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玲
【摘要】隨著我國國門的開放,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被漸漸摒棄,因此我國實行了新課改,我國許多教育者為了順應新課改的潮流,合作學習便順勢而生,合作學習的理念在教學當中被應用的越來越廣泛,教師通過分組的形式展開合作,加強學習,對學生的成績、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jié)、自主學習能力等都有著積極的意義。因此,筆者針對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
【關(guān)鍵詞】合作學習 小學語文教學 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056-01
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各種創(chuàng)新型的學習模式紛紛出現(xiàn),合作學習成為了教師使用最為廣泛的學習模式,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也開始運用這一教學模式[1]。合作學習具體就是學生通過互助學習,在同學的幫助下明確自身的責任,完成教學任務。同時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集體觀念,有利于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工作中更好的處理個人利益,以及集體利益等,將合作學習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主動性,促進小學生全面發(fā)展,有效的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诖耍疚尼槍献鲗W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做出以下幾點的分析。
一、有序的進行分組
合作學習與個人學習是相對的,合作學習顧名思義就是要學生通過團隊的形式進行學習,這就意味著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就是分組,對合作學習的效率有著直接影響的就是小組的劃分是否科學、合理。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而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根據(jù)課程的要求,或者是學生的學習能力、年齡、性格等將學生劃分成幾個小組[2]。一般情況下分成:自由組合小組、小組內(nèi)學生的水平不同,但是小組的水平相同、小組內(nèi)學生水平差異不大,但是小組內(nèi)學生的水平差距較大,一般為4到6人為一小組。
二、學習過程
從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清楚的知道,語言貫穿著人們的整個生命,而對于我國學生來說,語文學習屬于母語學習,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而語文教學縱貫古今,從歷史的長河中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小學語文教學是離不開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合作學習。
(一)引發(fā)學生合作學習的欲望
在教學過程當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先將合作學習的主題確定好,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自主學生的機會,例如:使用多媒體技術(shù)將與課題相關(guān)的內(nèi)容結(jié)合起來,展示在學生的面前,使用懸念法,并對學生提出相關(guān)的問題,設(shè)置疑問,從而將學生合作學習的學習欲望引發(fā)出來,例如:在學習《夜鶯的歌聲》的時候,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shù)將夜鶯各種形態(tài)通過圖片的形成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問學生:“你們知道這是什么鳥嗎?這是夜鶯,它的體態(tài)小巧玲瓏,叫聲清脆婉轉(zhuǎn),那你們聽過它們的歌聲嗎?”之后小學語文教師使用多媒體將夜鶯的歌聲播放出來,小學語文教師在歌聲播放的時候,將今天的學習主題書寫在板書上——《夜鶯的歌聲》。再對學生說:“同學們,好聽嗎?你們知道嗎?每當月上高樓的時候,夜鶯就會放聲歌唱。但是今天我們學習的《夜鶯的歌聲》卻不是我們剛才聽到的夜鶯的歌聲,想知道這個夜鶯是誰嗎?大家通過討論將《夜鶯的歌聲》的主人公找出來,了解《夜鶯的歌聲》中的主人公與夜鶯有什么關(guān)系,討論《夜鶯的歌聲》主要講了什么事?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記錄下來的。通過多媒體將夜鶯的歌聲播放出來,從而引起學生對《夜鶯的歌聲》的好奇,將學生合作學習的欲望充分的調(diào)動起來。
(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
合作學習法強調(diào)的是學生是課堂上的主人,教師應該將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教育方法摒棄掉,讓學生通過小組的形式對課堂上的內(nèi)容進行討論,最終將討論出來的結(jié)果,每個小組派一個學生為代表,將結(jié)果展示給大家,各個小組與小學語文教師進行交流、討論,在交流中讓學生不知不覺的領(lǐng)略到教材的的內(nèi)容,同時開發(fā)了學生的思維,鍛煉了學生的語言運用水平和口語交際水平,在討論的過程當中,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多方位理解教學內(nèi)容。例如:在學習《兩個農(nóng)夫》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默讀全文之后,在通過自己的語言將課文轉(zhuǎn)變成故事講給全班的學生聽,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這兩個農(nóng)夫的做法提出討論,最終的目的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從文中的中心出發(fā),讓學生提出用怎么的辦法能使兩邊同時獲利,而不是文中最后所展示的效果,先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之后再派出一個學生將結(jié)果展示出來,與其他小組進行比賽,教師也應該說出自己的觀點,與學生進行討論。
三、結(jié)束語
在新課改的領(lǐng)導下,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使得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上的主人,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不但激發(fā)出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同時還讓學生在平常的語文學習當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以及集體榮譽感,有效的提高了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效果,達到了新課改的真正目的,促進了學生小學語文學習能力,為我國培養(yǎng)全能型的語文人才打下了堅定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邢慧潔.淺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的教學效果[J].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34:157+159.
[2]鄭秀文.淺析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亞太教育,2015,36: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