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美品
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下的中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并保持學生較濃的學習興趣,不妨順應孩子喜歡玩游戲的天性,把游戲活動引入課堂,發(fā)揮游戲促學的神奇作用(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寓教于樂,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關鍵詞:游戲;激發(fā)興趣;寓教于樂
Abstract: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of primary . school under the new course standard ,tthe study interest that the teacher wants to train and keep students denser. there is n-o harm in comply with child natural, instincts to like game. Lead game activity into the classroom. The magical function of giving playing to the game to urge to be studied.(ancient say:know person not so good as kind it person. Getting good person of a happy one not so good ased ).Stimulate stndents interest to study English reside. Teach o-n happy make students play. With the middle school play .while learning.
Key Words: Games Stimulate the interest Reside and teach yu le
我國著名教育家楊賢江在《青年與游戲》中曾列舉了游戲的種種好處。他說:“游戲第一種好處,就是敏銳感覺。比如怎樣反擊對方的球,怎樣回避敵人的追,以及怎樣傳遞、怎樣呼喚,都可以發(fā)達視聽的能力和反應的速度。”第二種好處是“鍛煉意志。如沖鋒、捉敵、務求勝利等等,是發(fā)動意志的訓練。”第三種好處是“促進社交的天性”游戲要聚集許多的人,要分擔應盡的責,于是共處和協(xié)作的習慣可以養(yǎng)成。第四種好處是“養(yǎng)成團體生活的習慣”。
喜歡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兒童是從游戲開始學習的。而英語是中學較難的一門學科,比較抽象、枯燥,加上學生沒有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不免會產生陌生感。要使中學英語變得形象、具體、有趣,使學生樂學,必須順其天性,把游戲引入課堂,發(fā)揮游戲促學的神奇作用。以下是筆者對游戲輔助教學的一些探索:
一、激趣
“教人未見其趣,必不樂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習的內在力量,是學習的強大動力。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對學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p>
(1)激趣,也就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游戲教學是幫助學生學英語的一種有效的教學形式。中學生天性好奇、好動、好勝,注意力不能持久,意志薄弱,很大程度上憑興趣支配學習。如剛開英語課時,99%的學生都很感興趣,這完全是一種好奇心的趨使,是一種直接的興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教學內容的增多及難度加深,就有60%的學生興趣逐漸減弱,20%的甚至消失,因此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便成了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途徑。湘少版英語教材中每課都編排有Lets act/ practise的內容,其目的就是以語言與游戲的有機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我在教學實際中注重順應孩子的天性,采用各種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輔助教學。如“字母、單詞接力賽”、“猜一猜”、“找朋友”、“傳話”、“唱唱跳跳”、“繞口令”等,楊賢江曾說,只有在愉悅中工作、學習,才能更快地走向成功。實踐證明,通過游戲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到學習英語是一種樂趣而不是負擔,從而保持一種“我要學”的主觀欲望。變“苦學”為“樂學”。
(2)英語教學游戲還能使學生身心愉悅,精神振奮,課堂教學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如“聽聽做做”、“寫寫畫畫”、“開火車接力賽”、“中演員”、“傳話”等新穎有趣的游戲,尤其是競賽性的游戲能使學生耳目一新,能充分調動學生耳、口、手等感官,通過視、聽、說、寫、畫、唱、表演等活動滿足學生好動、好奇、好勝的心理,營造出無拘無束、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整個課堂活躍,讓學生在心情舒暢、活潑歡樂的氣氛中學習新知識。
二、巧用游戲,寓教于樂
教師設計每個游戲都要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寓教學內容于游戲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巧妙運用游戲,把游戲與語言操練,重難點的突破,復習鞏固有機地結合,實現(xiàn)玩中學,學中玩的統(tǒng)一。
(一)巧用游戲為新課搭橋鋪路
(1)注意課前英語氛圍的創(chuàng)設。學生的思維興奮點常常會受上節(jié)課或課間活動的影響而不能很快地轉移到英語的學習上來,我除了抓住課前三分鐘讓學生唱英語歌外,還常用游戲組織課堂。如“聽音傳字母(或單詞)卡片”、“火車報數”等,內容都是學過的盡可能與新課有關的,游戲簡單,容易活躍氣氛,整個課堂很快形成了英語學習氛圍,學生的興奮點自然而然轉到新課的學習上。
(2)用游戲作為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紐帶。如三年級上冊1單元(第2課時)我設計了用“啞劇”“配音”復習引入新課。讓學生戴著頭飾表演介紹朋友互相認識的啞劇,要求全班學生認真觀察并想一想如何給啞劇配音;第二遍再表演時同時請同學配音;第三遍要求邊看表演邊聽錄音機的配音,比較與剛才同學的配音有什么不同。這樣在復習:“Hello,Im peter.”“Nice to meet you.”中很自然引出新句子“Glad to meet you .”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同時由于表演學生幽默的動作表情深深吸引了學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聽音能力,又激發(fā)了學生興趣。
(二)運用游戲突破重、難點
每節(jié)課都有要求學生重點掌握的內容,它往往又是課文的難點,如果僅靠教師反復地教讀,再三叮嚀反而效果不一定盡如人意。我通常采用游戲來強化突破。
(1)對一些難讀懂、易混淆的字母、單詞及句子,我采用“傳語”、“比一比誰的反應快”、“猜一猜”等辨析游戲讓學生反復操練。如六年級教學 “quietly、quickly”等讀音難辨的單詞,我采用“傳話”游戲。我把要說的內容悄悄告訴每組第一個學生,然后由他們往后傳話,由最后一個學生復述并板書,最后老師點評,同時進行了相近音的辨別。整個游戲過程既是競賽的過程,又是專心致志的學習過程,參與覆蓋面達100%。
(2)在教新課內容時,把一些能用動作、神情表示的單詞會話盡量用動作、神情表現(xiàn)出來,要求學生邊念邊表演(如jump、run、hoppy、cry等),有時教師提供一些簡單的道具讓學生表演,在表演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總而言之,恰當地運用游戲進行中學英語教學,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活躍課堂,掌握新知識,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把學習英語當成是一種愉快的享受。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探索與努力,相信一定能更大地發(fā)揮游戲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優(yōu)勢,更好地提高中學英語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何杰.《英語課堂游戲》 寧波出版社,2003年
[2]胡春洞.《英語教學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3]趙聯(lián)壁.《以學生為中心的理論與實踐在英語課堂中的體現(xiàn)》 中中學外語教學研究,2004年
[4]《基礎教育探索》 貴陽市教育科學研究所,2005年
[5]《英語教學心里學》 臺北,國立編譯館,1957年10
[6]古瑛若、魯宗干.《英語教學游戲》 廣州,新世紀出版社,1999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