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紅
【摘 要】 我們知道,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是教師教學的主要陣地,課堂教學效率不僅影響著老師的教學效果,還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不只是新課程教學的要求,也是所有教學人員的追求,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效果是我們所有老師不斷思考、探究的問題,本文就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優(yōu)化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進行闡述。
【關鍵詞】 課堂效率;積極性;化學實驗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3-0-01
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新課改重視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學習過程是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自我探索知識的過程,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老師只注重對學生的知識傳授,將學生看成知識的堆積體,最終將學生培養(yǎng)成知識的容器,形成高分的低能兒,新課程教學要突顯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地位,大力開展自主學習活動,讓學生不僅掌握知識與技能,還要掌握學習的方法,體驗學習的過程,并使學生在各種自主實踐活動中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似如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就沒有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因此,欲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
1.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化學教學不能脫離生活,生活也離不開化學,學生對生活中的化學知識非常有興趣,因此,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進行化學教學,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手段,比如,自然現(xiàn)象常常是森林大火的重要原因;假如圖書館失火就要用干粉滅火;還有對鬼斧神工般的鐘乳石形成原因的分析,微觀世界的探究等等,這些都能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聯(lián)系生活進行教學的另一方面,就要開展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各種實踐活動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比如,組織學生對當地土壤進行酸、堿度的測定;調查當地水資源污染的原因,學了有機物后,開展真假羊毛衫的鑒別等等,這些實踐活動,看似簡單,但對學生學習化學積極性的培養(yǎng),卻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利用化學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趣味性都很強的自然科學,教師應該利用好化學學科的優(yōu)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為有效教學加分,比如,初中化學中有現(xiàn)象明顯的小實驗,學生對它很感興趣,老師應該因勢利導,補充一些化學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小紙花變色、空杯生牛奶、燒不掉的手絹等等,都能深深的打動學生的心,初中化學是學生學習化學學科的起點,因此,老師要做好每一實驗,確保每個演示實驗成功外,還為學生的后續(xù)學習打好基礎,比如,在學習H2實驗室制取方法的時候,除了用zn與稀H2S04反應外,可以增加Mg與Fe跟H2S04反應,讓學生觀察三組實驗后,總結出為什么實驗室常剛zn與H2S04反應,而不足用Mg與Fe?在氧氣鑒別方法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將余燼的木條分別捕入氧氣與空氣中,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自我總結出鑒別氧氣的方法,這遠比純粹由老師告知的教學效果好,而且能更加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為,老師在教學中突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老師的講解,學習效果自然會明顯。
二、優(yōu)化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
新課程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有著很大的差別,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老師重視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與技能的培養(yǎng),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要完成中考指標,而新課程教學側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掌握以及知識獲得過程的體驗,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要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終身發(fā)展的能力,并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體驗探知的過程,獲得探知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比如,將酸堿鹽溶解性和常見元素的化合價都編成順口的口訣,好讓他們能夠熟記;在溶液的計算上,要指出重點并告之方法,鼓勵他們多多練習;因為化學知識相對比較零亂,所以老師應該盡心盡力地幫助學生總結歸納出公式、規(guī)律,這樣學生就能更好的記憶及掌握,學生覺得知識好掌握了,不能感到困難,這樣他們的學習興趣就會大大的增加。
1.培養(yǎng)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初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不高,很多學生連化學書都不會閱讀,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時,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閱讀教材的能力,在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開始階段,可以列出重點提綱,讓學生對照閱讀,當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后,就可以增加閱讀的量,老師可以提供化學教學資源,讓學生通過各種資料的閱讀,獲取更多的化學知識,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教材的時候,要注意到教材上的每一個角落,比如,在走進化學世界上有一幅小貓蹲在高溫玻璃板上的圖片,這說明了化學技術的神奇!在學習使用燃料對化學環(huán)境的影響知識時,介紹了“西氣東輸”,這變相的說明我們國家的經濟發(fā)展,以及對能源的大量需求,這些容易被忽視的知識,常常是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內容。
2.大力開展實驗探究活動,探究活動能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設計實驗能力、處理實驗數據以及得到結論的能力,學生在探究活動中能體驗到知識獲得的過程,他們像科學家那樣做科學研究,從而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使學生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可見,開展探究活動,為新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提供了便捷,在教學中,我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加強和改進化學實驗,以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生主動性,并借助實驗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增加趣味實驗,激發(fā)學生興趣。如在學習“氫氧化鈉的化學性質”時,增加“噴泉”實驗(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在講“燃燒”時,增加“燒不壞的手帕”“魔棒點燈”實驗;在講指示劑與酸堿的反應時,增加“無中生有”等實驗,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改變實驗形式,提高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在講“二氧化碳的制取”一節(jié)時,我選擇了各種器材,如:錐形瓶、廣口瓶、燒瓶、試管、具支試管、單孔塞、雙孔塞、分液漏斗、長頸漏斗、注射器、導氣管。以及生活用品如:飲料瓶、吸管等。然后進行分組試驗,讓學生自選器材進行組裝。結果每組都組裝出了多套裝置,并且對自己的裝置進行了評價,說出了優(yōu)缺點,并自選一套進行實驗制取。此節(jié)課不僅使學生認識到裝置的選擇不是唯一的,而且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多元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
(3)加強探究類實驗的教學,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教學中我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過程,通過學生自主設計、動手操作、分析總結,培養(yǎng)學生實驗素養(yǎng)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比如,講燃燒和滅火,我為學生準備了一定的器材,如木條,紙條,煤塊,石子,蠟燭,燒杯等,讓學生進行探究實驗;講滅火原理時,我又給他們準備了燃燒的蠟燭和一些器材,進行實驗,探究滅火原理。學生興趣倍增,思維也異常開闊,通過合作探究,學生們想出了很多辦法,用杯子扣、用水浸、用剪子剪、用嘴吹、用鹽酸與碳酸鈉制二氧化碳等。這樣既增加了興趣,又培養(yǎng)了能力。
總之,只要重視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地位,才能有效的調動學習積極性,大力開展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活動,才能有效的發(fā)展學生的科學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