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遠紅
摘 要:初中英語是一門重要的課程,然而現(xiàn)今英語學困生的現(xiàn)象卻越來越嚴重。本文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和“講學稿”的使用,淺議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對策。
關鍵詞:初中英語;學困生;成因;轉化對策;“講學稿”
目前,我國的基礎教育實行的是素質教育的理念。中學階段中的英語素質教育所面對的不再是少數(shù)優(yōu)秀的學生,而是全體的學生,目的是讓全體學生都能全面發(fā)展,然而現(xiàn)今英語學困生的現(xiàn)象卻越來越嚴重。本文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和“講學稿”的使用,談談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對策。
一、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分析
所謂的學困生指的是智力等各方面身體因素都正常,但是學習成績卻上不去的學生。而英語學困生指的是由于種種外界的因素造成英語學習障礙,不能達到英語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基本要求的學生。為了能對癥下藥,我們首先分析學困生的成因:
1.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
很多學困生缺乏明確的學習目的,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學習英語,在他們的心里,認為學習是為了父母,考出個好成績讓父母在親戚朋友面前有面子。有的學生還這么說:“為什么要學習英語呢?世界上中國的人口那么多,應該讓說英語的人后來學習漢語,所以我們根本就不應該學它,遲早別人都會來學漢語的,我們等著吧?!币舱且驗檫@樣,這部分學生沒有奮斗目標,學習也就沒有了動力。
2.學習英語缺乏自覺性
大部分學困生并不存在智力的缺乏,而是因為他們在學習上缺乏自覺性,都是老師提出最后的期限了,才開始著手做,有的甚至一托再拖,到了學期結束的時候,還在背第一單元的詞匯。
3.不良的性格
學困生往往都有怯弱、懶惰、意志不堅定的性格特點,這些性格嚴重妨礙了他們個人潛能的發(fā)揮。某些學困生并不是說他們不想學好,有的時候聽到老師的激勵的話語,也會為其心中的目標奮斗一下,但是很快就放棄了,缺乏持之以恒的意志。
4.有不良的愛好
有些學困生是由于存在著不良的愛好,將時間和心思都投入到玩游戲、上網等活動上,根本就沒有時間顧及自己的學業(yè)。
5.英語基礎差
在小學階段,由于每個小學在基礎設施、教師素養(yǎng)等方面都存在差距,造成了部分學生英語基礎較差,有些學校由于缺乏英語教師,導致學生落下很多英語課程,即使升至初中之后想學,卻不知道從何學起。
6.學習方法不當
有些學困生升至初中之后,仍然使用小學時學習英語的方法,死記硬背,時間是花費了很多,得到的缺失相反的效果。
二、“講學稿”在對初中英語學困生的轉化中起重要作用
1.“講學稿”是師生教學中共用的一種文本,它既是教師的教案也是學生的學案,真正做到教學合一
它注重對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進行教學設計,始終圍繞學生學習的自然規(guī)律進行全過程設計,充分體現(xiàn)課前、課中、課后的發(fā)展和聯(lián)系,常見的環(huán)節(jié)有:課前預習導學、課堂學習研討、課內訓練鞏固、課后拓展延伸的基本設計內容。這種教案學案一體化的方式,這既改變了教師傳統(tǒng)的備課模式,又有效促進了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有利于提高教學實效、形成學生“問題意識”、增強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使用“講學稿”一個多學期以來,筆者發(fā)現(xiàn)各層次學生均有不同的轉變,特別是學困生,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從不想學到主動學,從不想聽課到積極參與,從不良的學習到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使成績逐步提高。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2.“講學稿”幫助學困生確定切實可行的目標,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學生獲得動力的源泉往往來自于學習目標的完成。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注意根據(jù)對學困生的全面了解,幫助他們確定切實可行的目標。這個目標可以分為長期的和短期的學習目標,而且經常檢查學生完成目標的情況,及時修正。如果學生完成得好,還要及時給予表揚,從而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講學稿”的使用對每個同學,特別是學困生的幫助很大,每個課時都清楚地列出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并給出目標預習題。為他們確立了每課時的教學目標,根據(jù)這個教學目標,引導他們去聽課、去完成目標。而且筆者根據(jù)每個學困生完成目標練習的情況,量身定做一個曲線圖,根據(jù)曲線圖,可以看出來他們每個課時有沒有進步,進步是否呈上升趨勢,每次進步都會給予表揚,對于總體呈上升趨勢的學困生還設一個終極大獎,可以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這一點,他們很感興趣,一旦有了明確的目標,學習就會有了動力。
3.“講學稿”幫助學困生做好課前和課后的工作
很多學困生的基礎不扎實,因此教師要注意帶著他們“笨鳥先飛”。幫助學困生預習下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溫習上節(jié)課的知識點,熟悉單詞的詞義和詞性,培養(yǎng)他們自己預習的能力,并注意復習反饋。針對每節(jié)課,筆者都設有“講學稿”,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有不同層次的預習指導、熱身題,教學過程引導,課后鞏固習題等。特別是學困生,更是嚴格要求其對講學稿上內容的理解和鞏固,引導他們能夠很好地根據(jù)“講學稿”來學會預習、復習。例如在預習方面,經常檢查他們是否按照“講學稿”上的要求進行預習,通過“講學稿”了解他們在預習過程中還遇到哪些不懂的。上課過程中就特別注意他們在這方面注意聽了沒有。聽完課后還及時了解學困生在預習過程中做“講學稿”時遇到的困難,經過聽完課后又掌握了多少;有時還把學困生集中起來小組學習,比比“講學稿”上的課后鞏固練習誰做得好。這樣既可以及時了解學困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能鞭策他們上課認真聽書。慢慢地,讓他們養(yǎng)成一種善于預習、復習的習慣。
4.“講學稿”增加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往往注重語言的輸出。然而語言輸出的前提就是語言的輸入,背誦記憶是在英語教學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很多學困生都認為每天都嘰里呱啦的讀課文,記憶是件乏味的工作。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注意將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激發(fā)學困生的興趣。為了讓英語課堂氣氛再次活躍起來,筆者將“講課稿”與多媒體相結合,以課件的形式將“講學稿”再度呈現(xiàn),并將“講學稿”無法表現(xiàn)的內容和圖片展示出來,彌補了“講學稿”過于沉悶呆板的缺陷;而同時,“講學稿”的使用使學生清楚地知道要預習和將要學習的內容,兩者相結合大大提高了英語課堂的效率。這對于容易走神,興趣本來就不是很高的學困生來說,更容易接受“講學稿”上的內容,增加興趣。
如在講解表示“喜惡”的用法時,教師可先提出sports,fruits,subjects等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利用“頭腦風暴法”使學生主動思考,然后結對進行操練并向全班展示。為使學生明白操作任務,教師可先與一位學生共同表演,并利用多媒體把對話展示出來,進行口頭操練后再做“講學稿”上的對話填空練習:
Teacher:Jenny, do you like geography?
Jenny:No, I dont.
Teacher:Why?
Jenny:Because it is boring.
Teacher:Do you like physics?
Jenny:Yes, I do.
Teacher:Why?
Jenny:Because it is interesting.
Teacher:Jenny doesnt like geography because she thinks it is boring.
……
學生明白任務后,互相結對進行自信表達,這不僅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實際運用到所學的內容,而且在展示階段還能得到師生的反饋,學困生也降低了難度,進一步增強了學習的成就感,張乙同學還主動起來對話,雖然還要不時偷看“講學稿”,但這已經是一大進步,聽、說、讀、寫等就在這過程中自然而然掌握了。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運用好“講學稿”,在實際的教學中應該不斷提高學困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加輔助手段,加大督促力量,幫助學困生將興趣轉化為志趣,從而讓學生終生受益。
參考文獻:
[1]馬寅初.中學英語教學心理研究[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葉伯范.如何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