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偉,梁 冰,楊 凱,賈陽陽,劉 偉
?
2013年
—2015年某醫(yī)院中藥注射劑使用情況分析
張建偉,梁冰,楊凱,賈陽陽,劉偉*
[關鍵詞]中藥注射劑;銷售金額;用藥頻度
中藥制劑具有“多靶點,多效應”的作用[1],其作為一個整體發(fā)揮藥效,且整體藥效優(yōu)于任何單體或拆分單體,如黃連中含多種生物堿,其綜合作用強于其中任何一種單體[2]。中藥注射劑(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TCMI)系指藥材經(jīng)提取、純化后制成的供注入體內(nèi)的溶液、乳狀液及供臨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濃溶液的無菌制劑[3]。由于它既保留了傳統(tǒng)中藥的治療特點,又克服了其起效緩慢、應用范圍局限的缺點,具有作用迅速、療效確切、耐藥較少的優(yōu)勢,近年來廣泛應用于臨床,目前有國家標準的中藥注射劑已達105種[4]。本文對2013年—2015年筆者所在醫(yī)院中藥注射劑的使用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和評價,旨在了解該院中藥注射劑的臨床應用情況,探討其臨床使用趨勢及存在的問題,為臨床用藥的合理性及經(jīng)濟性提供參考。
1.1資料來源資料來源于筆者所在醫(yī)院藥品庫存管理系統(tǒng)2013年—2015年全部中藥注射劑的出庫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內(nèi)容包括藥品名稱、規(guī)格、數(shù)量、金額等。中藥注射劑的認定以藥品批準文號為依據(jù)。
1.2方法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推薦的限定日劑量(DDD)和藥品金額作為計量單位進行分析,藥品DDD值的確定參考《新編藥物學》(第17版),未收載的藥品參考藥品說明書及臨床常用劑量,采用主要適應證劑量范圍的中間值。通過對藥品的品種、銷售金額、用藥頻度(DDDs)、日均費用(DDC)及排序比(B/A)等指標進行分析。DDDs=某藥的總用藥量/該藥的DDD值,反映不同年度的用藥動態(tài)和用藥結構,DDDs值越大,說明用藥的頻度越高、強度越大,對該藥品的選擇傾向性越大。DDC=某藥年銷售金額(元)/該藥的DDDs,代表藥品總體價格水平,表示患者使用該藥品的平均日費用。排序比(B/ A)=某藥的銷售金額排序(B)/該藥的DDDs排序(A),比值接近1.0為同步性良好,說明其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一致;比值>1.0,說明藥品價格低,使用多;比值<1.0,說明藥品價格過高,患者經(jīng)濟負擔重[5]。利用Excel軟件對上述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
2.12013年—2015年中藥注射劑銷售情況2013年—2015年筆者所在醫(yī)院中藥注射劑品種從41逐年增加至45,增幅逐年增大。全院藥品年銷售金額逐年增加,年均增長率為10.04%;中藥注射劑年銷售金額在2013年—2014年呈上升趨勢,然而由于其不合理用藥情況隨之增加,該院在2015年開展了合理用藥主題整治活動,采取相應的管控措施,其2015年銷售金額下降6.51%,其所占藥品銷售金額比例也有明顯下降,年均增長率為1.54%,說明該院對中藥注射劑的管控措施有效。見表1。
表1 筆者所在醫(yī)院2013年—2015年中藥注射劑銷售情況
2.22013年—2015年各類中藥注射劑使用情況筆者所在醫(yī)院40多種中藥注射劑分為祛瘀藥、清熱藥、扶正藥、開竅藥、祛濕藥、解表藥、溫理藥、化痰平喘止咳藥以及腫瘤用藥等9大類,分類參照《河南省基本醫(y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0年版)》。該院2013年—2015年年度各類中藥注射劑品種數(shù)、銷售金額、用藥頻度(DDDs)及其構成比例見表2。
表2 筆者所在醫(yī)院2013年—2015年各類中藥注射劑品種數(shù)、銷售金額、用藥頻度(DDDs)及其構成比
2.32013年—2015年中藥注射劑單品種應用情況筆者所在醫(yī)院2013年—2015年各年度銷售金額排序前十位的中藥注射劑涉及15個品種,其DDDs、銷售金額、DDC及其排序、B/A值見表3。
表3 筆者所在醫(yī)院2013年—2015年各年度銷售金額排序前十位中藥注射劑的使用情況
續(xù)表3
表2中顯示,祛瘀藥品種數(shù)、銷售金額、DDDs及所占比例連續(xù)三年均高居首位,品種數(shù)逐年增加,銷售金額、DDDs以相應的構成比均在2014年有大幅增長,2015年基本穩(wěn)定在較高水平,由于祛瘀類中藥在治療心血管疾病中有一定的優(yōu)勢[1],反映了該院以及所在地區(qū)居民的飲食結構和人口老齡化問題,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有較大增長。清熱藥的品種數(shù)較為穩(wěn)定,銷售金額僅次于祛瘀藥。清熱藥中的中藥抗感染藥物占有相當?shù)谋壤?,由于其具有抗炎、抗菌作用,可替代抗菌藥物用于手術預防感染和治療輕度感染,與抗菌藥物聯(lián)合用藥治療重度感染時也有減少耐藥率發(fā)生的優(yōu)勢。由于惡性腫瘤是復雜而難治的疾病,所以抗腫瘤的治療強調(diào)多學科綜合治療,中醫(yī)學歷史悠久,中藥治療惡性腫瘤,無論是在減輕臨床癥狀、防止復發(fā)轉移、延長生存期、提高生存質(zhì)量,還是在與放化療配合、增效減毒等方面都呈現(xiàn)出較好的療效[6],該院腫瘤用中藥注射劑的品種數(shù)三年穩(wěn)定在8種,而由于腫瘤用藥價格較高,以及該院腫瘤科住院患者的減少,腫瘤用藥DDDs三年來呈下降趨勢,反映用藥患者的選擇傾向性呈下降趨勢。較為穩(wěn)定的DDDs總量也反映了臨床醫(yī)師和患者對中藥注射劑療效的認可度,其臨床應用已經(jīng)趨于成熟。
由表3可知,筆者所在醫(yī)院2013年—2015年各年度銷售金額排序前十位中藥注射劑,單品種類別分布為:祛瘀藥6種,腫瘤用藥5種,清熱藥2種,開竅藥1種,祛濕藥1種。B/A值等于1的品種數(shù)量2013、2014、2015年分別為6種、7種、3種,其余品種大部分接近1,說明藥品銷售與使用的同步性較好。其中,喜炎平注射液、丹紅注射液(20 ml)、參芪扶正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醒腦靜脈注射液、丹紅注射液(10 ml)、復方苦參注射液、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50mg)、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100mg)銷售金額排序及DDDs排序基本上相一致,說明這9種藥物的用藥頻度符合患者的需求。而康萊特注射液、腎康注射液、血必凈注射液、康艾注射液的B/A值連續(xù)三年<1.0,說明這4種藥物價格較高,用藥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較重。DDC在100元以下的僅有丹紅注射液兩個規(guī)格的品種,DDC在100~200元之間的有9個品種,在200~400元的有2個品種,400元以上的有2個品種,丹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DDC適中,患者易于接受,所以選擇傾向性也較高,而屬于腫瘤用藥的中藥注射劑DDC普遍較高,這是由于已知抗腫瘤中藥資源相對較少、有效成分提取困難、研發(fā)和生產(chǎn)成本較高所致[11],也是導致該院2013年—2015年腫瘤用藥銷售金額及DDDs均呈下降趨勢的一個因素。連續(xù)三年銷售金額及DDDs排序均位于前2名的是喜炎平注射液,且三年總銷售金額高居榜首,喜炎平注射液屬于中藥抗菌藥物,具有清熱解毒,止咳止痢的功效,在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以及病毒性感染方面的療效得到臨床上的肯定[7-10],在原衛(wèi)生部頒發(fā)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之后,喜炎平注射液代之抗菌藥物,在預防手術感染方面也有一席之地,受到該院各科室的青睞。
筆者所在醫(yī)院是一所三級甲等綜合醫(yī)院,為滿足臨床需求,該院對中藥注射劑品種的引進管理相對寬松,2013年—2015年,中藥注射劑品種逐年增加,但是對于中藥注射劑的應用管控,則謹慎嚴格,其銷售金額及DDDs在2013年—2014年總體大幅增長后,引起我院高度重視,在2015年開展了合理用藥主題整治活動,對于不合理用藥采取了警告、“約談”及相應的績效處罰等措施,中藥注射劑的銷售金額及DDDs的大幅增長得到有效控制,所占藥品銷售金額比例也有明顯下降。
隨著中醫(yī)理論的不斷推廣,中藥注射劑產(chǎn)業(yè)發(fā)展迅速,臨床應用越來越廣,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以及隨之暴露的問題也日漸增多。(1)中藥注射劑組分復雜,制備工藝不同,其配伍穩(wěn)定性存在不溶性微粒超標、澄明度及顏色變化、pH值變化、主要成分含量下降等問題,造成臨床用藥的有效性、特別是安全性的隱患[12],因此臨床使用應嚴格遵循《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基本原則》,應單獨使用,謹慎聯(lián)合用藥,溶媒應選擇說明書推薦的溶媒。(2)中藥注射劑輔料不可或缺,但《藥品管理法》在其安全性方面沒有具體要求,對于廣泛吸收和生物轉化的輔料,欠缺藥動學數(shù)據(jù)和藥物與輔料相互作用的資料,影響臨床用藥的安全性[13]。(3)中藥注射劑說明書不規(guī)范,功能主治多采用中醫(yī)理論描述,且描述沒有統(tǒng)一規(guī)范[14],使用劑量及療程模糊,藥代動力學研究薄弱[15],特殊人群(嬰幼兒,孕婦及哺乳期婦女,老年人,肝、腎功能不全患者,過敏體質(zhì)患者等)用藥方面研究較少等,無法為醫(yī)師提供較為詳盡的用藥參考,也導致了中藥注射劑超說明書用藥及用藥不合理普遍的現(xiàn)狀[16,17],該院骨科、顯微外科用丹紅注射液、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等藥物作為術后活血化瘀、促進末梢循環(huán)的使用方法就值得商榷,缺乏相應的循證醫(yī)學證據(jù)支持,因此中藥注射劑說明書的規(guī)范是亟須解決的問題。(4)藥物治療中使用中藥注射劑的醫(yī)師90%以上為西醫(yī)專業(yè)[14],該院達到了96.5%,其中醫(yī)理論知識與實踐相對欠缺,應加強醫(yī)師中醫(yī)理論培訓,正確認識中藥注射劑及其療效,不隨意改變劑量、延長用藥時間,做到辨證施治。(5)在當前“以藥養(yǎng)醫(yī)”的醫(yī)療體制和落后的醫(yī)師分配制度下,許多藥品的使用并非完全出于臨床需要考慮,可能受到經(jīng)濟利益因素的影響[18],許多中藥注射劑銷售價格相對較高,說明書簡略,更是為“藥品濫用”或“過度治療”提供便利。亟須制訂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指南,促進中藥注射劑的健康發(fā)展,保障患者用藥在安全、有效的基礎上,更加經(jīng)濟,減輕負擔。
參考文獻
[1]蔡方園,陳燕.我院2011—2014年中藥注射劑應用分析[J].中國藥房,2015,26(29):4064.
[2]Yang Y,Zhang Z,Li S,et al. Synergy effects of herb extracts: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 basis[J]. Fitoterapia,2014,doi:10.1016/j.fitote. 2013.10.010.
[3]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成方制劑卷[S]. 2010年版.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20-21.
[4]錢芳,顧艷,沈慧,等.上海市嘉定區(qū)4家醫(yī)院住院患者中藥注射劑應用分析[J].中國藥房,2015,26(29):4038.
[5]劉震,葛衛(wèi)青,陳萬生,等. 2012—2014年上海長征醫(yī)院抗腫瘤中藥注射劑使用情況分析[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5,15(5):636-637.
[6]馮燁,李占東,孫紅.中藥注射劑在抗腫瘤治療中的應用[J].北方藥學,2014,11(5):71.
[7]劉曉霞,陳劍華,王雪玲,等.喜炎平注射液聯(lián)合頭孢唑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細胞和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影響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5,23(4):55.
[8]尹秀平,謝雁鳴,支英杰,等.基于真實世界喜炎平注射液治療肺部感染的聯(lián)合用藥關聯(lián)分析[J].中國中藥雜志,2015,40 (12):2440-2444.
[9]加孜臘·吾臘勒拜.喜炎平注射液治療老年帶狀皰疹的療效分析[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5,26(3):519-520.
[10]張軍,衛(wèi)曉麗.喜炎平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療效觀察[J].臨床醫(yī)藥實踐,2015,1(24):44-48.
[11]葉顯撐,祝德秋.我院2008—2012年中藥注射劑應用分析[J].中國藥房,2014,25(39):3705.
[12]劉辰翔,譚樂俊,王萌,等.中藥注射劑配伍穩(wěn)定性的研究進展[J].中成藥,2015,37(4):844-849.
[13]高英杰.中藥注射劑常用輔料的作用與安全性分析[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4,14(7):640-642.
[14]徐梅.淺談中藥注射劑說明書的規(guī)范化問題[J].海峽藥學,2014,26(4):168-170.
[15]申漢元,郝海平,王廣基.中藥注射劑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現(xiàn)狀[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14,19(8):937-942.
[16]張盛敏,楊冬梅,黃娟,等.中醫(yī)院中藥注射劑超說明書用藥調(diào)查與合理性分析[J].中國藥業(yè),2015,24(6):7-9.
[17]鄭雪,李靜,司繼剛.中藥注射劑超適應證用藥情況分析[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4,14(7):624-627.
[18]王笛,張杰,嚴丹,等.全國參保住院患者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現(xiàn)狀分析[J].中國藥房,2015,26(8):1015-1017.
[2015-11-25收稿,2015-12-22修回]
[本文編輯:劉一洋]
[中圖分類號]R969.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4172/j.issn1671-4008.2016.05.021
[作者單位]450001河南鄭州,鄭州大學藥學院(張建偉,梁冰,楊凱,賈陽陽);463000河南駐馬店,解放軍159醫(yī)院藥劑科(張建偉,劉偉)
[通訊作者]劉偉,Email:13838005960@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