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金便
【中圖分類號】G62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3-0-01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有一條鮮明的教學理論:以學定教。這一基本理念將教學活動牢牢定位于學,學生學先于教。每一個教學過程是從學生的自學開始的,教師則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施教,有學有教,不學則不教。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教師“注入式”教學為“啟發(fā)式”教學。葉圣陶先生也曾指出:在精讀指導前,得先令學生預習。
我校是一所農(nóng)村小學,學生大多是農(nóng)村孩子和外來務工子女,孩子們知識面窄、視野不開闊,他們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也相對滯后。而我們所使用的義務教育人教版教材,它面向城市學生,識字量大,課文容量也大。為了提高教學質(zhì)量,我開始嘗試使用導學案,但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其重要原因就是學生沒有預習習慣。如何讓我們農(nóng)村小學生也能適應教材,適應當今大力推進高效課堂,使用導學案的教育形勢呢?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預習習慣,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因此很有必要培養(yǎng)農(nóng)村小學低段學生語文預習能力。
1 注重家教,培養(yǎng)家長輔導預習的能力
由于學生所處的地區(qū)差異,很有必要對家長進行培訓,教會家長對孩子進行語文預習的指導,要定期召開學生家長會,教給家長輔導學生預習的方法:
2 注重課前準備,認真編寫導學案
導學案的編制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分為兩段,第一段為學生在家自己完成的預習,這一段的預習要求不能太高,時間在20分鐘以內(nèi)。第二段為小組合作預習,內(nèi)容可以稍微難一些,在課前讓小組長帶著大家一起完成,時間在10分鐘以內(nèi)。
一年級的預習導學案為:
(1)請你試著把課文讀3遍,能把課文讀通順。
(2)圈出課文中的生字娃娃,注上音節(jié)。
(3)標出文章的自然段或兒歌的小節(jié)。
(4)在家長的配合下給生字組詞。
(5)請你的爸爸媽媽為你今天的表現(xiàn)打分簽字。
二年級的預習導學案為:
(1)請你讀課文兩遍,把課文讀通順。
(2)標出文章的自然段或詩歌的小節(jié)。
(3)圈出生字,注上音節(jié),拼讀生字括出帶生字的詞。
(4)查字典給每個生字組兩個詞。
(5)請家長為你今天的預習打分并簽字。
3 注重目標設定,教給預習方法
預習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尤其是低年級的預習要求,更應盡量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起點要低,要循序漸進地設立恰當?shù)念A習目標。一年級下冊開始學生預習就要把握這一原則。首先,我將預習步驟歸納為五個字:①一讀;②二圈;③三標;④四說;⑤五簽。①一讀,就是把課文讀上3-5遍,把字音讀準確,連字成詞,連詞成句,把課文讀通順。②二圈,就是圈出課文中的生字,注上音節(jié)拼一拼。③三標,就是標出文章的自然段或兒歌的小節(jié)。④四說,就是在家長的幫助下給生字組詞。⑤五簽,家長針對預習完成情況簽字。進入二年級以后,我把預習的要求歸并為5個字:①一讀、②二標、③三圈、④四組、⑤五簽。具體為:①一讀,讀通課文,最少兩遍;②二標,標出自然段或小節(jié);③三圈,圈出生字,注上音節(jié),拼讀生字并括出帶生字的詞語;④四組,查字典給生字組兩個詞;⑤五簽,家長針對預習完成情況簽字。讓預習流程牢牢地裝進他們的小腦袋里。教師要將預習方法用小黑板寫在黑板上,讓學生熟記。在一年級在剛開始時,教師要帶著學生一起進行預習。
4 注重預習檢測,提升預習興趣
對孩子的作業(yè),檢查落實是關鍵,預習也不例外。對作業(yè)檢查,老師不能說一套做一套,一定要每天按時檢查預習作業(yè),對認真完成的學生要大張旗鼓的表揚,加星。對不完成的要積極與家長聯(lián)系,并給與一定的處罰。再通過思想教育,讓孩子明白:預習作業(yè)絕不是可做可不做的。對完成得好的個人通過發(fā)放“預習優(yōu)秀獎”、“預習進步獎”等,對預習做得好的小組發(fā)放“預習優(yōu)秀組”、“預習進步組”等形式,讓學生感受預習成功的喜悅,誘發(fā)學生的預習興趣。
5 注重常規(guī)性預習與針對性預習的結(jié)合,提高預習效率
課前讓學生按老師提出的預習步驟去讀課文,自學字詞,標注自然段等是預習的主要任務,即常規(guī)性預習。每拿到一篇新課文,我都要求學生先按常規(guī)性預習捋一捋,以達到粗知課文內(nèi)容、疏通詞句的目的。但因為教學目標和教材內(nèi)容的不同,有些教學內(nèi)容只按常規(guī)性預習是無法達成教學目標的。這種情況下,我會讓學生在進行上面提到的常規(guī)預習的同時,再布置一兩個針對性預習要求。只有合理地把兩種預習方式結(jié)合起來,才能真正提高預習效率。
6 注重結(jié)果,對學生進行實驗效果的監(jiān)測
我們研究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為了達到對實驗效果的監(jiān)測,我采用下列方法:①實驗班和非實驗班成績的對比;②本班班內(nèi)的對比。每次考試后,我都將學生的成績和上次成績做出對比。比優(yōu)生率,比及格率,比平均分??磳嶒灠嗉壴谌珔^(qū)的排列名次是上升還是退后。以確定我們的研究結(jié)果。
總之,培養(yǎng)農(nóng)村小學低段學生語文預習能力,老師交給預習方法后,主要靠學生持之以恒的預習實踐。我想只要長期堅持,經(jīng)常指導,農(nóng)村小學低段學生養(yǎng)成語文預習能力也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