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
【摘 要】通過對天等縣民族高中全體學生耐力素質進行測試,然后將學校全體學生按年級的測試成績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高中男女生體質健康耐力項目評價數(shù)據(jù)進行對照,分析學校學生耐力能力狀況,探討有效的科學方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根據(jù)統(tǒng)計分析所得到的數(shù)據(jù),可為學校學生體質研究、學校體育衛(wèi)生工作決策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高中學生 耐力素質 測試數(shù)據(jù)分析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5B-0018-02
耐力素質是指機體在一定時間內保持特定強度負荷或動作質量的能力。青少年學生不但要把學業(yè)搞好,還要有強健的體魄,身體的健康成長更為重要。如今我們高中學生的耐力方面相當?shù)谋∪?,對他們參加任何體育運動項目的比賽或鍛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約。本文通過對天等縣民族高中全體男生1000米跑和全體女生800米跑進行耐力素質的調查,試圖獲得對學生體質變化的規(guī)律,探討相應對策,以謀求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為高中學生體質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天等縣民族高中全體學生,參加人數(shù)1152人,其中高一人數(shù)495人,男生266人,女生229人,平均年齡16歲;高二人數(shù)400人,男生224人,女生176人,平均年齡17歲;高三人數(shù)257人,男生146人,女生111人,平均年齡18歲。
(二)研究項目
耐力素質測試。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均按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評價指南和得分辦法來進行,并通過公平合理在正常體育課公開測試。
(三)研究方法
1.分兩個階段進行測試:第一階段測試2015年10月份,高三、高二男生測試1000米,女生800米;第二階段測試2015年11月份,高一男生測試1000米、女生800米。
2.采用耐力素質測試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評分標準表進行年級的男女生對比分析。
二、測試結果與分析
(一)測試結果
(二)分析
據(jù)表1、表2的測試結果分別與表3、表4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耐力素質評價標準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
1.從表1看出,學校男子1000米跑,其中高三男生優(yōu)秀占7.97%,良好占28.26%,及格占49.28%,不及格占14.49%;高二男生優(yōu)秀占7.31%,良好占21.46%,及格占51.14%,不及格占20.09%;高一男生優(yōu)秀占7.22%,良好占25.48%,及格占47.53%,不及格占19.77%;從男生1000米的耐力測試結果及所占的比例表明,男生整體的耐力方面很差,需加強鍛煉提高。
2.從表2看出,學校女子800米跑,其中高三女生優(yōu)秀占5.56%,良好占33.33%,及格占53.70%,不及格占7.41%;高二女生優(yōu)秀占8.77%,良好占29.82%,及格占54.97%,不及格占6.43%;高一女生優(yōu)秀占9.33%,良好占33.78%,及格占49.78%,不及格占7.11%;從女生800米的耐力測試結果及所占的比例表明,女生耐力實力相當薄弱,有待加強鍛煉提高。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通過對學校全體學生耐力項目測試、數(shù)理統(tǒng)計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shù)據(jù)評價,表5、表6的對比結果表明,學校男女生的耐力素質的平均值均在國家標準的平均值之下,很明顯,學生的耐力素質已經整體呈下滑態(tài)勢。絕大部分的學生耐力能力較差,甚至有少部分的學生不及格。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擺在學校和體育教師面前的主要問題是如何解決學生的耐力素質低下的問題。為此,我們要抓緊時間,因人而異,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耐力素質,更要大膽靈活多變,積極有效地提高學校體育教育教學工作和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二)建議
1.學校教育要堅定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學生的強健體魄是學校旺盛生命力的體現(xiàn),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突出的教育教學新理念,著手加強對學生體育鍛煉的正確引導,不但要學得好,還要把身體鍛煉得強健。
2.學生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觀念。根據(jù)《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高中學生的實際,我們在教學中從常規(guī)課中找突破,探討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能力和自我鍛煉能力,力爭在高中階段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對一、二項運動項目產生興趣,掌握技術,并有一定的鍛煉能力。每一個學生都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獲得了較強的組織能力和自我鍛煉能力,能表現(xiàn)自我、克服困難、學會生存、樹立自信心,在突發(fā)事件中都能運用體育課中學到的知識尋求幫助并獲得生存,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建立了和諧的人際關系,培養(yǎng)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了社會責任感。
3.加強教法研究,改變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新課程提出了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理念。學校和體育工作者要對我們現(xiàn)有的學生身體耐力現(xiàn)狀進行分析研究,改變我們現(xiàn)有的教學方法,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嚴格要求學生達到一定的運動負荷,同時通過多種運動項目的班級或集體的比賽,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4.學生必須堅持每天鍛煉一小時。針對我們現(xiàn)有的學生耐力素質差的現(xiàn)狀,我們學校已經有了共同的認識。并著手堅持每天早上和下午的集體跑操活動,用好現(xiàn)有的體育教學資源,同時,我們體育教師和學生會還組織學生開展體育項目興趣小組,在課外活動或課余時間進行多種體育活動。
5.結合學生的身體條件,針對現(xiàn)有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加強指導訓練。根據(jù)我們測試學生的耐力成績,有一半以上的學生存在耐力體力差,他們平時很少甚至不參與體育鍛煉,我們加強對他們做好思想工作,給予耐力體力差的學生充分的認識,堅強的體魄是學習和將來工作的基本保障,傳授他們有效的鍛煉方法,日積月累,一步一個腳印,相信我們的學生一定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印發(fā)《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辦法[S].教體藝[2002]12號文件
[2]趙建軍.重視學生耐力素質的提高[J].田徑,1998(7)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