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妹英
【摘要】為了有效地開展群文閱讀,實現(xiàn)將“閱讀”與“表達”結(jié)合在一起,在教學時,教師要組織多種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培育學生的自我表達,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群文閱讀 小學語文 閱讀 表達 能力
【基金項目】此論文為福建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十二五”規(guī)劃2015年度課題《以表達為取向的群文閱讀實踐與研究》(課題立項批準號FJJK15-285)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098-01
閱讀是教育的核心,但是目前,語文教學最大問題是老師和學生都不能靜下心來閱讀,更難將閱讀當作一種興趣。然而研究發(fā)現(xiàn):閱讀“精神饑餓感”更容易在14歲前形成,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就要抓住學生的“閱讀饑餓期”增加學生閱讀量。閱讀群文教學,改變了大量閱讀只能在課外進行的傳統(tǒng)格局,將單元主題進一步拓展和提升;改變語文教學“課文平行、主題并列”的格局,呈現(xiàn)以單元為板塊,“單篇精讀,定期拓展”的遞進式語文教學局面。在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組織多種活動讓學生積累語言,分享閱讀感悟,讓學生愛上閱讀,學會表達。
一、在群文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
“說”是表達最直接的體現(xiàn)。但是,以往的語文教學,我們只注重了學生聽的能力培養(yǎng),不太注重學生“說”的能力的鍛煉,致使很多學生的語言邏輯性較差,導致很多學生小學畢業(yè)了還不能準確的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在教學時,我們要鼓勵學生在群文閱讀時,也可以和同桌說說自己的看法,還可以在小組交流中大膽說出自己的見解,這樣,學生在與同學討論問題的過程中習得了讀書策略,領(lǐng)會了作者寫作方法,不知不覺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了提升。
例如:在群文教學《文字里住著童年》時,教師可將《跟祖父學詩》《時來運轉(zhuǎn)》《捉蟋蟀》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進行了群文閱讀,之所以將其放在一起,主要是因為這三篇文章的主題都是童年樂趣,不同的作者從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自己童年時的樂趣。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時,教師組織學生邊自主閱讀邊完成下面的閱讀瀏覽表,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正確的理解三篇文章中所表達的中心思想,提高學生的能力,而且,也能激發(fā)學生表達自己童年快樂生活的熱情。
接著,在閱讀完三篇文章后,教師還組織學生自己說一說自己的童年快樂的事,并引導學生討論老木匠是個“老狐貍”?“我”是個“小呆瓜”?這兩個觀點,說一說自己支持與反對的理由?!梢?,在本次的群文閱讀中,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童年的樂趣,激發(fā)學生描寫自己生活的樂趣,進而,使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做好基礎(chǔ)工作。
二、在群文閱讀中提高學生“寫”的能力
“寫”也是表達形式之一,更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能力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所以,在群文閱讀時,我們要有意識的將“讀”與“寫”結(jié)合在一起,要讓學生在讀后主動的選擇角度進行“寫”,一來能夠減少學生因為缺少方向而找不到寫作的興趣,二來能夠讓學生情感的體驗中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進而,在豐富學生寫作素材的同時,也能促使學生在不斷寫作中提高質(zhì)量,同時,也能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例如:組織學生將《慈母情深》《父愛之網(wǎng)》《一位母親與家長會》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進行群文閱讀活動,該群文的組織主題是“親情”,是多角度展示父母之愛的文章的集合,也是培養(yǎng)學生感恩意識群文閱讀活動。所以,在本次的群文閱讀時,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文本中的一些句子進行解讀,如:
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zhuǎn)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學生讀后,老師這樣問:這個句子寫得非常特別,誰發(fā)現(xiàn)了?(三個“我的母親”都放在句末)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呢?你真了不起,讀出了文字背后的情感。三個“我的母親”放在句子后面,母親一連串的動作變慢了,這就像電影中的慢鏡頭。讓我們隨著慢鏡頭,看看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哪些畫面?老師引導學生想象畫面,進行語言文字訓練,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
三、抓住語用的“表達點”,體會作者表達方式
以表達為取向的群文閱讀,我有兩個想法,一是吸收教材選文的表達,二是培育學生的自我表達。當學生與文本產(chǎn)生共鳴后,才由兒童自我表達,實現(xiàn)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在《慈母情深》其他語段,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從描寫手法、寫作方式等方面進行解讀,從人物的語言、外貌、動作、神態(tài)等角度進行分析,抓住語用的“表達點”,引導學生在交流中學習基本的寫作技巧。如: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抓住四個“立刻”體會母親的忙碌。在學生交流之后,組織學生自己進行仿寫句子,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寫的質(zhì)量,鍛煉學生寫的能力。之后,老師還組織學生以“親情”為話題,自選角度寫一篇有關(guān)的文章。可見,在這樣的群文閱讀中,才能有效地將讀與寫有機的結(jié)合在一起,真正體現(xiàn)讀是寫的基礎(chǔ),寫是讀的升華。
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群文閱讀教學,精心選擇“群文”,緊抓語用的“表達點”,是走向“閱讀”與“表達”融合非常好的教學路徑。
參考文獻:
[1]姚婷.“群文閱讀”——有效的閱讀策略[J].《小學語文教學》2013年36期
[2]傅麗華.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價值及教學策略[J].《新課程(上)》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