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婷婷
摘 要: 新課改教學背景下,政治教學更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而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則可以有效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在傳統(tǒng)政治教學中將精力過多地放在知識灌輸上,造成學生在“題?!敝锌鄳?zhàn)的現狀,使學生感受不到學習政治的樂趣。政治相對而言是一門比較枯燥難懂的學科,所以,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政治素養(yǎng),教師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在政治教學中積極響應新課改提出的教學要求,真正實現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價值。本文從策略探究角度對如何在政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行相關探究,以求在未來能更好地推進、發(fā)展政治教學。
關鍵詞: 政治教學 問題意識 策略探究
對政治知識的深入理解首先來源于深入思考,深入思考又來源于問題提出。當學生沖破思維的禁錮、發(fā)現新問題時,其政治素養(yǎng)才會得到真正的發(fā)展和提高,由此可見政治教學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已經成為一種必然。問題意識,簡單地說就是主體對客觀事物的不斷質疑和追問,在政治教學中則表現為學生在思考、學習的過程中產生一種質疑、探究的心理,進而帶著問題學習,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形成深刻的學習認識。
一、營造良好教學氛圍,創(chuàng)設完善的提問心理磁場
當學生感受到心理安全與心理自由的時候,其創(chuàng)造力、提出問題的能力才會得到真正的發(fā)展。學生普遍具有好奇心重、求知欲強的特點,其實這是學生問題意識表現的重要特征。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進行政治教學時要充分尊重學生、團結學生、關心學生,以此構建和諧輕松的師生關系,消除學生學習緊張心理,進而使學生個性得以在政治課堂上展現。良好舒適的教學氛圍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促進政治課堂發(fā)展與進步。當然,如果教師經常對那些積極提問的學生不給予關注,或將學生提問質疑的行為看做刁難而進行教育批評,就會直接扼殺學生的問題意識,同時會打擊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阻礙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發(fā)展。由此可見,要想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提問質疑時獲得及時肯定和鼓勵。如教學“青少年善于同不法分子做斗爭”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提出一個問題:“當你們看到有不法分子偷竊的時候,你會怎么做?”這時學生就會陷入積極的思考和討論中,經過思考和探究,學生明白這個時候是不能與不法分子硬碰硬的,而應該采用撥打110、尋求旁邊人的協(xié)助等巧妙方法進行處理。學生在探究思考的過程中自然而然養(yǎng)成樂于思考的好習慣,同時學習積極性更高,課堂氛圍更熱烈活躍。
二、創(chuàng)設問題教學情境,提供有效的提問激發(fā)平臺
要想增強政治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提問意識,問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必不可少。如學生較感興趣的歷史資料、政治材料等,教師可以借助這些材料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和探究,進而達到教學情境導入的政治教學目的。首先,將生活問題帶入政治教學中,實現理論同實際生活相結合。如教學“市場交易原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各自列舉一例日常生活中吃虧上當的事情,讓學生在舉例過程中知道自己作為消費者時哪些權利被侵犯了,并結合有毒奶粉、天價月餅等事件進行探究談論,這樣的政治教學引導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充滿探究問題的熱情。其次,在角色扮演中感受教學的樂趣。政治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情景還原,讓學生進行相關角色扮演,如模擬拍賣會的場景,使學生參與到平時不能參與的情景中。再現生活中的情境,讓學生獲取深刻的感悟和認知,切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及提問積極性,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生處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問題的能力。
三、創(chuàng)新政治學習方式,創(chuàng)建良好的提問載體通道
從某種意義來說,提出一個問題要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但也更有價值。學生的問題意識、提問能力等還有待形成和提高。就學生來說,他們的生活經驗、知識積累等相對而言還比較薄弱,僅依靠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不能讓他們發(fā)現問題的本質的,因此,教師在政治教學中就要努力發(fā)揮自己的主體價值,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教學引導,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增強問題意識,使學生學習方式逐漸向主動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方向轉變。首先,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提出問題。學生的思維水平、年齡等都會約束其認識的發(fā)展,如果每個學生都有一種想法并與他人相互交流、交換,那么每個學生的想法都會變得豐富起來。就這一特點,教師可以在政治教學過程中開展合作教學,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面對問題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當學生自己解決不了的時候,再進行小組探究討論。如教學“走出拜金主義與享樂主義的誤區(qū)”時,為了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教師可以開展與之相關的辯論賽,讓學生在合作、爭論中確立正確的金錢觀。其次,在嘗試中發(fā)現問題。學習,簡單地說就是學生自己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提倡學生在探究嘗試中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教學設計,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資源,讓學生在思考、閱讀、交流中嘗試、探究、發(fā)現問題,直到學會學習。
巴爾扎克曾經說:“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毫無異議就是問號?!笨傊瑸榱烁玫嘏囵B(yǎng)符合時代需求的人才,為了響應新課改教學要求,教師在政治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在政治課堂中敢于質疑、勇于提問,只有這樣,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動手能力才會得到發(fā)展,政治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才會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沙小妹.政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研究和實踐[D].蘇州大學,2010.
[2]馮小芳.淺談政治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09.
[3]曹景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學生問題意識培養(yǎng)[J].思想理論教育,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