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琪
摘 要:隨著我國農業(yè)保險市場化的不斷深入,蔬菜價格指數保險作為保障農民收入、穩(wěn)定市場供給的重要創(chuàng)新手段,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快發(fā)展政策性農業(yè)保險,擴大試點范圍,增加險種”的要求;2010年國務院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wěn)定的通知》,首次提出保險公司要完善蔬菜保險產品,積極引導菜農投保。2013年人保財險在江蘇張家港、北京大興,錦泰財險在四川成都相繼對蔬菜價格保險進行試點;2015年5月山東省滕州、金鄉(xiāng)和泰安被列入試點縣市,馬鈴薯、大蒜、大白菜入選首批試點品種。本文以山東金鄉(xiāng)大蒜為例來具體說明蔬菜價格指數保險的成功應用。
關鍵詞:蔬菜價格指數保險;金鄉(xiāng)大蒜;建議
一、蔬菜價格指數保險發(fā)展現狀
蔬菜價格指數保險是以蔬菜價格為保險標的,以蔬菜價格低于事先設定的目標價格指數為保險事故,當保險事故發(fā)生,保險公司給農民的損失予以經濟補償的保險制度。蔬菜價格指數保險能有效保證蔬菜種植戶收入不受損害,從而提高菜農的積極性,保證蔬菜種植的供給。
目前全國有10多個省市開展了蔬菜大棚保險,已初具規(guī)模。上海安信保險公司于2010年10月和2011年夏季分別推出了“冬淡”和“夏淡”蔬菜成本保險。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提出“完善農產品價格,增加農民收入,保持農產品價格水平合理,積極開展農產品保險試點”。在政策的積極引導下,蔬菜價格指數保險取得了進一步的發(fā)展,截止2015年6月,山東、寧夏、青海、浙江、內蒙古等?。ㄗ灾螀^(qū))也確定進行蔬菜價格保險試點。
二、山東金鄉(xiāng)大蒜產業(yè)發(fā)展現狀
1.生產情況
山東金鄉(xiāng)大蒜在1996年被國家命名為“中國大蒜之鄉(xiāng)”。金鄉(xiāng)縣的大蒜種植面積在1989年僅有16萬畝,而現在已經高達90萬畝,位列全國乃至世界縣(市)之首。大蒜年均產量保持在100萬噸左右,出口合格率高于90%。金鄉(xiāng)大蒜不僅暢銷國內各大市場,而且遠銷美國、日本等三十八個國家和地區(qū),其年出口量占中國總出口量的70%以上。
2.金鄉(xiāng)大蒜價格運行特點
(1)價格波動幅度較大。在價格波動方面,大蒜和蔥、姜、等農產品一樣,存在著周期性暴漲暴跌的情況。山東金鄉(xiāng)縣年產大蒜約100萬噸,有“世界大蒜看中國,中國大蒜看金鄉(xiāng)”的說法。
2010年大蒜價格最高漲到每斤10元以上,引發(fā)農民種植大蒜的熱潮,這直接導致2011年金鄉(xiāng)大蒜的產量飆升至70萬噸以上,比2010年的產量高出20萬噸。結果造成2011年的大蒜收購價格大幅下降,最低時只有1元/公斤。2012年大蒜又卷土重來,大蒜收購價格高達每公斤8元。蒜貴傷民、蒜賤傷農,若今年蒜價暴跌,農民就會減少大蒜種植面積,大蒜的產量就會下降,從而引發(fā)下一輪的暴漲行情;大蒜價格暴漲后,農民又擴大種植面積,大蒜產量增加,繼而為下一輪的暴跌埋下隱患。
(2)價格波動頻繁。如圖所示,金鄉(xiāng)大蒜在2012年一年間就有三次較大的波動,其中最大的波動是在5月份至8月份之間。在5月16日大蒜價格是1.82元/斤,價格一路上漲,在6月10日大蒜價格飆升至峰值4.08元/斤。在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大蒜價格波幅達到2.16元/斤。峰值過后,大蒜價格又一路下滑至2.6元/斤,波幅為1.48元/斤。
3.成本收益分析
數據來源:山東省價格指數網
種植大蒜的成本主要包括:種子、化肥、農藥、地膜、機耕、排灌、雇傭費等費用。就近三年大蒜的成本與收益來看,除2012年外,2013年-2014年均出現虧損情況。拿2014年為例,金鄉(xiāng)縣的大蒜總成本為3091.49元/畝,畝均986公斤干蒜產量計算,折合成本每斤約在1.57元,即蒜農的大蒜銷售價格為1.57元/斤才能保本。而當時,金鄉(xiāng)縣蒜農出售新蒜量不到總量的30%,成交價格基本在1.25-1.27元/斤,明顯低于成本價格,蒜農收益為-716.49/畝。
綜合以上分析,近年來金鄉(xiāng)大蒜價格波動劇烈,加大了種植預期的不確定性和價格調控的難度。蒜貴傷民、蒜賤傷農,開展蔬菜價格指數保險,對穩(wěn)定農民收入,增強農民生產積極性,穩(wěn)定物價保障供給具有重大意義。
三、大蒜價格指數保險的內容及其意義
1.金鄉(xiāng)大蒜價格指數保險的內容
2014年山東省物價局、農業(yè)廳等部門聯合下發(fā)《關于開展山東蔬菜目標價格保險保費補貼試點的通知》,首批選定大白菜、大蒜和馬鈴薯3個試點品種。2015年,金鄉(xiāng)縣聯合中華財險積極探索,在國內率先推出大蒜價格指數保險。
(1)參保對象和試點范圍。以金鄉(xiāng)縣內生產管理正常、連續(xù)種植兩年或兩年以上、能夠在保險期間內均衡上市的大蒜為參保對象。以種植面積較大且穩(wěn)定、種植條件好和監(jiān)測機構比較完善的鎮(zhèn)街為試點范圍。
(2)保險期間和保險責任。保險期間選擇大蒜集中上市銷售的時間,即是每年的6月1日至8月31日,此時間段內大蒜的市場供應量比較大,價格下降幅度較大。而在保險期內,一旦大 蒜的實際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也就意味著保險事故發(fā)生,保險機制就會啟動,保險人按保險合同的約定予被保險人以賠償。其中:實際價格=保險期內當地物價部門發(fā)布的日平均收購價之和/發(fā)布次數
目標價格=前三年平均田間收購價/前三年平均畝產量
(3)保險金額、保險費率及保費分攤。保險金額依照兩種方案確定。第一種方案是依照物化成本確定,即保險金額為2000元/畝;第二種方案是依照全成本和蒜農風險偏好確定,不同風險偏好的保險金額不同,蒜農可靈活選擇。保險金額分別為2500元/畝,3000元/畝和3500元/畝。保險費率采取浮動費率,不同的目標價格,保險費率也相應不同。見表2
表2 不同目標價格的保險費率
保費由省、市財政和蒜農三方共同承擔,蒜農只需承擔20%,其余的80%由省市政府分別承擔,其中省財政承擔50%,市財政承擔30%。
(4)賠償處理。保險期結束時,保險人確認實際價格,按照目標價格與實際價格的價差占比為依據,對蒜農進行相應賠付。實際價格是金鄉(xiāng)縣大蒜指數平臺或物價部門發(fā)布的當期大蒜日平均田間收購價。
2.開展大蒜價格指數保險的意義
(1)保障大蒜供給。大蒜的價格是由市場供求雙方共同決定的。若大蒜價格跌至其生產成本以下,會嚴重傷害農戶的利益,從而影響其種植的積極性。購買價格指數保險,可有效減少蒜農在市場低迷時的損失,保障其生產的積極性,從而實現保障市場供給、穩(wěn)定市場價格的目標。
(2)穩(wěn)定蒜農收入。大蒜是金鄉(xiāng)縣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在產量既定的情況下,大蒜價格下跌,也就意味著農民的收入會減少。蒜農通過購買大蒜價格指數保險,可以有效降低因價格下跌帶來的收益驟減的影響,從而穩(wěn)定其收入。而且蒜農只需要繳納保費的20%,投保成本較低。
(3)提高大蒜產業(yè)競爭力。金鄉(xiāng)大蒜出口38個國家和地區(qū),其出口優(yōu)勢主要是:品種豐富、質量上乘和規(guī)?;潭容^高。但是,國內外大蒜市場價格波動比較劇烈,蒜農的收入會出現極大地不穩(wěn)定性,如此將會削弱蒜農種植的積極性,使得原本規(guī)?;膬?yōu)勢逐漸喪失。價格指數保險可以通過保障大蒜價格,穩(wěn)定蒜農的預期收益,進而消除蒜農擴大生產規(guī)模和采用先進技術等的后顧之憂,從而維持山東蔬菜出口優(yōu)勢地位。
參考文獻:
[1]王克,張峭,等.農產品價格指數保險的可行性[J].保險研究,2014(1):40-45.
[2]王建國.農業(yè)保險的新趨向:價格指數保險[J].中國金融,2012,(8):47-48.
[3]黃永.蔬菜價格異常波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建議研究[J].專題論述,2015,(4-6).
[4]張雯麗,龍文軍.蔬菜價格保險和生產保險的探索與思考[J].農業(yè)經濟問題,2014(1):66-71,111.
[5]黃玉娟,張冬霞.對我國開展蔬菜價格指數保險的幾點思考[J].商業(yè)文化,2014(1):132.