàn)法、圖像信號法的優(yōu)點,還有自己獨特的設計優(yōu)點,是一種對多種教學方法進行優(yōu)化、組合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以實現(xiàn)高效課堂為指向,突顯了課堂的實效性,喚起了地理教學傳統(tǒng)的地理味,也使地理教師真正成為讓學生信服的專業(yè)教師。
(責任編輯 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