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耿燕(陜西省西安市第九醫(yī)院,陜西西安710054)
?
大承氣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觀察
王勇耿燕
(陜西省西安市第九醫(yī)院,陜西西安710054)
【摘要】目的探討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應用大承氣湯聯(lián)合西藥療法治療臨床療效以對患者血清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方法76例患者隨機分組法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兩組各38例。治療組采用大承氣湯加味聯(lián)合西藥治療,對照組僅采用西藥治療。兩組療程均為14 d。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11%優(yōu)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1.05%(P<0.05)。治療前兩組血淀粉酶與尿淀粉酶比較差別不大(P>0.05)。治療后兩組血淀粉酶與尿淀粉酶低于治療前(P<0.05),且治療組治療后血淀粉酶與尿淀粉酶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治療前兩組血清白介素細胞-6(IL-6)、C反應蛋白(CRP)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別不大(均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IL-6、CRP及TNF-α水平治療后均低于治療前(均P<0.05),且治療組治療后血清IL-6、CRP及TNF-α水平低于對照組(均P<0.05)。治療組腹痛緩解時間、白細胞恢復正常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期間兩組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結論大承氣湯加味聯(lián)合西藥療法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療效顯著,且能夠明顯降低炎癥細胞因子水平,安全可靠。
【關鍵詞】重癥急性胰腺炎大承氣湯西藥療效炎癥介質
重癥急性胰腺炎是常見的一種臨床胰腺炎癥反應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急性上腹痛、發(fā)熱、以及惡心嘔吐等,其病理特征為胰腺局部炎癥造成的一種全身系統(tǒng)以及多臟器炎性反應綜合癥,其主要臨床特點為發(fā)病急、進展快、并發(fā)癥多以及病情重等[1-2]。近年來,報道顯示重癥急性胰腺炎發(fā)病呈增加趨勢上升,并且其死亡率達30%以上,故對于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積極正確的治療措施尤為重要[3-4]。本研究旨在分析大承氣湯聯(lián)合西藥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療效以及炎癥介質的影響,提供一定的臨床診斷價值?,F(xiàn)報告如下。
1.1病例選擇1)納入標準:符合《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5]以及《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6]中相關診斷標準,均已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者,簽署知情同意書者。2)排除標準:過敏體質者,患有糖尿病、嚴重血液病、高血壓等,妊娠或者哺乳期婦女,伴心、肝、腎等功能嚴重異常者。
1.2臨床資料選取2012年7月至2015年3月期間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于48 h內入院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76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27例;年齡20~69歲,平均(43.28±9.83)歲;病程3~48 h,平均(21.45± 3.56)h。隨機分組法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兩組各38例。治療組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齡平均(44.19± 8.92)歲;病程平均(20.84±3.26)h。對照組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齡平均(42.75±10.32)歲;病程平均(21.87±3.79)h。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3治療方法兩組均進行基礎治療,包括禁食、抗生素、止痛、胃腸減壓、營養(yǎng)支持以及重癥監(jiān)護等。對照組在基礎治療上給予生長抑素(生產(chǎn)廠家:青島國大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3837)0.1 mg,進行皮下注射,每8小時1次。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大承氣湯加味:生大黃15 g(后下),厚樸10g,枳實10g,芒硝10g,金銀花20g,連翹10g,柴胡10g,白芍10g,黃芩10g,梔子6g,黃柏6g,陳皮6g。每日1劑,分早晚溫服,水煎服,取汁300mL左右。兩組療程均為14 d。
1.4療效標準參照文獻標準[7]。顯效:癥狀、體征消失或者基本消失,B超顯示胰腺恢復正常,并且實驗室相關指標血、尿淀粉酶恢復正常。好轉:癥狀、體征明顯好轉,B超顯示胰腺恢復正常,并且實驗室相關指標血、尿淀粉酶明顯改善。無效: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指標無改善,B超顯示胰腺仍腫大,甚至加重。
1.5觀察指標觀察兩組血淀粉酶與尿淀粉酶治療前后變化;觀察兩組血清白介素-6(IL-6)、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含量;觀察兩組癥狀、體征恢復正常時間,包括腹痛緩解時間、白細胞恢復正常時間以及平均住院時間;觀察兩組不良反應情況。
1.6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結果示,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11%優(yōu)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1.05%(P<0.05)。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兩組血淀粉酶與尿淀粉酶水平比較見表2。結果示,治療前兩組血淀粉酶與尿淀粉酶比較差別不大(P>0.05)。治療后兩組血淀粉酶與尿淀粉酶低于治療前(P<0.05),且治療組治療后血淀粉酶與尿淀粉酶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
表2 兩組血淀粉酶與尿淀粉酶水平比較(U/L,±s)
表2 兩組血淀粉酶與尿淀粉酶水平比較(U/L,±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下同。
組別 時間 血淀粉酶 尿淀粉酶治療組 治療前 1487.29±189.42 9146.27±449.37 (n=38) 治療后 135.26±24.35*△368.94±58.76*△對照組 治療前 1517.45±235.47 9215.49±476.89 (n=38) 治療后 298.74±39.76* 1034.67±89.87*
2.3兩組血清IL-6、CRP、TNF-α水平比較見表3。結果示,治療前兩組血清IL-6、CRP及TNF-α水平差別不大(均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IL-6、CRP及TNF-α水平治療后均低于治療前(均P<0.05),且治療組治療后血清IL-6、CRP及TNF-α水平低于對照組(均P<0.05)。
表3 兩組血清IL-6、CRP、TNF-α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血清IL-6、CRP、TNF-α水平比較(±s)
組別 時間 TNF-α(pg/mL)IL-6(pg/mL)CRP(mg/L)治療組 治療前 409.28±76.15 (n=38) 治療后 173.92±34.54*△對照組 治療前 383.52±82.49 93.27±19.42119.38±30.64 24.79±7.36*△29.83±4.67*△87.95±17.68113.89±28.56(n=38) 治療后 289.61±47.15*39.47±10.51*67.59±8.76*
2.4兩組癥狀、體征恢復正常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比較見表4。結果示,治療組腹痛緩解時間、白細胞恢復正常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P<0.05)。
表4 兩組腹痛緩解時間、白細胞恢復正常時間以及平均住院時間比較±s)
表4 兩組腹痛緩解時間、白細胞恢復正常時間以及平均住院時間比較±s)
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白細胞恢復正常時間平均住院時間治療組 5.09±1.35△20.94±3.59△對照組 8.74±2.25 31.76±5.67 n 腹痛緩解時間38 3.92±1.04△38 5.97±1.58
2.5不良反應治療期間兩組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在急性反應期,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會出現(xiàn)一系列代謝異常,主要表現(xiàn)為低鈣、高血糖、低蛋白血癥以及高分解高代謝等,并且可表現(xiàn)為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在這種高分解、高代謝的情況下,若無足夠的蛋白質和熱量的補充,以及合理的營養(yǎng)支持,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不僅會發(fā)生負氮平衡,同時還會致使機體免疫能力低下,不利于患者的愈合,再加上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性反應期常表現(xiàn)為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甚至可能發(fā)展為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故可增加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8]。
急性胰腺炎屬中醫(yī)“厥心痛”“胃脘痛”等范疇,中醫(yī)認為該病以痞、滿、燥、實為主證,該病成因主要是因傷寒之邪內傳陽明之腑,或者是由于溫病邪入胃腸,臨床上對于該病治療主要為通里攻下、清熱利濕、疏肝理氣[9]。本研究采用大承氣湯加味治療,方中大黃苦寒通降,具有蕩滌胃腸實熱積滯以及瀉熱通便功效;芒硝具有瀉熱通便,軟堅潤燥功效;厚樸具有下氣除螨功效;枳實具有行氣消痞功效;厚樸與枳實二藥連用,能夠使胃腸氣機通降下行以助瀉下通便;金銀花、連翹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白芍具有柔肝止痛功效;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功效;陳皮行氣寬中;黃芩清血中之熱,梔子清上焦之熱,黃柏清下焦之熱,使其上中下積滯之熱,皆隨大黃推蕩而去。諸藥合用,共奏通里攻下、清熱利濕、疏肝理氣之功效。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生大黃具有增強胃腸蠕動作用,且對胃腸黏膜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以及抑制腸道內細菌移行及毒素吸收,從而能夠促進胃腸道新陳代謝、腸道內毒素排泄及腸道營養(yǎng)的恢復,降低炎性細胞因子以及炎性介質的產(chǎn)生;芒硝能夠促進腹腔滲液吸收,降低腸管腫脹以及促進消化道功能的恢復;厚樸、枳實能夠增加小腸蠕動,并且對多種細菌及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白芍具有解痙、鎮(zhèn)痛作用[10]。本研究結果表明,大承氣湯聯(lián)合西藥療法能夠明顯提高治療療效,降低血淀粉酶與尿淀粉酶水平,加快癥狀、體征恢復正常時間,縮短住院時間,降低血清IL-6、CRP及TNF-α水平,且無明顯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大承氣湯聯(lián)合西藥療法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療效顯著,且能夠明顯降低炎癥細胞因子水平,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
[1]李小彥,王小波,劉秀峰,等.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器官功能衰竭的患病率及其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11,20(2):156-159.
[2]盧世云,潘秀珍.重癥急性胰腺炎發(fā)病機制研究現(xiàn)狀[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1,19(23):2421-2425.
[3]許愛平,李淑德.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研究進展[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0,18(3):213-216.
[4]孫蓓,顧慶華.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20例[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1,20(4):668-668.
[5]中華醫(yī)學會消化學分會胰腺疾病組.中國胰腺炎治療指南[J].中華內科雜志,2004,42(5):236-238.
[6]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8.
[7]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243-252.
[8]李永渝.重癥急性胰腺炎發(fā)病機制研究進展[J].中華外科雜志,2009,47(19):1478-1480.
[9]汪佩文,姜海瓊,吳堅炯.生長抑素聯(lián)合柴芍承氣湯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21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導報,2013,7(7):29-31.
[10]王先坤,李培武,晏波,等.生長抑素聯(lián)合加味大黃承氣湯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20(13):224-227.
中圖分類號:R57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4-745X(2016)03-0507-03
doi:10.3969/j.issn.1004-745X.2016.03.044
收稿日期(2015-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