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云飛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6-0003-02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同時也是一種交際工具,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有聲的交流。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擁有以口頭和書面形式進行交流的能力。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中西方交流的進一步加深,英語口語交際的重要性日漸顯得重要。因此,怎樣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練習口語的興趣和克服“說”的心理障礙,成了初中英語教學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英語教師如何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口語練習活動和調動學生“說”的積極性?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淺談一下自己見解:
一、在課堂教學中,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
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是每一個英語教師必備的一種教學能力之一,同時用英語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以說是英語教學成敗的關鍵。語言學家認為學生通過互動學口語,初中學生的主要互動形式是learning by doing 即在用英語做事的過程中學會英語,包括口語。因此,用英語組織教學有利于向學生提供大量說英語的示范,便于學生口頭模仿,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說英語的欲望,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從一開始就要多說英語,用英語組織教學。一開始學生可能不習慣,也聽不懂,教師就可以借助實物、圖片、模型,配以手勢、動作、表情等手段來幫助學生理解。關鍵是一定要堅持說下去,只要教師堅持說英語,學生就會逐漸提高聽的能力,不懂的句子漸漸聽懂了,不熟悉的話語漸漸聽熟悉了,不清楚的詞語漸漸聽清楚了。聽力理解提高了,開口說就有了依據(jù)和保證。沒有足夠聽的實踐是不可能開口說的,所以關鍵是教師一定要堅持說英語,使用英語教學。
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對課文的背誦和模仿
對于農村中學的學生來說,學習英語的時間很大程度集中在有限的課堂40分鐘上,除此之外幾乎沒有說英語的環(huán)境。在英語口語訓練中,對課文的模仿朗讀和背誦尤其重要。我們很多的英語教師口語不是很標準,因而跟讀課文磁帶是糾正學生不正確的發(fā)音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提供了難得的英語語境。背誦課文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流和語感,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在大腦里儲存習慣用語和詞匯,從而打好堅實的學習英語和運用英語的基礎,這個過程對以后的學習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它更是發(fā)展學生的口語交往能力的保證。要讓學生清楚認識到英語能力的形成,首先必須有語言材料的大量有效輸入和積累作為基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每天抽查學生的背書情況,并就其流利程度和語音語調給一個檔次,記錄下來,每個月給予公布和獎勵,以起到激勵作用。同時我們要抓住這個有利契機,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三、抓住機會,多創(chuàng)設英語環(huán)境
(一)課前五分鐘的口語訓練,促進學生口語的提高
每天學生輪流值日,從而獲得均等的機會訓練口語,時間2—3分鐘,內容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水平自由選擇,可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可以是每日的值日報告、有趣的經歷、故事講解、與同學之間的對話等等。在做完值日報告后,要給下面的學生提兩個問題,讓他們回答,這樣就可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這是鞏固知識和形成口語能力的有效途徑,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得到鍛煉,既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又培養(yǎng)了自信心,給每一個學生展示口語的機會和平臺,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樂趣。
(二)劃分英語學習小組,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每個英語學習小組4—6人,應該按學生的英語成績進行合理的組合搭配,課堂上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對話練習、課本劇表演、問題討論等等,這樣可以使每個學生都有口語實踐的機會,同時優(yōu)等生可以在小組內起到帶動作用,收到一舉兩得的效果。小組討論完之后,還要挑選幾組當堂表演或對話,并且讓學生自己評出優(yōu)勝者予以鼓勵。為了獲勝,學生在新課之前會自覺預習,這樣以來學生的預習習慣得以養(yǎng)成,可以一舉多得。
(三)杜絕啞巴英語,鼓勵學生勇敢說英語,大膽展現(xiàn)自己
說英語的能力只能通過說的實踐才能逐漸培養(yǎng)起來,所以教師應該多給學生開口說英語的實踐機會。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本質是交際。每一位英語教師應明確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在平時教學中要積極創(chuàng)造情景,有計劃地設計大量的,高密度的口語訓練,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提高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的最大障礙在于:學生性格內向,靦腆,愛面子,講英語時信心不足,怕出錯,怕被人笑話。
因此教師特別要注意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寬松的交際環(huán)境,消除他們的緊張心理。對一些基礎較差或膽小的學生,老師應付出更多的關愛和鼓勵,要多鼓勵,少批評。在課堂上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要慎重處理,在交際中不要過于糾纏一些細小的語法錯誤,以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要多贊揚學生取得的進步,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使他們不斷獲得成就感,從而產生進一步說好英語的動力。
(四)營造活躍的英語課堂氛圍
要營造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和氛圍,讓學生大膽、主動的發(fā)表意見,這是培養(yǎng)學生口語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口語訓練形式中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思維能力及創(chuàng)新意識,實現(xiàn)知識從不會----學會----會用的轉化,讓學生積極參與,在練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會成功的樂趣。豐富多變的課堂形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興趣,刺激他們用英語表達思想的愿望,從而達到從知識向能力轉化的目的。豐富學生的課外口語練習活動。這些課外活動不僅能使學生增長知識,而且有利于提高初中學生的聽說能力,減少學生對英語口語學習的畏難心理,增加學生的自信心與學習興趣。
四、 開展各種課外活動,加強口語實踐
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是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一個重要環(huán)境。學生在40分鐘的課堂上操練口語是遠遠不夠的。課外教學是課堂教學的延續(xù)與拓展,因此,課外教學也是提高初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發(fā)展空間。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語言水平和年齡特點,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活動,如:
(一)英語演講、朗讀、講故事。
(二)英語歌曲、戲劇表演、小品表演。
(三)開辟類似英語角的英語課外活動。
這些活動形式活潑,內容廣泛,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又能拓寬學生的視野,擴充學生的詞匯量,激發(fā)學生說英語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口語水平,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操作語言的自豪感;還可以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加強實踐,培養(yǎng)他們豐富的語感。
五、 有條件的話,堅持校內口語評估,定期進行英語口試
口語測試是保障口語訓練的一個有效措施,它能引起學生對英語口語足夠的重視,還能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口語訓練成果。因此要堅持在日常教學中作好非正式評估。因為只有教學,沒有評估,這樣的教學是不完整的。只有教學,沒有圍繞學習目標的全面的評估,這樣的教學也是不完整的。進行口語測試時可以采用這樣幾種形式
①聽口令作出反應:目的是測試聽力理解能力;
②朗讀短文或表演對話:督促學生課外朗讀,訓練良好的語音和語調形成語感;
③情景反應:提供一個較為簡單的情景,要求學生使用日常用語作出恰如其分的反應,活用課文對話中學過的有用材料;
④看圖說話:即檢測學生識別、組織和口頭表達信息的能力;
⑤復述故事或課文考查學生的口頭概括能力和重新組織語言文字的能力
⑧口頭作文:測試學生想象、構思難度,適合于初三以上的學生。
對學生進行口語測試,勢必對學生形成或多或少的壓力。正是這種壓力,對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推動作用,因此必須在思想上與實踐上對英語口試加以重視。
總之,教師要通過多種途徑,開展形式多樣的練習活動,讓學生有開口的實踐機會,并通過訓練不斷消化、吸收、運用和發(fā)展,徹底杜絕啞巴英語的現(xiàn)象,以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推動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